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39770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课程代码:087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隐性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取得轰动效应B.提高记者威信C.查明事实真相D.产生戏剧效果2.“一事一报”属于哪一类消息的特征?( )A.人物性消息B.述评性消息C.事件性消息D.综合性消息3.连续报道,还可以被称作为( )A.系列报道B.追踪报道C.战役性报道D.解释性报道4.广播录音报道的特殊性体现在( )A.必须要有背景材料B.必须要有音响素材C.必须要有人物对

2、话D.必须要有记者点评5.“散记”、“纪行”这一类体裁,属于哪个范畴?( )A.人物通讯B.事件通讯C.工作通讯D.风貌通讯6.“开门见山,千方百计把重要的新闻事实提前表现出来”;“想方设法吸引启发读者,让他们对这篇消息一见钟情,继而阅读消息全文”。这两段话是用来概括( )A.标题的职能B.导语的职能C.结尾的职能D.背景的职能7.记者故意从相反方向提出问题,迫使对方开口。这种提问方式,叫作( )A.侧问法B.正问法C.诱问法D.激将法8.电视专题解说词的写作原则之一是( )A.“为听而写”B.“为看而写”C.“为读而写”D.“为思而写”9.大熊猫在香港产仔,这一类新闻属于( )A.问题性社会

3、新闻B.动态性社会新闻C.趣味性社会新闻D.观察类社会新闻10.大部分情况下,消息写作一般采用哪种人称来叙事?( )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结合11.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社的( )A.广告中心B.决策中心C.营销中心D.宣传中心12.策划报纸是报纸创刊和改版时的重大动作,策划报纸除了要明确办报思路,还需要明确的是( )A.广告思路B.新闻思路C.编辑思路D.政治思路13.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许多报纸都提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组织纪念性报道,这种策划是( )A.可预见性策划B.突发事件策划C.周期性策划D.预测性策划14.新闻编辑过程中,原稿件有

4、错误,编辑以错改错,称为( )A.次生错误B.原生错误C.后生错误D.重复错误15.把原本分散的单稿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稿群,发挥了整体大于单个元素的传播效果,这种稿件编辑方式是( )A.版面整合B.稿件集合C.专题集纳D.集纳版面16.为读者提供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卫生保健、求学就业等方面的信息与相关知识的专刊是( )A.社会性专刊B.新闻性专刊C.文艺性专刊D.服务性专刊17.将人物同期声、旁白等有声语言转换成文字符号,然后根据所对应的内容进行同步切换的字幕是( )A.字幕新闻B.唱词字幕C.辅助字幕D.同期字幕18.电视画面和声音所表现的内容是对立的、矛盾的、冲突的,这种表

5、现方式称为( )A.声画矛盾B.声画同一C.声画对立D.声画互补19.电视编辑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好声画关系以奠定声画编辑的基础,声画之间除了有互补关系,还有( )A.对立关系B.互动关系C.主次关系D.平衡关系20.以揭露和批判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为目标,战斗性很强的社论类型是( )A.启迪型社论B.论辩型社论C.评介型社论D.阐述型社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主要有( )A.来自记者个人的观察和思考B.来自各种会

6、议、文件C.来自编辑部的报道提示、指定任务D.来自各类新闻媒体的公开报道E.来自新闻报料人、通讯员、受众、朋友等组成的“信息联络网”22.社会新闻的采写过程中,必须要注意( )A.不能为追求卖点而忽视导向B.要保护隐私权C.要努力刺激读者感官D.标题要做得耸人听闻E.要紧盯明星,不能放过一切传言23.广播录音专稿,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A.广播特写B.广播讲话C.录音访问D.实况广播E.录音剪辑24.新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A.相关性B.接近性C.趋向性D.趣味性E.服务性25.通讯与消息的异同,表现在( )A.选材不同B.详略不同C.手法不同D.结构不同E.主题不同26.新闻报

7、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报道设计方案,报道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A.报道范围与报道重点B.报道的社会效益评估C.报道的规模与进程报道规模D.发稿计划与报道方式E.报道的可持续性27.下列选项中,属于版面主要功能的有( )A.提示新闻内容B.体现编辑思想C.引导社会舆论D.显示报纸风格E.吸引读者阅读28.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A.归纳式结构B.演绎式结构C.并列式结构D.比较式结构E.递进式结构29.电视镜头的场面也可理解为镜头的段落,场面的划分有哪几种依据?( )A.时间段落B.视觉段落C.听觉段落D.空间段落E.情节段落30.在报纸版式设计中,编辑常用的版面编排手段有(

8、)A.字符B.照片C.线条D.色彩E.空白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1.非事件性消息32.分镜头稿本33.新闻角度34.创意型版面35.社论36.辅助字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7.简述消息主体写作的基本要求。38.简述法制新闻的写作要领。39.为什么党报的社论具有极高的权威性?40.电视声画编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41.近年来,报纸的专刊和副刊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解释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六、案例题(本大题12分)42.根据所给的新闻素材,写成一则消息。要求:准确概括事实;主题集中,角度得当;设计有特点的导语;

