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20203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指导思想,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提出并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作逐步推进,为解决我市行政管理部门分工过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体制不顺,上下对接不清,政出多门;行政主体重叠,城乡分治,造成管理错位和缺位;管理职能仍然存在条块分割,发展不均,缺乏统一协调性等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政府机构改革。(一)实施城乡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牧局

2、、市农机局进行整合,组建了市农业委员会,挂市委农工办牌子。主要将原市委办公厅承担的有关农村工作的职能,原市农牧局行使的对全市农业、畜牧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职能,原市建委行使的对全市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城乡沼气净化工程行业管理的职能和原市水利局行使的综合协调、指导全市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等职能交市农委(市委农工办)承担。同时,对区(市)县涉农行政机构进行归并,统一设置农村发展局,挂农工办牌子,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对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实行统一垂直管理。通过农业机构的整合,有效地激活了各级农业行政资源,理顺了工作关系,改变了原来由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农业的状况,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办事效率,强化了服务三农

3、的工作,农村经济工作的统筹功能和协调职能进一步增强。(二)实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制,对市规划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精简机构,加强基层,在中心城区设置市规划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二是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机构,作为市规划局直属的行政执法机构,加强对全市城乡规划的监管;三是设置市、县两级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机构,主要负责各区(市)县、乡镇规划督察工作;四是加强各区(市)、县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编制配备、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和督察。通过改革,促进了城乡规划统一,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了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

4、、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三)实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市交通局承担的全部职能,原市市政公用局承担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负责制定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路线、客运出租汽车等特许经营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职能,市公安局承担的交通道路技术规划、安全设施的规划、管理及经营性停车设施的行政管理的职能,以及市经委承担的铁路、公路、邮政、通信、航空等综合运输协调工作、铁路专用线管理以及物流业的行业管理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市交通委员会。在市级和县级分别组建了全新的、城乡交通一体化行政管理机构。同时,将交通的4支执法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了交通综合执法机构。通过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交通管理各自

5、为政、多头执法的局面,为实施统一大交通的规划,加强城乡公共交通统一管理,提升交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的能力和对外综合协调的能力,全面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提供了体制保障。(四)实施水务体制改革。将原市水利局(含市防汛办)承担的全部职能,原市市政公用局承担的城市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管理,供水、排水、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维护、改造、管理以及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对水企业进行行业管理和指导职能,原市市容环境管理局承担的城区河道(包括河堤和水域环境)管理与防汛工作的职能,以及市府南河管理办公室承担的对府南河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市水务局。在

6、市级和县级分别组建了全新的水务机构,解决了以前多个部门管水的现象,实现了水务管理一体化。这一改革的实施,整合了各级水利行政资源,结束了多龙管水的局面,将水务管理从原来的多个部门分头管理转为一个部门综合管理,并在管理上消除了城区和乡村在水务管理上的界线,实现了城乡防洪一体化。(五)实施林业和园林体制改革。将市林业局、市园林局的全部职能和市建委承担的负责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目标,负责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审批、报批工作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作为政府主管林业和园林工作部门。林业和园林机构的整合,实现了陆地生态建设的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了

7、优势互补,打破城乡生态建设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障碍性问题:(一)体制障碍。在体制的创新中,传统思维束搏,新旧体制的碰撞,严重制约着体制创新,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模式,必须突破机构设置的障碍, 即上下对口的原则。如我市在构建大交通、大林业的体制时,也受到了国家、省级相关部门的关注,反应较大。(二)职能整合障碍。机构改革力度越大,职能调整越广,触及到各个部门的自身利益, 人为因素造成的障碍对改革干扰较大, 使改革实施困难。(三)人员分流障碍。这次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机构多,纳入分流和调整的人员有1100多人,涉及的改革成本较大,如果处理不好,

8、将影响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一)实施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和领导方式转变,大幅度整合政府机构,对涉及宏观调控、宏观管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管理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部门职责相近、职责边缘重叠、事权萎缩的部门要削弱或整合。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大部门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权力明晰化、职责无缝化、管理一体化的政府职责体系。(二)实施区(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区(市)县政府要按照宏观决策、经济调节职能上移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下移的原则,全面评估政府机构职责,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区(市)县在政府机构设置上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打破传统的上下对口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实施大部门政府机构改革,建立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重点加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博士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