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说课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48574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键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键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键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键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键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键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键说课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

2、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

3、,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欲望(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3、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和概念。难点:

4、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极性,化学键的概念。确立依据: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二、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离子键和共价键;第二课时: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本节课进行第一课时教学。三、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化学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

5、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通过动画、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引入:用两块不同磁极的磁铁相吸后再拉开,让学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时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从而引出课题

6、化学键。新课教学:(投影):钠原子遇到氯原子发生变化的示意图。(启发思考):学生们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知道,带同种电荷的粒子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粒子相吸引。请学生们根据钠离子与氯离子的结构分析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经典作用力的产生原因。(结论):1、离子间作用力:吸引和排斥;2、离子键定义:人们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离子键(过渡):我们知道,原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只是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数发生了变化,所以科学上为了表示化合物的形成引入了电子式。请学生们自己阅读课本,思考电子式的构成要素,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化合物的形成。(投影):1、常见元素的电子式2、氯化钠形成过程的电子式3、已知钾原子与钠

7、原子类似,溴原子与氯原子类似,请写出溴化钾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根据离子键的特点,请学生们考虑哪些元素结合时会形成离子键(投影)形成离子键的元素特点。(展示)一瓶氯化钠溶液,请学生分析溶液中有哪些微粒?(Na+、Cl-、H2O)(过渡)那么氯化氢是如何形成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投影)二、共价键(动画演示):氯化氢形成过程。请三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电子式表示氢气、氯气和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请一位学生描述氯气分子的形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流畅的表达思想的能力。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用几个不同层次、有发散性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

8、巩固所学内容,从练习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板书设计:第三节 化学键一、离子键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氯化钠形成过程分析:2、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离子键相互作用指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和异种电荷之间的吸引形成离子键的元素特点二、共价键1、氯气、氯化氢形成过程分析氯分子的表示:Cl-Cl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3、形成共价键的元素特点 化学键说课稿2 一、说教材教材简介:本节教材选自全日制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四节化学键,课时为3课时。本节教材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化学键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介绍极性键和非

9、极性键,第四部分介绍化学键的概念。此外本节还包括了一个演示实验和一张表格。教学目标:1. 使同学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2. 使同学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3.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同学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学情分析:第一部分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同学在初中已经学过活泼金属钠与活泼非金属氯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第二部分关于共价键的内容,同学也已学过了氢气和氯气的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因此这两部分可在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同学学习。在初中,同学已经学过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知识,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同学从熟生的

10、过程。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形式认识了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分子结构理论将有整体认识。教学重点:1. 离子键,共价键2.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化学键概念,电子式二、说学法1.“启发探究式”本节内容具有教学的特点,又有基础理论教学的特点,可采取教学方法,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同学的学习兴趣。2.多媒体教学本节教材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如:讲到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结构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或实物模型,展

11、现分子结构进行教学,展现微观分子的运动过程。可以培养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三、说过程按照教材的安排,将化学键概念放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我认为这符合同学的认知过程,即归纳教学的方法。因此我的教学也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1.关于离子键的教学课前可以布置同学复习初中化学课本中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内容,重点复习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课堂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生产氯化钠的过程进行演示实验,组织同学讨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讨论中要着重抓住离子键的原因,成键粒子和成键性质三点,从而让同学认识到离子键的本质和形成条件。要指出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

12、形成过程时同学经常出现的错误,如(1)离子漏标电荷数;(2)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分辨不清等,注意强调书写的规范化。此外,为了使同学知道氯化钠在通常情况下以晶体形式存在,我将利用课后资料中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展示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培养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2.关于共价键的教学课前可布置同学复习初中关于共价化合物的内容,课堂教学中让同学讨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过程,讨论中要着重抓住共价键的成因和表示方法。在讨论共价键的原因时,我将启发对比氖原子和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为什么氖分子是单原子分子,而氯原子是双原子分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分析得出形成共价键的条

13、件,并用电子式表示氢气和氯气的形成过程。在本节的教学采用与离子键的对比进行教学,通过概念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的对比,将使教学更加顺利。3.关于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教学复习导入:在复习共价键概念后,可由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氢气,氯化氢,水分子的电子式。提出问题:(1)在氯化氢中及水分子中,为什么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和氧原?(2)而H2中为什么电子对未偏移?(3)氢气和氯化氢,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并总结出规律。4.关于化学键的教学在通过以上的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同学阅读教材,归纳出化学键的概念。同时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的结论。如果

14、条件允许,可以将其设计成多媒体动画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小结时,应当着重强调以下几点:(1) 化学键是存在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 是指两个直接相邻的原子(3) 原子指广义的原子与上面的原子有所区分(4) “强烈的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结合力四、反馈练习离子键部分是强调离子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共价键部分应强调共价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此外,还要强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化学键说课稿3 一、 教材分析1. 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为下一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奠定基础,也为第三章解释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打下基础。2.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和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表现为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终结行为的变化,它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落脚于学生的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我深入的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找到三者的结合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阅读自修,能正确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找出离子键的构成微粒、形成条件;2. 通过讨论、总结、练习,能用电子式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