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34077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底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基层设计厚度20厘米,一层摊铺。摊铺时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副一次性摊铺,中间不留纵向接缝。底基层基层的水泥剂量以符合强度(在1822条件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24小时,底基层综合稳定砂砾抗压强度0.8Mpa,基层水泥稳定砂砾抗压强度3.0pa规定来控制,改善砂砾的级配,可提高水泥稳定砂砾的强度。 施工时水泥剂量应比室内实验拟定的水泥剂量增长0.5%。1、 使用材料规定(1) 水泥:应采用一般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若使用其他种类的水泥应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准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规定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的低标号水泥。(2) 水水应纯

2、净,不具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作水质实验。一般人、畜饮用水均可以使用。(3) 砂砾水泥稳定砂砾用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颗粒构成见2-1表。水泥稳定砂砾的颗粒构成范畴 表2-1颗粒构成编号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标37.531.526.5199.54.752.360.60.075110050-10017-1000-30210090-10067-9045-6829-5018-388-220-73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289在集料中0.5

3、mm如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2号、3号级配不不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4)原材料实验检测项目、原则、频度见表2-2原材料实验项目、原则、频度 表2-2实验项目材料名称原则频度和措施含水量砂砾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颗粒分析砂砾符合颗粒构成范畴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中每m3测2个样品液限、塑限砂砾塑性指数9液限28%或25%砂砾中0.5mm如下细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中 m3测2个样品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砂砾评估质量,计算固体体积率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中 m3测2个样品压碎值砂砾30%每个料场的料测2个样品,料场变化重测标号、初终凝时间水泥符合设计,初凝不小于3小时,终凝不

4、小于6小时每批水泥抽检一次2个样品2、 准备下承层:施工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施工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1) 在综合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前,应对土基进行验收,验收内容除涉及:压实度 、平整度、横坡度、标高、弯沉外,还必须对土基(路堤或路堑)进行碾压自检,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合适洒水继续碾压;若土过湿,发生翻浆,软弹现象,应采用挖开凉、晒、换土、掺入生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解决,并重新检查压实度,规定土基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整洁。检查项目容许偏差检查频度和措施高程(mm)+10、15每200米4点中线偏位mm50每200米4点宽度(mm)不不不小于设计每2

5、00米4个断面平整度(mm)15每200米2处,每处持续10尺(3米直尺)横坡度(%)0.5每200米4个断面压实度95%每200米4点弯沉0.01mm每一评估段(不超过1公里)每车道4050测点土基检查项目、频率和容许偏差 表2-3在底基层或基层施工前,应先进行放线,标出铺摊位置,设定批示桩。(2)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前,应对底基层或下基层进行验收。沥青砼面层施工前,应对上基层进行检查验收。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检查验收频度和质量原则 表24检查项目质量原则检查频度或措施高程(mm)+5 、 15每200米4个断面厚度(mm)均值10每200米每车道1点单个值25宽度(mm)+0以上每200米

6、4个断面横坡度(%)0.3每200米4个断面平整度(mm)12每200米2处,每处持续10尺(3米直尺)压实度(%)代表值97以每公里为评估单位检查10点极值93颗粒构成符合级配范畴查评估段内原始记录水泥剂量(%)1.0%(极限低值)查评估段内原始记录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检查验收频度和质量原则 表25检查项目质量原则检查频度或措施高程(mm)+5 、 10每200米4个断面厚度(mm)均值8每200米每车道1点单个值15宽度(mm)+0以上每200米4个断面横坡度(%)0.3每200米4个断面平整度(mm)8每200米2处,每处持续10尺(3米直尺)3.0持续式平整度仪的原则差压实度(%)代表值9

