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20594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根据12 编制范畴及目的13 工程概况13.1工程概述13.2重要技术原则23.3工程特点23.4地震动参数24 隧道质量缺陷的整治原则25 隧道质量缺陷的类型26 脱空整治方案36.1因素分析36.2整治措施36.3二衬与初支间脱空解决措施36.4初支与基岩面脱空解决措施67衬砌欠厚整治方案97.1因素分析97.2限度鉴定97.3整治措施107.4拱墙欠厚拆换解决措施107.5拱墙欠厚钻孔注浆与锚固补强解决措施138衬砌局部裂缝整治方案168.1因素分析168.2整治措施168.3沿缝凿孔压浆解决措施168.4沿缝凿槽压浆解决措施188.5施工注意事项199钢筋外露与保护层局限性

2、的整治方案199.1因素分析199.2整治措施209.3钢筋外露和保护层局限性的解决措施209.4施工注意事项2010渗漏水整治方案2110.1因素分析2110.2整治措施2110.3衬砌内部渗漏水埋管注浆解决措施2210.4衬砌渗漏水凿槽解决措施2510.5衬砌渗漏水裂缝嵌缝解决措施2710.6衬砌局部面渗解决措施2810.7施工注意事项3111.二衬问题整治方案3111.1因素分析3111.2整治措施3211.3解决方案3211.4施工注意事项3312隧道质量缺陷整治管理构造3413筹划安排、劳动力及机具、设备配备3414质量保证措施3415安全保证措施3516环保、水保措施36隧道质量缺

3、陷整治方案1编制根据(1)改建铁路阳安线增建第二线工程隧道设计施工图及配套图纸。(2)国家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原则、安全规则。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铁路混凝土TB/T3275-;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原则铁建设 8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TB10417-);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其她有关规程及原则。(3)标段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西康二线工程指挥部指引性施工组织设计。(4)

4、第三方检测成果。(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2 编制范畴及目的改建铁路阳安线增建第二线工程YAZQ-1标段内隧道;本方案的编制为本标段隧道质量缺陷的整治提供理论根据,指引隧道质量缺陷全过程整治作业,使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满足设计、规范规定,并避免施工中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质量缺陷整治施工顺利进行。3 工程概况3.1工程概述本标段为YAZQ-1标段,线下工程正线起讫里程为K0+000DyK030+316(阳平关东(不含)杨家坝中桥),正线线路长度22.2公里。标段内隧道9座,计17139.69延米。(寺垭河隧道单线818.59米;蒋家山左线进口单线段3221.1米;蒋家山右线进口单线段23

5、45米;蒋家山隧道双线7142米;新范家沟隧道双线427米;邓家湾隧道双线1388米;王家湾隧道双线343米;陈家沟一号隧道双线555米;陈家沟二号隧道双线345米;袁家沟隧道双线168米;新桥沟里隧道双线387米)特大、大中桥梁9座,计1828.06延米。(嘉陵江大桥226.86米;代家坝大桥282.51米;烈阳公路立交大桥329.53米;桥沟里中桥76.69米;响水河特大桥567.15米;陈家沟中桥110.03米;杨家坝中桥64.5米;郑家天沟中桥61.89米;油房沟中桥108.9米)涵洞工程8座(新建48.49横延米/3座,接长28.2横延米/4座,顶进涵倒虹吸29.14横延米/1座)。

6、站场1处,路基8段(全长1718m)。3.2重要技术原则铁路级别:级。 正线数目:双线。 限制坡度:6,加力坡13。速度目的值及最小曲线半径:既有线速度目的值80110km/h(维持现状),最小曲线半径一般600m,困难450m。增建二线速度目的值120 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800m,个别保存限速点。线间距:直线地段不不不小于4.0m。 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HXD系列。 牵引质量:4000t,部分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部分1050m,双机地段另加3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建限-1、隧限-2A(双线2B)。3.3工程特点本线重要通过即阳平

7、关-勉西大巴山西脉米仓山低山峡谷区。沿线受多期地质构造及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地层岩性复杂,从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本线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从属于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和扬子准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沿线重要断裂带重要有阳平关-勉县断层(F1)。沿线的不良地质分布极为发育,重要类型有滑坡、错落、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岩溶、人为坑洞、地震液化、岩爆等。3.4地震动参数沿线位于六七度地震区,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0.40s0.45s。4 隧道质量缺陷的整治原则(1)彻底治理、不留死角,保证隧道实体质量满足设计验标规定,保证铁路后期运营安全。(2)缺陷整治要符合“保证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合用”的规定。

8、(3)缺陷整治要符合环保的规定。(4)对于无损检测发现的缺陷部位,采用加密扫描和混凝土钻芯的方式进行验证,进一步拟定缺陷范畴和限度。(5)整治解决中不断改正工艺工法,验证整治效果,优化整治方案。5 隧道质量缺陷的类型根据缺陷成因和所处位置的不同,大体可以把隧道质量缺陷分为五类:涉及脱空、衬砌欠厚、衬砌局部裂缝、衬砌钢筋外露、渗漏水解决;根据不同类型的隧道质量缺陷应采用不同的解决措施进行整治。6 脱空整治方案6.1因素分析(1)初支光爆效果差,且开挖面不平整,超挖严重,喷浆作业没有喷满;防水板挂设松弛度不合适未与初支面密贴,在衬砌混凝土浇筑时防水板局部受力形成二衬与初支间的脱空。(2)二次衬砌混

