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197122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_ 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by毛进军-07-26 中医师承学堂 刘观涛按:一门进一步伤寒论,每日勤修“戒定慧”。根据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位专家读者的建议,我们为检查一下学员学习的认真限度,特旨在毛进军教师的系列文章中放置了“测试性文字”,请您阅读的时候格外留意一下。对于“测试性文字”提出对的意见的读者,将予以加分奖励。昨天的文章里,您与否已经发现“测试性问题”了呢?答案在本文的背面。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一)经方的“道”是六经方证辨治法则我注意到,我们师承班的创立有这样一种愿景:“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这句话说的较好,是一种布满自信心的祈望。“行道”,道

2、是什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个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句子:“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的意义就是道理、法则和规律。我们经方的道,就是伤寒论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的大法和总规律。我们能在这里共同窗习、研究和探讨这个经方的“道”,一方面要感谢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创立的伤寒“方证辨证”学说。胡老的学阐明白易懂,崇尚实效而无一丝浮华,将六经思辨步步贯彻在方证上,辨证识机,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体系。这个体系,大道至简,疗效彰明,可操作性强,真正是发皇了伤寒经方济世救人的古义。还要感谢胡希恕先生的学术继承人,出名经方医家冯世纶专家

3、的无私奉献。冯老不遗余力地传授、弘扬和创新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使得胡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不被湮灭,真正是造福于世,功莫大焉。三年学成而行道救人,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时间是非常急切的,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能光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要下真功夫。唐代文人吕岩有句诗:“莫言大道人难得,只是功夫不到头”,这句话说的很实在,这就是说,不要说高深的道理和学问不易学到手,只是你下的功夫还不到家罢了。说到这个吕岩,她的名字也许人们都不太清晰,而说到中国的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人们也许就人人皆知了,这个吕岩就是吕洞宾,吕洞宾毕生博学多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苦心修道有成后,下山云游四方,广为百姓解除病痛,深得百

4、姓敬佩,百姓觉得她有神仙手眼,奉她为八仙之一。我们读伤寒论,学习应用仲景经方,也要有这种苦心修道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虽然达不到这个“神仙手眼”的功夫,最起码也能成为一种明白医。(二)多读或熟背,打好基本功人们不要觉得伤寒论高不可及,只能仰望而很难企及,事实上,这部典型是非常朴素的临床治疗术。虽然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曾说:“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但我们只要怀着一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决心和信心,运用一切业余时间,勤学,苦钻,拜师,多思考,多临证,就一定可以得以掌握经方这个道,可以登堂入室。怎么学呢?我觉得,对于伤寒论,我们一方面要下苦功夫背诵条文,所

5、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多读多背诵,才干理解其意,顿悟其理。背诵伤寒条文或重点条文,事实上就是练基本功。我们对一种病望闻问切后,要进行辩证施治,这个辨证和这个施治,具体应用什么方子,必须得有理论根据来支持,而这个理论根据就得从伤寒论中去找,因此,没有对伤寒论经方方证理解和记忆的基本功是不行的,这就犹如我们做数学题,物理题等,最基本的公式和定理必须熟记并理解了,才干懂得如何入手去解析。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这就是说,通过熟背,可以将诗文中精髓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一来,作诗写文章就可以张口就来,挥笔成章

6、,这就是夯实基本功的魅力,我们学习伤寒论,也要先打好这个夯实的基本功。然后重要结合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来理解条文的内涵,由于我们这个师承班重要是学习伤寒论方证辨证的,那么,胡老的学说,就是这个辨治体系的范本。刚刚已经说了,方证辨证是一种大道至简、可操作性很强的学说,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学说是比较透彻地贯穿了伤寒论的辨治实质,将其基本原理、措施和规律用一种极其简要扼要的措施予以阐释和应用,非常切合临床实用。人们懂得,大凡武林高手在搏击时总能一招制敌,绝对不会大战几十甚至数百回合才击倒对手。经方高手呢,也是总能见病知源,审证识机,明辨方证,药到病除。这个大道至简的“简”,事实上是浓缩了伤寒论高深

7、道理和辨治实质的“简”,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如果掌握了这种措施,正如冯教师所说的那样“人人可入仲景门”。冯世纶教师在教学中,对胡老学术思想的阐释,不仅有继承,并且有创新,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进去,边学习,边思考。(三)多做临床,多总结对伤寒论条文的意义有一种比较明晰的结识之后,最重要的是多做临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在学习中临证,临证中学习,对所学内容,在临床上多总结,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人云亦云,从而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继承和弘扬伤寒经方。我们都是临床医生,在学习中必须要结合所学,多做临床,反复实践,多体悟,多总结,不仅会用,还要活用,努力达到融汇贯穿,圆机活

8、法的境界,法到活时用即灵,学到深时方通神。经方的构成比较简朴,但临床效果较好,一般没有常常使用经方辨治的医生是没有这个体会的。过去,我在临床上,对某些常用的病证,多是应用时方,多按照教科书上的分型来辨治,有些病证自觉辨证没错,选方也比较贴切,但是临床疗效并不是太好,这使我感到非常困惑,难道中医治病就是不如西药吗?对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我也都学过,甚至考试的成绩还比较好,但是那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的,考完之后就万事大吉了,束之高阁了。虽然教师在授学时也大都强调这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但多是从理论到理论地解读,并没有多少在临床上实际应用的具体阐释,因此学的不进一步,不夯实,只知其

