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20117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线路岗站桩基工程施工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工程蔡家分部向家岗站桩基施工方案桩基础施工方案中冶建工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1 - 中 冶 建 工 有 限 公 司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LTD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工程蔡家分部向家岗站桩基础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项目经理部中 冶 建 工 有 限 公 司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CO.,LTD - 5 -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目的- 1

2、-三、工程概况- 1 -3.1工程地质及水文状况- 1 -3.2设计概况- 2 -四、施工总体方案- 2 -4.1 总体施工安排及计划工期安排- 2 -4.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3 -五、设备及人员投入- 11 -六、质量保证措施- 12 -6.1质量控制- 12 -6.2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14 -七、施工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5 -7.1 安全措施- 15 -7.2 文明施工- 17 -八、环境保护措施- 18 -一、编制依据(1)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蔡家分部向家岗站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资料(2)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蔡家分部向家岗站地勘资

3、料(3)建筑桩基技术施工规范 JGJ94-2008;(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 GB50300-20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7-2003;(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0;二、编制目的本工程桩基施工区域属深回填区,相关的地勘资料显示该区域基底以下回填土深度最深处达到20米左右,地下原始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下水丰富。为了

4、安全高效的进行基底桩基施工、科学合理的实施现场管理,特编制本方案。三、工程概况3.1工程地质及水文状况向家岗车站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区,地面高程约326.0342.00m。沿线表层主要为因人类工程活动堆填的松散人工填土,堆积时间仅13年;厚度变化大,厚036.10m,经基坑开挖后桩基施工段基底松散人工回填土局部厚达2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陆相沉积岩层,主要岩性可划分为砂岩、砂质泥岩等。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浅丘沟谷地貌,与丘包相间分布,场区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水量大小与降水关系密切,受气候和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根据现有地下水稳定水位可以看出,地下水

5、主要赋存于场地厚层砂岩以及地势低洼地带的土层中,在工程区内分布不均匀,未形成统一的稳定地下水潜水面,属潜水或上层滞水。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工程所在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为28.1,月平均气温最低是1月为5.7。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月,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3.2设计概况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段BT二标段蔡家分部向家岗车站位于北碚蔡家组团新建纵四路与规划C1路的交叉路口,车站起点里程YDK45+371.114,终点里程为YDK45+637.704。总长266.59 米,地下三层钢筋混

6、凝土箱形结构,根据地质情况车站采用明挖地下岛式车站。由于该段处于蔡家高填方路基段,主体结构下卧土层为新近回填土,固结差、承载力低,设计采用桩基础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桩基总数124根,设计桩径(钻头直径)有1.5m、1.8m、2m、2.2m、2.5m五种类型;桩基深度主要从10m30m不等,桩顶标高大多为-2.2m(车站中心里程0相当于绝对高程316.526),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长度大于3倍桩径,嵌岩段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4Mpa;桩基主筋采用25,主筋保护层厚度60mm,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桩基成孔采用旋挖钻机钻进成孔,混凝土采用C40低碱混凝土水下浇筑。桩项预留混凝土灌注长

7、度不小于桩身长度的5%且不小于2m,桩基混凝土充盈系数须控制在11.3。四、施工总体方案4.1 总体施工安排及计划工期安排基坑土方开挖至基底预留2m,采用压路机碾压压实基底,然后在桩基附近施作积水井(直径不小于1500mm)。满足施钻要求后,方可开钻。钻孔采用旋挖机湿钻成孔,水下砼施工工艺流程灌注砼。钢筋笼吊装采用扁担法起吊,人工辅助对准;砼采用车泵(天泵)浇筑商品砼。桩基施工完成后,再开挖至设计基桩标高。桩基施工区段安排及计划工期根据施工总体进度,单渡线(1轴23轴/A轴D轴,不含D轴北侧桩基)桩基施工计划工期60天。D轴北侧桩基桩位布置在现已开挖的边坡上,待主体结构防水施工完成回填至桩顶标

8、高后再行施工。4.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4.2.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旋挖钻机成孔,水下浇筑桩基混凝土施工工艺如下:锁口材料准备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制作锁口钻机就位钻机钻头准备钻进成孔检查修补钻头清孔钻孔检查钢筋笼加工制作钢筋笼吊装灌筑水下砼测量砼面高度设立导管设置隔水栓试拼装检验导管砼进场验收砼输送低于设计高度4.2.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4.2.2.1钻孔施工技术措施 旋挖钻施工成桩顺序根据该工程地质状况,防止钻孔过程中土体侧移,故在旋挖钻钻孔施工过程中,采用跳桩间隔进行钻孔,认真做好每根桩的地质、钻孔和浇筑记录,保证每根桩的质量。 施工准备设备进场前,先平整施工场区,必要时进行

