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21693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论文以声传之诗情弥深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技法探究摘要:诗歌重在表达诗人的自我内心世界,教学诗歌时应让入情的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学诗歌教学现状中,缺少具体的有实效的可操性朗读技法的指导。观摩了浙江省优质课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现归结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性技法如下: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咬文嚼字、关注细节(减字法、添字法、换字法、细节法),关注标点、运用符号,运用气息、辅助手势,角色配读、一唱三叹,乐助诗兴、琴可添韵。让老师、学生与诗人达到真正精神世界的心灵共鸣! 关键字:省优质课诗歌朗读情感体验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诗歌重在表达诗人的自我内心世界,诗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咏唱

2、!朗读诗歌时我们要披文入情、以情入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教学诗歌时我们要让学生情动于中以声传之,让入情的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诗情弥深。众观周围,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虽然知道入情的朗读对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老师只是凭感觉在教读诗歌,泛泛而谈苍白无力地强调要学生“读出感情”;大多数学生也是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凭感觉在学读诗歌。有时也许老师会指导学生读出什么样的感情,但是却很少有具体的有实效的可操性朗读技法的指导。2010年岁末,在温州观摩了浙江省优质课后,结合自己多年的朗读诗歌经验与教学实践,我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现将这些中学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性技法归结如下,期望给教学一线的老师一点启

3、发。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一首诗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有起伏、有变化;好的朗读应该是富于变化的,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我在教学中凭着自己经验,告诉学生最简洁朗读要义:轻、重、缓、急。这需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倾向,要把握作品的抒情层次阶段、起伏高低的步骤和脉络,根据诗人的情感,重读要强调突出的字词。 教例:在2010年浙江省优质课上,东道主展示课温州实验中学陈丽伟教学乡愁时,上课一开始导入后,就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朗读后就说:有人说余光中的诗是听觉的诗,是音乐的诗,你们觉得语速应该?生:缓慢,低沉。师:下面我们就来读第一节,注意慢一些,低沉一些。陈老师在乡愁教

4、学中,一开始就定下了感情基调,注意轻重缓急。另外诗歌朗读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诗歌才富有韵律美。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也是朗诵者的生理需要,更是传达感情的需要。教例:温州实验中学陈丽伟在教学乡愁中,当品读到第三个诗节时,师问:外头,里头,有多远?生:生和死的距离吧,特别远,再也见不到了。师: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那么近却是生死相隔了,我们再一起读,把这种感觉传达出来,怎么读出来?陈丽伟老师引导学生一字一顿地吐出“里头”“外头”,读出泣不成声的断念感觉。“一字一顿”指导的很是到位,很有实效,让学生感受到生死相隔的距离之无法逾越之深切的痛楚!二、咬文嚼字,关注细节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

5、见功夫,往往因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我们在教学诗歌时需要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层次的揣摩和体验;在“一字”上进行精当讲解点拨,挖掘蕴涵文字之中的情感因素,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使原本模糊的情感得到升华。1减字法:上课时,我们抽掉诗句中一个关键性词,学生把抽后的单薄的诗歌和原诗相对比,把缺失的词语反复体会,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就能很容易感受到诗歌语言中的情感。教例:温州实验中学的陈丽伟老师在上乡愁时,巧妙设问“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个叠音词。她说:余光中对叠音词是情有独钟。为什么要用叠音词?如果减去一个字,效果如何?请同学们对比着读一读。学生马

6、上明白了字的叠加,意味着情感的叠加,这样乡愁就浓了重了。再仔细看看这几个叠音词又发现这些叠词都突出了一种静静的,小小的感觉,这么小小的距离,诗人都无法逾越,足见诗人的无奈。老师品读后感叹:太了不得了。这么小的东西怎能把乡愁发挥到极致?真是纳须弥于芥子,把大世界、大情感容于方寸之间。在这个案例中,陈老师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减字法,让学生体会到叠词的作用。2添字法:正因为诗的语言精炼浓缩,许多时候,诗人把情感放在言外了。我们在朗读时,可以将它还原出来,也可以加入自己对诗的体验,在这时可以运用添字法。教例:省优质课中温州永嘉实验中学的范圣龙老师在上蒹葭时,范老师先让学生朗读“在水一方”时引领大家加一个叹

7、词,学生就一下子加一个深情的“啊”,“啊”字是由衷的喜悦,道出了诗人肺腑间的幸福和神往。范老师并指导“啊”不能读得太响亮要有一种隐约感,因为这是发自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接着范老师又说:原诗是没有这个感叹词的,我们把字删去,把这种感情留下来,把所有的情感都落在“在”上朗读。在这里,范老师巧妙地加入了感叹词,激活了全诗的情感因子。紧紧扣住动情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反复朗读,反复揣摩,反复体会,整堂课变得情深意浓、高潮迭起。范老师做得最好的是这个比读环节从文本入手,再跳出文本,最后再进入文本,走了一个来回,在这个来回中,学生明白了文字的魅力,领悟了朗读的感情处理。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语言,借用吕