9、凝土浇筑时拱部未注满,二次灌浆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与初期支护间形成脱空。(3)拱顶混凝土没有持续进行灌注,间隔时间过长,先灌部分混凝土堵塞了出料口。6.2整治措施脱空整治重要采用钻孔注浆填充空洞的方式进行解决,以发挥衬砌、初支及围岩整体构造能力,改善和维护衬砌此后工作环境。6.3二衬与初支间脱空解决措施6.3.1工艺流程 图1 回填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1)脱空位置核查根据物探及钻孔验证脱空范畴,检测定位,并在缺陷整治过程中对脱空范畴进行核对、检查。(2)质量缺陷鉴定根据检测资料和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级别评估暂行规定进行衬砌欠厚限度判断,若发现衬砌厚度局限性,必须在欠厚整治完毕后再进行衬砌

10、背后注浆。(3)衬砌钻孔、安装孔口管采用自制的简易台车或台架作为操作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上手持电钻在脱空部位进行钻孔作业;注浆孔采用42钻孔,交错布置,布置间距为1.0m1.0m,钻孔时注意不要穿透防水板,现场操作中可根据实际衬砌厚度、缺陷范畴和衬砌背后脱空大小对钻孔布置进行合适调节;注浆时孔口设立32带丝扣的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在42注浆孔内。钻孔与孔口管安装详见下图:(4)管口试接注浆用塑料管与带丝扣的孔口管进行连接,注浆前应与每根预留孔口管进行试接,保证拌制的浆液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使注浆可以持续进行。(6)吸水实验注浆前应对注浆管路系统用1.5-2.0倍注浆终压进行吸水实验,检

11、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机械设备与否正常,试运营20min后,进行注浆现场实验,拟定注浆参数。实验及注浆过程中,规定值班技术员必须在场,做好注浆记录;并根据现场注浆实际状况,精确判断及时对浆液稠度做出调节。(6)浆液配制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采用1:1,可通过现场实验进行调节,配制好的浆液随拌随用,严禁使用停滞时间过长的浆液。(7)注浆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干进行注浆,注浆时由隧道下坡方向至上坡方向依次进行,注浆采用逐渐加压式注浆,注浆压力为0.2Mpa,注浆速度一般为20-40L/min;灌浆管端头设立防堵设施,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5min以

12、上、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注浆结束后应将灌浆管孔封堵密实,孔洞较大时,需添加纤维。(8)二次补压第一次注浆后间隔2h,将每个注浆孔按0.2Mpa压力保持10min注浆,当达到下述状况之一即可结束注浆: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当注浆量达到或超过设计注浆量,孔口管浮现冒浆时;当注浆压强达到设计终压,且稳压10min也可结束注浆。6.3.2施工注意事项(1)注浆时,注浆孔内设立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于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立孔口塞,以免跑浆。(2)注浆施工前先进行注浆实验,并根据实验成果调节注浆参数。(3)衬砌背后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

13、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在注拱顶孔。(4)应对钻孔进行编号,钻孔及注浆过程中应钻孔、注浆压力、注浆量进行具体记录,根据钻孔状况拟定注浆钢管长度。(5)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测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已有裂纹有加速发育趋势等,应立即停止注浆,并想上级领导报告。(6)施工过程中应做到随钻随注以免跑浆。(7)注浆完毕后,采用可靠的封堵措施,避免浆块掉落,影响施工与运营安全。6.4初支与基岩面脱空解决措施6.4.1工艺流程初支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区,也需采用打孔注浆的措施进行缺陷整治,其施工工艺与衬砌脱空注浆类似。(1)现场施工前应先根据无损扫描资料,做物探钻孔验证脱空范畴,检测定位,并在施

14、工过程中空洞或不密实区范畴进行核对、检查。(2)质量缺陷鉴定根据检测资料和物探成果对初支空洞类型进行判断,若发现初支基岩不密实或初支背后脱空,需采用不同的注浆方式进行解决。(3)衬砌钻孔、安装孔口管采用自制的简易台车或台架作为操作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上手持电钻或风钻在脱空部位进行钻孔作业;注浆孔采用42钻孔,交错布置,布置间距为1.5m1.5m,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初支背后不密实、空洞大小及范畴沿隧道拱顶、拱腰、边墙布置注浆孔;注浆孔钻孔深度应超过既有衬砌并伸入基岩不不不小于1.0m,注浆时孔口设立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在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立孔口赛,以免跑浆。 (4)管口

15、试接注浆用塑料管与带丝扣的孔口管进行连接,注浆前应与每根预留孔口管进行试接,保证拌制的浆液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使注浆可以持续进行。(5)吸水实验注浆前应对注浆管路系统用1.5-2.0倍注浆终压进行吸水实验,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机械设备与否正常,试运营20min后,进行注浆现场实验,拟定注浆参数。实验及注浆过程中,规定值班技术员必须在场,做好注浆记录;并根据现场注浆实际状况,精确判断及时对浆液稠度做出调节。(6)浆液配制初支背后脱空,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充注浆;初支背后围岩不密实,采用纯水泥浆,浆液配合比建议采用1:1,并通过现场实验进行调节。(7)注浆初支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干进行注浆,注浆时由隧道下坡方向至上坡方向依次进行,注浆采用逐渐加压式注浆,注浆压力为1.0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