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198005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九下石家庄模拟)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B . 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C .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D . 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拥抱,共享天伦之乐 , 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2. (2分) 使用句子时,我们常会犯“用词不当”和“搭配不当”的错误。请找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这两种

2、语病的一项( )A . 经过一个月的初中生活,我们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B . 我们愿意用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为您的孩子效犬马之劳。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D . 水浒传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人的英雄好汉事迹。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八下梅江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心境的语句是_,_。(2) _,八年风味徒思浙。(满江红)(3) 晨兴理荒秽,_。(归园田居)(4)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出仕为官愿望的句子是:“

3、_,_”。(5) 请把王维的终南别业默写完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_,_。_,_。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9八上惠来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n x lin shn_的一刹那。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wi mio wi xio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我军以cu k l xi_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n jng ji l_,青丝变白发。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 按照前半句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绿色是生命,生机盎然;红色是激情,热情奔放

4、;金色是丰收,硕果累累。_(要求填写至少两个句子)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初进于有司,连辄出;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驰骋,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之官,则心安焉。渥既死,兄无子,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

5、。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予观古今豪杰士传,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往往务摭奇以动俗;亦或事高而不可为继;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虽归之辅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过矣。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注释】孥:儿女。掇:留取。摭:拾取。(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 . 渥既死,兄无子(已经)B . 买田百亩,居其兄(使居住)C . 无贤愚皆恨失之(痛恨)D . 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才)(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

6、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B .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C .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D .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4) 洪渥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文中材料加以分析。7.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宇。元祜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已烂醉,

7、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 , 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释】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龠(yu):古代容量单位。谑弄:开玩笑,嘲弄。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有乞书者 _不择精粗 _书遍乃已 _虽谑弄皆有义味 _(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4) 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8、 (9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余建斌一年前的2月26日,一位87岁的科学巨星停止了思想,一年之后,苍穹之上的那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依然并将永远放射光亮。朱光亚,这个名字承载了一段传奇而神秘的人生,代表了一个充满理想又无比睿智的大脑,也镌刻出一个大写的人,一颗淡泊的心。“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1959年由钱三强推荐,宋任穷等人邀请35岁的朱光亚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朱光亚自此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时,与核“打交道”近半个世纪。21世纪*教育网1946年,22岁的朱光亚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

9、,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执安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在密执安,朱光亚的学习成绩始终全部是A,连续4年获奖学金,并在物理评论上相继发表了4篇英语论文。这也是目前公开渠道可查到的朱光亚仅有的4篇学术论文。平日里,他常组织大家围坐在草坪上传阅华侨日报,宣读家信,传递国内消息。1950年3月18日,一篇感情真挚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发表在留美学生通讯上。此信一出,仿佛是吹响了回国的集结号,让很多原本天平在摇摆的海外学子受到了感召,选择了新中国。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朱光亚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 1950年

10、2月,他拒绝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正处在热恋中的女友,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正是此次临行前,他和其他52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那封公开信。信中大声呼唤: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对朱光亚而言,漂洋过海去学习和追求的梦想,终于有了坚实的土壤。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国之核盾终于铸就。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来得及赶到山头的观测站,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11、据说,朱光亚这辈子喝酒只醉过一次,就在这个晚上。1966年12月,氢弹原理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两年两个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速度之快,国际上惊叹万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惊叹中国在原子弹和氢弹上获得的巨大而迅速的成功,也对此深感好奇。后来李政道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支了不起的科学家团队,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政道称赞他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在“朱光

12、亚星”的命名仪式上,80岁的他曾经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1) 朱光亚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2) 为什么说朱光亚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3) 温家宝总理三次到家中看望朱光亚,称赞他是“科学家的榜样,也是年轻人的榜样”,他的品质和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从选文看,朱光亚具有哪些高贵品质?9. (16分) (2017八下城中月考) 阅读游睿的琴王,完成下面小题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琴王。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

13、踵而出。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

14、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B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