8、淑湘话来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3换字法教例:温州永嘉实验中学的范圣龙老师在上蒹葭时,范老师把“苍苍”换成“苍盛”,学生觉得没有韵味了;老师再引导学生感受,没有韵味的原因在于“苍苍”是“叠音词”,而“苍盛”不是。从整句来看“蒹葭苍苍”中的“蒹葭”两字韵母相同,所以这句从音韵上看是双声叠字;最后范老师引领大家涵咏感受。范老师在此环节中,这个比读通过两个比照,不仅让学生感受了诗歌的韵律美,也让学生走入了蒹葭的意境美。4细节法 教例:温州实验中学的陈丽伟老师在上乡愁在品析“小小,窄窄 ,浅浅”叠音词时,师做动作叠字和第三声的动作说:这些叠词你有没有发现它们在音韵上都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

9、第三声。师:这些第三声的词,在朗读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手势来读一读(老师缓慢做出第三声“”的手势)。 陈老师巧妙地抓住这四个叠词,还特别关注了文字本身的细节是第三声,使学生把这几个字读得特别长,仿佛乡愁一样悠长绵延,也像内心的叹息给人回肠千转之感,学生进入了深沉悠长的乡愁意境之中,引人入胜。三、关注标点,运用符号在读诗时可以引导学生为了情感的需要加各种标记:如稍停( )、着重()、紧促( )、渐无()、声音的延续。不过,给诗作配以各种标记,注重对文本的把握和处理,揣摩各种符号的合理运用,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生命和情感世界显性化、立体化。课例:浙江省优质课时温州永嘉实验中学的范圣龙老

10、师在上蒹葭时,师:这是怎样的芦苇?生:很浩荡,飘忽不定。师:哪个词告诉你这些?生:是蒹葭苍苍的苍苍。师:你读一下,同时教师出示幻灯,屏幕上两句蒹葭苍苍,第二句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蒹葭苍苍 师:大家感受一下,这两句的不同之处,读一读。在这里,一个破折号的添加就让学生感悟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就那么的惆怅与凄美!四、运用气息,辅助手势古人流觞曲水而诵,击节慷慨而歌;情之所致,往往避席起舞捶胸跌足。在朗读诗歌时,我们除了用声音来传达心声,还可以运用气息,通过自然的表情,灵活的肢体来丰富情感的表达途径,增强朗读的感染力。有时也可以用笑语、颤音、泣诉等方法。课例:温州实验中学的陈丽伟老师在上乡愁指导读“后来啊

11、”,要学生吸口气再叹出来,这样的气息运用传达出诗人源自内心深处由衷的感叹!同时陈丽伟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时,她用手势伴舞着,学生读出了乡愁的绵长宛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角色配读,一唱三叹朗读方式上有自由读、单人朗读、分组轮读、齐读、男女生分读、对话读、高低音读、伴读接读、交互读等。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的语言情感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朗读,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例:2010年浙江省优质课中在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衢州郑莉老师,当课堂有点凝滞时,她与一位男生合作的双声部创意朗读,还原了诗经的韵律。男生读完一句,老师重复着最后的词,仿

12、佛回音般,刚柔并济地将诗的韵味铺开去,诗歌的意境美慢慢弥漫于课堂中,渐渐浸润了学生。温州永嘉实验中学的范圣龙老师在上蒹葭时,在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用了男生齐读一次,末四字全班深情地和一次。将情感蕴蓄于“宛”字中时,请女生齐读一次,末五字全班深情地和一次,将幸福的颤动、迷离的苦闷借声音传达了出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这反复吟诵,前面读后面和,让学生与听课的老师都体会到诗经的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之韵律美。六、乐助诗兴,琴可添韵 音乐对于诗歌诵读的作用,主要是在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感动听众、使韵律更和美。在教学诗歌时,尽量选择和诗歌情感主题相符合的音乐来伴奏,注意诵读和音律和谐。背景音乐声音

13、小点,可比似有若无大一点即可;其二是该伴的时候伴奏,不需要的时候就停下。在2010年浙江省优质课中几节诗歌课都配乐,采用了古典乐曲来伴奏,真可谓乐助诗兴,琴可添韵。最后需要说的,其实诗歌语言的节奏说到底是诗歌情感节奏的表现形式,以上所归纳的所有的诗歌教学朗读有效性技法也只不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更主要的是,我们在教学诗歌时要把握住诗人在诗中涌动的诗情,朗读时真正入情心有所动,情动于中以声传之,以声传之诗情弥深。让课堂中诗歌的朗读不单停留在物质的声音层面,更是一种老师、学生与诗人真正的精神世界的心灵共鸣! 参考文献:1.语文言意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关于诗的诗 花城出版出版社 3诗歌朗诵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4诗歌朗诵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