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176107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7课 作者及工作单位陈店小学 翟万军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

2、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

3、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4、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比较多,像“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学生也很陌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通读懂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

5、容写具体的。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一) 谈话导入(二)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三) 检查预习,质疑解难(四) 指导写字,完成作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 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

6、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 藏在后面 孤零零 悄悄 躲闪 陨石 大坑 卧是 突兀 旅行 考察 秦岭 流域 遗迹 研究 震惊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量体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而坠落到地面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

7、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奕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被冰川所覆盖,因此被称为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分布有冰川槽古、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

8、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十七画,第六画为“”。 卧,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1、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吧。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

9、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 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 (石头大,便于躲藏是原因之一) 三、感受好问精神 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石头有了疑问。 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2、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3、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的扮演者:“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四、解开巨石之谜 1、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

10、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读后讨论。李四光是怎么解开巨石来历这一谜团的? 3、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这个问题李四光思考了二十多年。 (2)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得出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出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

11、发现的问题可能蕴涵着巨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奇怪的大石头 奇怪的大石头冰川遗迹 | | | | 产生疑问多方求教 勤学好问 李四光 震惊世界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l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l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l 对教

12、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l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新课程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孩子海阔天空的发表自己的高见,孩子们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孩子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有时自己也犯这样的错误。这堂课在课始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我让孩子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是优化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有自己的个性阅读。然后我不急于让孩子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孩子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初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抑或“我认为”让孩子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我想,尝试让孩子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