9、然而不知因此然,最后只是机械地背诵重点条文以应考,并没有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条文的重要临床意义,虽然是毕业了,也还不会在临床上用这些经方治病。我最初对经方重要性的结识,是从一次治疗重感冒而引起的。有一次,一位重感冒的病人,46岁。感冒已经3天了,症状体现为浑身冷得直发抖,体温39以上,自诉头痛如箍着了一般,全身筋骨关节也都是疼痛难忍,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无汗,心烦异常,体温愈高,心烦不安愈重,口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数。持续肌注了2次退热针剂,热退后不久旋即又起,诸症仍然不减轻,西药没有多大效果,想服用中药治疗。我辨证后觉得是风寒感冒,就给她开了一剂荆防败毒散作汤剂加味,患者服用后症状也是

10、基本上没有多少减轻,病人更是心情烦乱。我也有些着急,思考良久,忽然想起大青龙汤证条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心中一亮,这个病不就是这个大青龙汤证嘛。但我还历来没有用过这个大青龙汤,特别是怕这个方中有麻黄,会不会服了更加心烦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开了一剂大青龙汤原方,方中麻黄只用了9克。本来规定患者一剂药分二次服用,但病人心急,煎好的二汁,一次就服完了,没想到病人头天晚上服药后,睡了一种好觉,第二天病证就豁然而愈了。从此之后,我就开始注旨在临床上应用伤寒经方了,但这时的经方应用基本上都是按图索骥,根据条文所说,机械地对号入座,辨证还不是太确切,临

11、床虽然是得失参半,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也多是比应用时方好的。我对经方临证逐渐有了浓厚的爱好和信心,并重新复习并记诵伤寒论条文。为了摸索经方的应用规律,我读过古今某些有关伤寒论注释研究的有关书籍,也曾对学习过中医运气学中的标本中气气化理论和开合枢理论在伤寒论六经中的应用,但也许是学习的不进一步,没有把握住这些理论的要领的缘故,总觉得在临床上碰见比较复杂的病证时,很难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六经辨证中去。也许是机缘成熟了吧,自从得以接触到了胡希恕先生独特的方证辨证体系学术观点之后,顿感耳目一新,这种注重实效地解读伤寒论方证内涵,直接将经方作用于病证靶点的辨治措施,使我对六经辨证有了一种全新的理念,真感觉到是

12、找到了一把活用经方的金钥匙。我悟出了,不管人体疾病有多少种,不管病证如何千变万化,最后也不会越出三阴三阳的表,里,半表里的病位;寒,热,半寒热的病性;虚,实,半虚实的病势。在这些理论的框架下定位定性思辨,简洁精确,方证相应,的确可以做到出手即效。此后,我将胡老的学术思想体系应用于临证明践中,边学,边悟,边临证明践,感到中医辨治真正是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和层次,疗效的确迅速提高。古人说“至道不繁”,其实有时候,复杂深奥的理论最后的深意是简洁明了的,简朴的才是最佳的。事实上,我们遣方用药也是这样。经方药味虽然简朴,大多只是三到七味,一般不超过十二味。但是经方组措施度谨严,药简效宏。而目前的不少中医

13、喜欢开大方,动辄十七、八味、二、三十味,觉得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事实上,你如果没有韩信之才,如此点兵,就是多多易乱。也就是说,你如果不明白伤寒经方的用药法度,处方遣药时心中没底,见一种症状就加一味药,头痛加点医头的药,脚痛加点儿治脚的药,甚至用西医的思路来开中药,见细菌或病毒感染就清热解毒,见血压升高就平肝潜阳等等,处方成了药物的堆砌,方无章法,药无定见,君臣不分,佐使不明,杂药乱投,想大撒网一般面面俱到,却一面也顾不到,这样的疗效就只能靠碰运气了。伤寒论方证辨证理论虽然明白易懂,容易入门,但真正地做到融会贯穿,圆机活法应用,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是要有不畏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力去学

14、,去钻研的。北宋诗人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我觉得,我们学习典型经方能否有所成就,就在于我们能否做到坚持不懈,与否做到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坚持下去,不言放弃。这个不言放弃,就是在于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切不可学着学着,理论进一步了,难懂了,便产生畏难情绪了,坚持不下去了,如果这样,是难以成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1948年在牛津大学演讲时,谈到她的“成功秘诀”时说道:“总结毕生,我送你们三句话:第一句,决不放弃;第二句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句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这个决不放弃!就是一种自信心!只有决不放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5、(礼记),才干最后得到经方的真谛。开场白就先说这样多吧。这也是前一段有学员问我有无学习伤寒论,将伤寒经方应用于临床的好措施,上面这些话就权当是回答吧。 经方辨治要诀俗话说,不读张仲景,辨证无要领;不读伤寒论,下手没分寸;不读本草经,用药总不应。作者在长期的临证明践中总结了活用经方的要诀:明辨六经,顾及兼证,注重两本,方证相应,据机合方,药参神农。第1节明辨六经六经实则六大类病:太阳病表阳证,阳明病里阳证,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阴病表阴证,太阴病里阴证,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临床辨证时,碰见一种病,不管其多么错综复杂,要明确阴阳辨证(病证类别),表里辨证(病位),寒热辨证(病性),虚实辨证(邪正盛衰,病性)。一方面要明辨六经阴阳属性,辨清属于六经中哪一经的病证,或哪几经合病、并病,拟定病位(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