9、制作符合消息规范的标题;文句通顺,无错别字;限制500字。在教育体罚频遭诟病的今天,杭州一家有“鞭子特色”的培训机构却“一位难求”。它的门前,常常有家长排起要求托管孩子的长队位于杭州四宜路的这家培训机构名叫“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以下简称“西点”),只招收6岁至13岁、家庭有经济实力,且调皮捣蛋的男孩。幼师毕业的万国英于2003年创办这家培训机构,其宗旨是:借助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将顽皮男孩打造成“有责任心、有毅力”的“未来男子汉”。“西点”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睡通铺、吃集体餐,任何人不得搞特殊。被送到这里来的孩子白天在各自的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在“西点”度过。早上6点30分,所有男孩全部起

10、床,在10分钟内做好叠被、穿衣、刷牙、洗脸等准备工作,然后跑步1500米,早餐是牛奶、鸡蛋、面食和稀饭。放学回来做作业,晚饭后进行智力竞赛,还要召开“倾诉大会”,彼此沟通一天的愉快和烦恼。晚上8时进行体能训练,内容是60个俯卧撑、3分钟倒立、60个仰卧起坐,200米爬行等。有规律的作息和高强度的训练,使得这里的男孩个个脸色红润,身手矫健。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背“知识改变命运,才华恩泽双亲”,都会唱中国人。鞭子、黄连、辣椒酱,是这里的教学“法宝”。10岁的灵灵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因为顽皮、好动,让所在学校的老师头痛不已,上课时和老师发生争吵成为常事。他的父母自感无法管孩子,于是把他送进了“西点”

11、。刚到“西点”,灵灵同样不肯写作业,在教室里玩笔套就能玩半天,但他马上吃到了“苦头”:作业没做完不能睡觉,老师宁愿陪他熬夜到天亮;作业写不好,被脱掉上衣,后背挨鞭子。“鞭刑”是训练中心最严重的一项惩罚措施。经过特殊处理的“鞭子”虽然打在身上并不特别痛,但无论春夏秋冬,每次鞭打时孩子都必须脱光上衣。根据“西点”的规定,出现不听老师提醒、违反规定、说谎和学习有明显退步这几种情况时,孩子必须接受不同力度的鞭刑惩罚。学生小军说,许多来这里上学的孩子都挨过鞭子。管理中心还有更绝的招数,“要是我们犯了错误,老师会根据错误的大小罚我们吃辣椒酱、吃黄连,并且不能吐掉,还不允许喝水。”小军说,是爸爸妈妈硬把他送

12、来的。“说脏话得吃辣椒酱,不讲卫生要尝黄连。在这里,所有的命令都是先执行,后抗议。没有任何借口!”万国英说,“现在,男孩子娇、骄二气太重,缺乏阳刚。创办西点的目的,就是想以全封闭、军事化管理模式,将男孩打造成真正的男子汉。”记者在“西点”看到,所谓的鞭子,实际上是用跳绳裹上花布做成的。万国英说,采用“鞭刑”的目的不是为了“体罚”,而是为了让做错事的孩子“出丑”。她说,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她希望通过这种当众“鞭刑”的极端方式,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鞭子”的威慑力和挨打时的羞耻感,应该远远大于肉体的痛。当然,“西点”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不仅仅只有鞭子、辣椒酱和黄连。万国英说,“西点”强调意

13、志培养,期望通过锻炼,打造出性格坚强、举止优雅的素质男孩。而健康、睿智、幽默、豁达更是学校灌输给男孩们的理想标准。据了解,虽然“西点”只是一所非全日制的托管机构,但每月的收费却高达2000元。而且在每个男孩进“西点”之前,万国英会给每位家长送上一封信。信中都有这样一句话:“有越规行为,将按照越规大小受到惩罚,最严重的将是鞭刑。若要心疼,请提前告知。”言下之意,如果不赞同“西点”的方法,就不必送孩子来了。高昂的学费和“严厉”的警告没有挡住家长。随着家长们的口口相传,“西点”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位家长说,现在家里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很难下狠心打。“送孩子过来,就是希望能让老师好好管教管教。”另一位家长郑重声明:“放心打,大胆打!”甚至还有家长特意关照:孩子不乖尽管打。他们认为,“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据了解,“西点”创办以来,挨过鞭打的孩子不下几十个,但至今没有一个家长去告过。不少孩子家长表示,进“西点”半年之后,孩子不随意旷课、缺考了。有着一张娃娃脸的俊俊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里生活很有规律,我的胃口好了,胆子也变大了。英语也从原来的不及格考到90多分了。”1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新闻采编业务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