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口技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252906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口技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口技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口技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口技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口技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口技教案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口技#教学目标1. 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2. 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起表现作用。3. 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重点)2.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难点)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或小品中感受过口技这种表演技艺。大家可以回想并解说一下哪位演员非常擅长这一方面的表演。(学生讨论后发言)今天,我们起来领略一下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其技艺如何咼超。二、基础梳理1. 字词清单(1 )生字注音少顷(shd o) 呓(y i)语 曳(ye)屋 许许声(hu)

2、犬吠(f e i ) 齁(ho u)声(2)通假字满坐寂然(同“座”,座位)(3 )一词多义手有百指.(手指)指-不能指其一端(指出)2. 作者简介以为妙绝(极)绝群响毕绝(停止,消失)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家境清贫却心高志远,博学善文,才华横溢。明崇祯十五年( 年(1649年)中进士。著有铁崖文集、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存稿、口技等。三、整体感知1. 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

3、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2. 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即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 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这三处

4、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二、文本探究1“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2文章首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不是简单重复。二者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不已。3. 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

5、“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 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4 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准确传神,让人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浮现出这幅画面。5.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 生的有“俄而”、“少顷”、“未几”。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 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三、板书设计彳首尾呼应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三个场景(_家人)梦中惊强四、课后作业根据你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