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48479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2篇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一)为了扎实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专题调研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乐平市农业开发办以“心系三农、清廉为民、务实开发”为主题,开展了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及时动员,科学安排。为使专题调研活动取得实效,开发办党组按照乐群组201301号文件要求,立即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以主任方光富同志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农业开发工作实际制定调研活动方案,对专题调研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参与人员进行了精心部署;同时于7月15日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动员大会,进

2、行宣传发动和下发活动方案。二、深入调研,倾听民意。7月中旬至下旬开发办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活动,分四个组深入镇桥、乐港、浯口、鸬鹚项目区乡镇、村、农户,江西彩云食品、金福农业开发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挂点帮扶村双田镇龙珠村专题调研,以“心系三农、清廉为民、务实开发”为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调差问卷、直接访谈等形式,重点听取了项目区乡村基层干部、农民、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单位等农业开发服务对象的意见。同时,围绕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广泛征求了群众的意见建议,重点查找开发办机关、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江西省若干规定和乐平市实施细则要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

3、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对解决“四风”问题、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服务对象和农民在农业开发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合理建议;听取群众对开展群众路向教育活动及反映强烈问题的意见建议。三、认真梳理,明晰问题。活动中开发办召开专题座谈会2次,走访农户53户、企业4家,征求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件,开发办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形成了专项调研报告,为下阶段本单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供重要依据。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情况汇报(二)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根据关于开展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的通知(赣群组字20131号)要求,我办近

4、期开展了“恭听问计,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专项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在接到关于开展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的通知后,办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项会议进行研究,结合本办实际,及时制定了省政府法制办关于开展“恭听问计,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方案。办成立4个调研小组,分别由4位办领导带队,围绕解决“四风”问题,“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化解行政争议能力”和“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主题开展调研。调研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深入基层法制机构、基层行政执法单位和服务对象,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广纳真言。目前,我

5、办共有12人参加调研,召开座谈会12个,个别访谈26人,征求意见185人。通过专题调研,较好地找到了我办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上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二、调研中反映我办“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通过调研,反映我办“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有的同志服务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主动为部门服务的意识不强。组织立法项目起草部门人员培训少,对于提高部门的立法水平帮助还不够多。在立法项目的起草阶段,提前介入相对较少,未能及时给予立法项目起草部门相应的指导帮助。少数同志因循守旧,做事简单,缺少创新,效率不高,例如执法证办理程序过于复杂、

6、周期过长等。对基层法制机构培训和指导不够全面和深入,为基层法制人员提供考察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少了一些。(二)有的同志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现象。主要表现在:在立法协调过程中,有的同志或多或少受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影响,不能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立法价值取向。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时,有时过于考虑各方面利益,本来应该受理的案件不能及时受理,不得不受理的案件有时简单化处理、维持了事。(三)有的同志工作作风漂浮,方法简单。主要表现在:有的立法项目可实施性不强,出台之后的效果不佳;有的立法项目创新不够,没有更多地体现地方特色。有的同志深入基层少,听成绩多,谈问题少,没有能够真正帮助基层理顺法制机构规格、解决人员及

7、经费困难等等各种实际问题。行政执法监督有时以文件传达文件,能够解决问题的有力措施不多,例如在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运用上显得力度不够,在推进综合执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有的同志调查研究问题的能力较弱,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主要表现在:立法调研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一些立法项目调研的次数和范围过少、过窄,没有真正深入基层和针对实际问题。调研中还存在着浅尝辄止的情况,对有些问题的考虑还仅仅停留在感性的、经验的层面,缺乏全面的、理性的、客观的思维。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的同志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是片面强调业务工作,忽略调研的基础性和参考性作用,对各地、各部

8、门的工作情况不够熟悉,难以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三、调研中搜集到的对我办整治“四风”问题、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一)强化服务意识方面。一是适时提前介入立法草案的起草,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情况,与起草责任部门共同调研、讨论,主动就重大问题交换意见,提出建议。适时地培训省直部门法制机构和有立法任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增强他们立法知识,切实提高立法项目的起草水平。二是开展立法前评估,对立法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避免后期审查修改过程出现反复,保证立法项目顺利出台。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减少执法证办理不必要的程序,缩短办理周期。四是加强法制机构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统一规划全省学

9、习培训工作,加大对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的指导,积极探索新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加强对基层法制机构依法行政的指导,为基层法制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提供机会。(二)坚持原则方面。一是在立法协调中要尊重法律精神,不唯领导指示、不唯部门利益,坚持公正,做到公平。二是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保证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公平和准确无误,确保行政复议案件质量。对于行政机关违法的和明显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撤的一定要撤,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复议为民。(三)增强工作实效方面。一是立法项目的选择上,更多地关注、倾斜民生项目。立法项目出台后,应及时开展立法后

10、评估,组织执法情况调研,在实践中检验立法效果,总结立法中的经验,反思立法中存在的不足,立有用之法、管用之法。二是全面加强全省法制机构建设,联合省编办、省人保厅、省财政厅就基层法制办规格、人员编制及经费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深入基层,多与地方政府领导沟通,自上而下推动政府法制工作。三是将执法监督落到实处,加大集中行政处罚权力度,并延伸到乡镇一级政府,促进乡镇政府“联合执法”向综合执法规范方式转变。完善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体系,强化行政执法资格管理,提高执法监督频次。同时,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四)搞好调查研究方面。要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方式方法。调研前,要认真研究相关资料,列出调研提纲

11、,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开展调研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调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做到方式多样化,对象广泛性,真正了解调研提纲所涉及的问题,全面掌握情况,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四、需要省里研究完善的制度和措施(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鉴于目前现行的执法资源省级层面保障较强,市级次之,县级最弱的状况,而实际上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都是由县级行政执法机构来完成,为此建议:将省市级行政执法机构的部分行政许可权下放至县一级,突出省市级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指导职能,进一步缩减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上重点向县一级执法机构倾斜。(二)加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鉴于目前现行的县一级行政执法机构职能

12、设置和机构配置,不能适应现行执法形势的需要,建议这一轮机构改革,对县级行政机构进行内部机构重组:一是整合行政执法机构行政审批职能,建立行政审批机构,代表行政执法机构统一对外受理、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整合行政执法机构现有行政执法力量,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代表行政机构统一对外行使除行政审批以外的行政执法职能,解决多头执法、分散执法、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三)加大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为适应我省城镇化建设需要,根据目前城市管理工作现状,加大相对集中处罚权申报审批工作,协调机构编制部门,积极鼓励地方政府申报相对集中处罚权,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城市管理主体不合法的问题,加大对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维护正常的城市管理秩序。(四)加大行政执法保障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执法机构监管的对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但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却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建议:一是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在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问题上,建议设立行政执法工作专项经费,将行政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的专户管理,进行单独立项。二是加快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执法办案网上流程管理、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提高执法效能,降低执法成本。专此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