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20110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度教育考察报告印度教育考察报告编者按:20 年12月29日至 20年1月9日,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主委刘晓率团赴印度访问,重点考察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和印度国际信息技术学院。现有关考察情况摘要发表,以飨读者,并供大家参考。一、印度概况20 年 12 月 29 日至 20 年 1 月 9 日,我们赴印度考察了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和印度国际信息技术学院,并参观了印度最负盛名的尼赫鲁大学和普纳大学,也对孟买大学和果阿大学进行了初步了解。初到印度,感觉就像回到了中国上世纪的80 年代,交通等基础设施比中国落后许多。 但随着访问的深入, 历史悠久的印度就像一杯泡开了的浓茶,让人不禁回味无穷。印

2、度土地肥沃,生态保护比我国好得多, 新德里等城市绿树成荫, 不时可以看到嬉戏其间的松鼠和猴子, 小鸟甚至常常飞到汽车里觅食; 到处可见成片的待开发土地, 预留的发展空间很大。 印度人民性情温和,待人友好。圣雄甘地率领印度人民通过“不抵抗运动”使印度最终获得独立解放, 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印度人口众多,社会虽然并不发达,但政府却十分重视教育, 而且还一直持续增加教育投入。 1998 印度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 3.8 ,而到了 2003 年,印度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 5。 2004 年 5 月国大党执政后, 错误!未指定开关参数。明确提出力争在

3、20 年将公共教育支出提高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以上。印度大学主要是用英语教学,本土语言其次。因此,毕业生的语言国际化程度很高, 在国际社会就业的空间很大。 它在全球教育界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不仅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而且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教育。 印度的大学和学院发展迅速,到 2003 年有大学 350 所、1500 家科研机构和10428 家私人培训学院。每年有 20 万名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30 万软件技术培训毕业生步入软件产业的一线。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 远比实物资本的质量与数量来得重要。印度的软件也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印度政府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是分不

4、开的。二、印度软件业1990 年印度软件业的出口额还几乎为零,到 2000年就超过了85 亿美元, 2002 年达到 96亿美元,计划 20 年达到500 亿美元,力争成为世界软件出口的龙头。印度人的根据是“发展势头”,一个产业一旦获得了腾飞的条件,发展将是飞速的。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 各具特色的软件产业聚集地,如美国的硅谷、 日本九州的硅岛、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园等等。这些产业聚集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印度的软件业聚集情况颇具借鉴意义。 印度软件业发展有如下特点: 1、政府大力支持。 1991 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 错

5、误!未指定开关参数。扶持软件行业,实施零税率,在银行贷款上也给予“优先权”,引发了印度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1998 年 7 月,印度决定由政府支持,为金融风险资本设立10 亿卢比的基金,由“小型企业发展银行”管理。同时规定,银行优先贷款给新创立的高科技风险公司, 尤其是小型企业。 这些政策刺激了印度软件业的兴起和发展。 2、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如今,印度超过1000 人的软件公司有上百家,前五位的公司员工人数在5000 人以上,这几个大公司基本只做软件开发。 印度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得软件技术人员:一是依靠高等院校。 印度有 400 余所大专院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每年可培养毕业生 1 万余人, 政

6、府还为 250 余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学经费。 二是依靠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人才。 目前这类机构有 700 余家,每年可培养数万名学员。 三是软件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构。 印度政府还在全国 250 个机构开设电脑培训课程, 在大约 3000 所中学推出“中学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这种多渠道的培训为软件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软件蓝领”。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基础技术人才, 印度的软件企业才形成了“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这样合理的人才结构。 印度政府还以宽容和大度的姿态对待人才外流现象, 并把跨国就业作为一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渠道。 正是几十年的积累, 印度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在西方工作,仅在美

7、国工作的印度人才就有54 万。 错误!未指定开关参数。硅谷工作人员有 38是印裔,美国软件工程师中,有 1/3 是印度人。美国硅谷新崛起的 2100 家公司有 820 家是印度年青工程师创立的。正是这些“外流”人才为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中有为印度介绍客户,有为企业提供信息,有的直接在印度投资和开办软件公司。3、产业聚集度高。在印度规模最大的软件园内,有软件企业近 1200 家,占据印度软件业半壁江山。这些软件企业中, 8是跨国公司, 24是中小企业, 68是外资企业。其中 43的软件企业从事应用软件开发,35从事外包服务, 22是软件技术公司。 这里平均每两周可吸引

