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250517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论文: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体育课程改革在构建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个性的长远发展,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培养运动习惯,本着“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原则,在进行体育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再认识,深化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培养人的创新个性,开发人的创新智能。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 创新 个性教育一、前言:在世纪之交,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成为经济形态,直接左右着生产力的发展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对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的强调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无论是知识的发展还是科技的进步,都依赖于学校教育这个人才培养的平台。因此,当前社会对知识创新和应用要求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迅

2、猛发展都对学校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只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学习课程、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究性学习的推广、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才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辟新天地。中学生是人生过程中发展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由于学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使一大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学生被扼杀,而新课程改革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思考,善于求疑,另外,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人的个性特征有着不同的要求,可见,人的个性特征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

3、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着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给学生营造有利于个性教育的环境。二、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 (1)指导思想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新体育课程确立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新体育课程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要将增进学生的健康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另外,新体育课程重视整体健康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体育课程重视将身体练习和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4、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也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2)课程目标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新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的发展和创新首先体现在课程目标体系方面,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又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目标以及水平五和水平六的目标(以高中为例)。其次,就课程总目标而言,新体育课程所提出的目标比较全面,强调新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第三,新体育课程所提出的目标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不但包括课程总目标,而且在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五个方面两个水平的目标,这样就使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也有助于新体育课程总目标的实现。(3)课程结构体系方面发展

5、和创新新体育课程将课程结构体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采用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结构体系。它确立以功能为纲的结构体系,参照国际上划分体育课程或健康与体育课程结构的做法,采用按体育功能划分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结构体系,即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及其相应的内容标准,从而更加重视发挥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功能。(4)学习内容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新课程规定六个运动项目系列几乎涵盖了所有运动项目,学习内容的多样化,继续保持传统体育课程中的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竞技运动项目外,还鼓励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引入到体

6、育课堂教学之中。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学校和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它强调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所谓统一性是指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对各地各校的要求是一致的;所谓灵活性是指具体的学习内容让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有助于课程目标更好地实现,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大的选择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良好的体育动机,产生浓厚的体育兴趣。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逐步的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5)学习方法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新体育课程提倡给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7、,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新体育课程关注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新体育课程的多方面目标,以充分体现新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特别强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新体育课程强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切切实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每个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和愉快感,树立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每

8、个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新体育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与学生一起加强对新体育课程的理解。(6)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方面的发展和创新在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新体育课程强调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射门等,并重视合理布局、使用和改造学校原有的场地器材,如降低篮球架、排球网的高度,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和愉快感。重视将新兴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的教学,以丰富新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

9、验和生活实际,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新体育课程重视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如春季可以开展登山、越野跑,利用森林或山地进行定向运动等等,以增加学生了解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培养学生适应自然的能力。最后,在体育与健康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新体育课程注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和各种媒体获得体育与健康的信息,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7)体育学习评价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新体育课程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不但重视对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在运动技能的评价内容方面,允许学生有一

10、定的选择权。其次,在评价的方法方面,新体育课程强调评价方法多样性,如观察、口头评价、测验、技能评定、展示、成长记录、量表评价等,提倡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第三,在评价的主体方面,新体育课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参与整个的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三、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体育课堂将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个性教育旨在培养目标明确,想象丰富,面向未来,乐于接受事物和新观念,善于调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

11、适应能力的人。在教学中,让学生举一反三,如徒手操中的踢腿动作,通过不同的组合,编出花样繁多的踢腿动作等等。个性教育要求形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机制,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欲望和动机。 四、开拓创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锻炼的咨询者。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发挥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要因材施教,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1、通过培训,使教师尽快地把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理论依据、课程标准、内容结构、教材特色、教学方式,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

12、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项目,应能适应于多项教学的能力。 3、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知识和技能。 4、 “发挥个性,注重创新”的人才评价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的创新人才。五、结论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切有用的应继续继承,并做到与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结合,使两者优势互补。我们既要重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与创造,又要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学会自我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方法。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的体魄的关键时期,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身体基础,为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参与文献:1、走进新课程丛书 湖北教育出版社2、肖川.论创新教育 3、体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