7、8以每公里为评估单位检查10点极值94颗粒构成符合级配范畴查评估段内原始记录水泥剂量(%)1.0%(极限低值)查评估段内原始记录(3)水泥稳定砂砾各层施工前应保证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打扫,清除各类杂物以及松散材料,并洒水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4)下承层的坑洼之处,不能薄层贴补,只能与上层一起摊铺碾压。(5)综合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龄期710天时,应取出完整的钻件,若取不出完整钻件应找出不合格界线,返工解决。3、 水泥稳定砂砾的拌和水泥稳定砂砾必须在中心站采用专用的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拌和时必须掌握如下要点:(1) 配料要精确(2) 拌和时间要足够,半和要均匀;(3) 含水量略不

8、小于最佳含水量,保证运到现场铺摊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不不小于最佳含水量。(4) 拌制水泥稳定砂砾之前,应调试拌和设备,保证拌制的水泥稳定砂砾最大粒径和级配符合规范规定,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符合配比规定。(5) 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保证水泥免遭雨淋,同步根据砂砾的含水量大小及时调节加入的水量。(6) 拌和机与铺摊机的生产能力应匹配,一般来讲每个拌和站的拌和能力宜不小于400T/h,同步满足强制履约原则规定。(7) 在拌和中应有一名实验员监测拌和的水泥剂量、含水量并按检查频度进行检查做好记录。(8) 下料时应有专人监视下料状况,不能浮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止生产。4、 水泥稳定砂砾的运送、铺摊和碾压

9、。(1) 运送a. 拌制的水泥稳定砂砾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到铺摊现场;b. 运料车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c. 运料车在下承层上不应急转弯,应慢速行使,倒车时不能碰撞摊铺机,应在铺摊机前1520厘米前停车,倒料时应缓慢。(2) 摊铺a. 水泥稳定砂砾的铺摊应采用有自动找平且有震捣夯实功能的大功率摊铺机摊铺b. 摊铺速度要均匀、持续,尽量避免停机现象;c. 摊铺时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标高,摊铺宽度上下面均不不不小于设计宽度;d. 摊铺时设一名测量人员随时检查摊铺层的标高,浮现异常状况采用补救措施,并以左、中、右三点进行控制;e. 在摊铺机背面应有专人消除表面粗料的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料窝并用均匀料弥补

10、找平,对水分不合适的要挖除,换填水分合适的材料。(3) 碾压a. 碾压设备要足够,一般来讲,每个摊铺作业面应配备震动压路机2台和1821吨压路机2台,保证完好。b. 碾压要及时、到位,标出应碾压的标记,以免漏压;c. 碾压时先由震动压路机静态稳压一遍,然后震动碾压,使其摊铺层的中下部达到密实度,而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并表面光洁、平整、无轮迹,边沿顺直;d. 碾压时应由低向高侧碾压,压路机的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压完全宽即为一遍,而要路面两侧多压23遍,以保证两侧的密实度;e. 应控制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后来用2.02.5KM/h的速度进行控制;f

11、. 碾压应持续进行,半途尽量不断顿,行走要顺直,保证平整度;g. 碾压遍数由实验段拟定,为保证压实度一般多压2遍h. 桥头10米范畴内应横向碾压,边角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5、 施工横向接缝解决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基层每天的工作缝应作成与路中心线垂直的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稳定砂砾末端,人工将末端水泥稳定砂砾弄整洁,紧靠水泥稳定砂砾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厚度相似,整平紧靠方木的水泥稳定砂砾。方木的另一侧用素砂砾填约3米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将回填料一同碾压密实。重新开始摊铺水泥稳定砂砾之前,将素砂砾和方木除去,并将下层顶面打扫干净,洒水湿润但不能积水。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的末断,重新开始摊铺水泥稳定砂砾。如压实末断未采用方木做支支撑解决,碾压后末断成一斜坡,在次日开始摊铺水泥稳定砂砾之前,将末断斜坡挖除,挖成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应避免纵向接缝,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必须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510米同步向前摊铺水泥稳定砂砾一起进行碾压。6、 水泥稳定砂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砂砾具有不可再塑性,施工中必须精益求精,组织准备工作一定要充足,衔接紧密,持续施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损失,提高工程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