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茜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253839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魏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魏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魏茜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魏茜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茜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之道说课稿金凤区第十小学 魏茜一、专题的提出小专题:如何依据年段目标和单元训练重点选择教学内容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工具性,就容易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单纯的语言学习必然会淡化“文以载道”的功能,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反之,则会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科学课,使课堂失去语文味。在平时的课堂调研中,我发现一些青年教师把握不住年段的教学重点,或者是一堂课什么都想教给学生,把课文掰碎了、揉烂了,逐句逐段地分析理解,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读写基础,因此,我认为每一篇课文都有研究的空间,对教学

2、内容应当有所选择。一般是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学会的内容,教师不要教;学生通过教学环节能自学理解的内容,教师也不要教;学生学了也不会的内容,教师更不能教。所以,有选择性地确定教学内容特别重要,也就是说知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我们中年级段确定以“如何依据年段目标和单元训练重点选择教学内容”为研究专题,旨在解决教师不能深入解读教材的问题。二、专题的落实四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三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自然之道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首篇文章。而第三单

3、元的训练重点依然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结合年段目标和单元重点,我为自然之道这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 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三、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岛旅游,

4、看到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其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的错误信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后悔。文章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容易干坏事。也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围绕专题选择教学内容的思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紧紧围绕专题目标,选择在第一课时的第二个环节,学生第二次朗读课文之后,安排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我先让学生梳理一下本课写了哪些人物

5、和动物,再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再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最后小结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说清楚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就可以了”。第二课时,我安排学生深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说说故事给自己的启示。这篇课文很长,有8个自然段,既然是有选择性地教学,那就得在解读教材方面下功夫。我通过深入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认为1、2自然段学生完全可以自读理解,就不用交流了。我把阅读的重点放在3-8自然段,通过设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两个板块,突破理解的重难点,以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事情发生后,我们是怎

6、么说的、怎么做的,向导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生通过勾画、朗读,汇报交流“我们”和向导的不同表现,老师板书小结人物的感情变化,明白在我们的逼迫下,向导无奈的把作为“侦察兵”的幼龟抱向大海,害的成群结队的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食,我们好心办了坏事。在“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这个版块,我通过一段音乐,加上激发学生感情的导语,引导孩子进行“小练笔”:假如你是这只幼龟,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也许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使孩子们提高认识,引发共鸣。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还重点设计了“读词语、说意思”、“指导书写、展示评价”、“听意思写四字词语”、“选词填空”、“换关联词语说话”、“朗读重

7、点语段、体会关键词语的作用”等训练点,旨在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同步提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三、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学准

8、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生词。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也称龟岛,这里风景优美,还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美国学者伯罗蒙塞尔和他的朋友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来到这里进行科学考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伯罗蒙塞尔写的文章自然之道。一起板书课题:自然之道。学生齐读课题。1了解题目意思,初识“自然之道”。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学生理解,教师点拨。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交流词语的意思。(1)

9、出示生字词:幼龟 海滩 侦查兵 嘲鸫 蠢事 咬啄 企图 返回 阻拦 海鸥 棒球帽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鱼贯而出 饱餐一顿 踌躇不前。(2)开火车领读词语,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初识“自然之道”,从题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题目的浅层次理解。检查预习,了解学情,针对学情进行重点指导,以学定教;其次,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内容做准备;发现词语特点并分类,进行词语积累的归类训练,同时也为概括主要内容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整体感知,重点训练。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名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人和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10、教师巡视指导。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自主概括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只要说清楚人物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就是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3自主质疑。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深入探究。【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通过对概括方法的引导与提炼,运用巧妙设计的板书指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几句话说清主要内容,掌握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之后,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引发质疑,找出质疑点,以点突破。这样设计旨在找准教学的起点,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探究体验,深入感悟。】(三)、指导书写1、指明读生字、口头组词。2、学生说

11、说难写字,并提醒大家应该注意的问题。3、指导书写“愚、蠢、啄”三字,视频展示评价。4、自己书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并矫正书写姿势。板书设计: 9、 自然之道 食肉鸟 我们 啄 向导 幼龟 救 害第二课时(一) 听写词语、回顾主要内容1、听意思、写词语形容气喘得很急,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形容愚蠢到了极点,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愚不可及形容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快速往出走:鱼贯而出形容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形容犹犹豫豫,欲行又止,不敢前进:踌躇不前2、口头填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我们看到一只 的幼龟被嘲鸫鸟啄食,不顾向导

12、劝阻, 的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 ,结果被食肉鸟 ,我们 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懊悔。【设计意图:词词语训练与回顾课文内容相结合,一举两得。】(二)深入文本,体验感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1、出示幻灯片:(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我和同伴心情变化的语句,用“”画出写向导心情变化的语句。(2)读读这些语句,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和向导感情的变化。(3)小组讨论:为什么人物的心情会有这些变化?2、汇报交流:(1)师:我们一起来到“加拉巴哥岛”【屏幕出示:加拉巴哥岛图片,齐读岛名】,经历了非常离奇的一件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相机出示语

13、段: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指名读,读出紧张的语气,突出加粗的词语。(3)问题:这时,“我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向导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生根据之前的自学进行汇报,师相机出示向导的话: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板书:焦急 若无其事(4)问题:你们有什么问题问向导?【引导学生互相问答,理解故事发生之初幼龟被叼时“我们”和向导不同的心理反应。】(5)过渡语:可是“我们”不听向导的劝阻,自作聪明地逼着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这时,发生的事

14、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请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相机出示语段: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他们可以饱餐一顿了。点拨:幼龟入海的场面,用了哪些四字词突出了场面的壮观?本来应该非常壮观的场面,现在却意味着灾难,由于人们的干涉,却上演了一场弱肉强食的惨剧。(6)这时,“我们”的心情怎样?向导们,你们的心情怎样?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幼龟受到伤害与我们不懂遵循自然

15、之道的因果关系,进一步体会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的后悔之情。】板书:后悔、自责 无奈、悲叹【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勾画人物感情变化的语句,了解故事发生的过程之中人们对幼龟命运的关心、牵挂,体会到人们因为不了解自然之道、铸下大错的过程。理解人们悔恨、悲叹的心理。】走进动物内心世界1、屏幕出示: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向导抱着幼龟走向大海时,小幼龟会怎样想、怎样做,它想对人类说些什么?请拿起你的笔,把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2、读读自己写的短文,交流体会。(三)畅谈收获1、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自然之道?2、出示故事狼与鹿,进一步体会到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人们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才不会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