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48591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摘要: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关健词:小学计算机教法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未来社会属于那些具有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当今社会,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信息技术又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目前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作为我国未来建设的骨干力量的当代中学生,必须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工具。 那么如何使信息技术教学

2、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呢?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智力、发展能力,就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亟需研究的新课题。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经验: 一、吃透教材,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对课本中的多个软件要逐一操作,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

3、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得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要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培养好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己学习、迅速掌握新开发的软件有很大好处。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

4、合设计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电脑的组成这课时,计算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叫存储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便学会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PowerPoint方面的知识时

5、,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怎样插入自选图形,然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合理地插入各种各样的图形,并加以修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从网上自己搜索一些动画图标等,插入到自己的演示文稿中,从而创造出各式各样生动活泼的演示文稿来。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比较,将一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其他同学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学生在学习上机时,有时对所讲的理论一知半解,此时请不要向学生施威,应主动向学生讲解,加强辅导,对计算机的组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指导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告诉学生盲目违规操作所造成的危害;也要强调上好理论课的重要性,并对书本上整理出来的知

6、识点进行详解。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很强,这对我们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样可在每堂课上多设计几个不同的任务,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完成任务后就对学生给予鼓励,尤其是后进生,更要注重鼓励。这样才能上好这堂信息技术课。 四、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学生每星期只能上一节信息技术课,这短短的45分钟,是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有学生就曾提出:我很喜欢信息技术课,可是一个星期才那么一节课,我只能听老师的讲解和完成上机练习,却没有时间做我想做的事情。是啊,光靠短暂的课堂时间,又怎么能学好信息技术课呢?为了让学生有机会熟悉和巩固课堂内容,扩充课外知识,老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还要对课堂进行延伸,指导好学生的课余学习。 课讲完了,可以给学生灵活安排一些拓展练习和拓展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扩充。例如,上网查找其他课程的资料,阅读新闻或者感兴趣的故事,把自己喜爱的文章汇集成电子板报,甚至把自己的相片制成数码相册,用邮箱给朋友发邮件等等,类似的拓展任务很受学生的欢迎。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既能让学生享受到艺术的美,又能在美的氛围中获取信息技术课的基础知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