8、3 家外资公司。 4、产业定位清晰。印度人英语能力强,加上印度本身没有软件市场, 不得不面向海外。 这些因素都使得印度的软件产业直接定位于海外市场, 也造成了印度软件公司的产品大多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 比如系统集成类软件等, 这就促使从业者保持了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国外接口更加容易。目前,印度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有170家公司获得9000 质量标准认证,在全世界获得美国5 级认证的50 多家软件企业中,印度占了绝大多数。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许多著名的信息产业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甲骨文公司等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基地。 三、印度软件人才培养的特点 1、软件人才语言

9、能力的培养印度独立以前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英 错误!未指定开关参数。语是印度官方语言之一。 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大学生, 都能熟练地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英语会话。 这一特点使印度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上具有很多的便利条件, 印度开发的电脑软件可直接出口英语国家,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 2、软件人才的素质教育印度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其软件人才的逻辑分析能力有很大关系。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和逻辑能力一致。 从古印度到现代, 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 和印度的宗教哲学思想同等重要。 印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完整的逻辑思考能力。 同时,以实用为主旨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印

10、度更加注重人才的工作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训。 软件人才技能水平并不单纯由工作成绩决定, 其他许多非智力因素对工作成功同样重要。 因此,印度特别强调工作态度、 表达能力、团队精神等的等非技术素质的培养。 印度培训机构经常要求学生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增强与客户的沟通能力;特别是不用体态语言正确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在人机对话中十分重要。同时,他们还非常重视直觉的训练,因为计算机中许多问题是无法通过逻辑所能解决的。3、软件人才的结构一个软件企业需要各种层次的软件人才,如程序员、 项目分析师、 程序设计师、行业专家(需求分析设计师) 、应用人员(如数据库分析设计师)等等。软件产业三级

11、(高、中、低)人才的培养,是 错误!未指定开关参数。一个综合体系,要协调发展。印度重视中高级软件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软件蓝领的培育。 软件蓝领之所以大量存在,是因为在印度,软件已经被软件设计策划人才设计出来,软件的结构在编写代码之前已经被分成很多的单一模块。印度较为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保障了高中低人才合理搭配,形成了软件产业内部生产的价值链。 4、软件人才的职业教育印度软件人才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来培养的目前,印度每年约有50 万新生软件人才, 其中大学毕业的只有7.4 万,剩下的几乎全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培养出来的, 这充分反映了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定位。 为什

12、么印度主要通过职业教育, 而不是学术教育来培养软件人才, 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 1)对大多数软件人才来说, 主要的能力是“做”, 而不是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进行计算机科学研究。 计算机科学研究当然是必须的, 但对软件市场开发来说, 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大量的、 能够实际地开发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软件应用型人才; ( 2)软件业是一个技术更新非常迅速的行业, 其更新速度可以说在现有的所有行业中居于首位。为此,人才培养必须跟上技术发展, 而大学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因为大学的课程往往很僵化, 职业教育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在软件人才培训中, 教师本身要不断接受培训。这不仅需要资金, 而且教

13、授们是否希望不断改变也是问题。而职 错误!未指定开关参数。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模式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4)要迅速培养大量软件人才,光靠大学不行。印度软件业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软件人才,仅仅通过大学教育是绝对不行的。 因为建立大学需要大量投资,而当时印度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即使有了足够的资金,建立大学需要很长时间, 且大学的学制往往也很长。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则决定了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多方面原因, 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决策上, 印度选择了职业教育而不是学术教育。 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十分明显: 首先,有效地解决了低

14、端人才缺乏问题; 其次,大大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 再次,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满足了企业需求。 最后,丰富的人才储备使人力资本成本降低,提升了软件企业及产业竞争力。5、质量控制另外,印度还大力推进教育标准化进程,关于教学内容, 软件培训中心有严格规定,并建立统一标准。许多培训中心还引进了9000,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印度的软件公司都设有质量管理部门,从项目起步到规格变更,直到最终测试, 都用标准文件进行管理。几乎所有的印度软件公司都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设定的等级作为其质量管理的基准, 而且把最高级别级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 这样,印度软件业从创业开始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