9、硬化处理,使机械进场顺利。同时在施工中确保钻机及其它机械行走、搬移方便,作业过程稳定、安全。准备桩孔渣土临时堆放场地。临时堆放选择在距离桩基较近且施工方便的位置,临时堆放渣土的场地以距离桩基不大于100m为宜。 测量放线根据钻孔桩设计轴线和间距进行测量放样,在轴线的两侧放出控制线,并标明各桩支距。放样计算及过程都填写报验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并签字同意后再开始使用。所有控制点都作精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每7天进行一次复测,一旦出现偏差及时进行修正恢复。 锁口盘制作桩基定位后利用符合直径要求的钻头,采用旋挖钻机开挖桩基锁口。定做锁口定型模板作浇筑模板。锁口成型直径应大于设计桩径(钻头直径)150m

10、m,锁口口顶高出地面180mm,锁口全高2m。锁口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锁口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48小时内复核桩位,并在锁口上标明桩号、桩径、孔口高程。锁口混凝土按要求留设试件,锁口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钻孔。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先将桩孔周边垫平,确保钻机机身平稳,钻机就位时应确保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对中误差不得大于20mm;钻机就位后,严格控制钻孔深度,避免超钻或少钻。正式钻孔前,钻机先进行运转试验,检查钻机的机况,确保后面成孔施工能连续进行。 钻进成孔钻进时,边钻进边观察桩孔内集水情况,记录水头位置,不随意抽排水或灌入水。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测垂直度,并随时调整。成孔时做

11、好记录。成孔检测100检查,其中10必须采钻杆垂线法检测。桩基成孔时钻出的渣土,采用铲车转运至渣土临时堆放地点,集中堆放然后统一外运。临时堆放距离以100m为宜,随钻随转。桩身挖土至设计标高,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鉴定,桩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后迅速清理孔底,及时验收。在钻孔施工中需根据地勘报告对桩基嵌岩岩层面分界判定如下: 岩层分界线以地勘资料作为参考; 桩孔岩芯取样时,钻芯长度800mm,其完整岩芯长度达到500mm以上。桩基基岩取芯频率为10%,按设计要求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应大于10.4MPa,本工程共计124颗,取芯桩基14颗。桩孔成型检测标准: 1) 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并

12、确保进入持力层; 2) 井径比设计桩径大35cm;孔径中心移偏差20mm; 3) 垂直度:5; 4) 沉碴厚度:20mm。清孔第一次清孔:桩孔成孔后,在钢筋笼插入孔内前,进行第一次清孔,用孔内钻斗来掏除钻渣。清孔结束后,采用钻杆垂线法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孔径不小于设计值;垂直度:5;沉碴:20mm。第二次清孔:钢筋笼、导管下好后,测定孔底沉渣,若孔底沉渣超过允许范围则应进行第二次清孔。二次清孔沉渣较少时可采用人工清孔;沉渣较多时应提出钢筋笼重新清孔处理。钢筋笼钢筋笼主筋优先采用直螺纹连接,当钢筋笼过长时宜选择搭接焊,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主筋直径),焊缝高

13、度不小于0.35d,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35d;d22,采用机械连接,同一截面接头率不超过50%,主筋净保护层厚度60mm。当需使用焊接连接时焊条必须使用E50及以上焊条。并按相关质量检验要求取样。钢筋笼在平整的加工场内,预先制作成型,其焊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加工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成型后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值(mm)如下:主筋间距:10箍筋间距:20钢筋笼直径:10钢筋笼整体长度:50钢筋笼焊接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并经监理许可,才能进行钢筋笼吊装。钢筋笼吊放旋挖钻钢筋笼吊装与螺旋钻钢筋笼方法相同,采用扁担法吊装,人工辅助对准。放钢筋笼过程中保持钢筋笼轴线与桩轴线

14、吻合,并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为防止混凝土灌筑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钢筋笼最上端设定位筋,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反复核对无误后焊接定位。灌筑完的混凝土开始初凝时,割断定位骨架竖向筋。导管拼装、试压该端承桩水下砼灌注采用内径为30cm的导管,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不漏水为合格。导管要定期进行水密性试验,下导管前要检查是否漏气、漏水和变形,是否安放了“O”形密封圈。导管要依次下放,全部下入孔内后,应放到孔底,以便核对导管长度及孔深,然后提起3050cm,进行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筑混凝土灌筑采用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罐运至施工现场。灌筑前,需对孔底沉碴厚度进行测定,如沉碴厚度超过规定标准20mm时,应进行第二次清孔。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时,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