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10795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式的加减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式的加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_合

2、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是: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

3、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三、教具、学具准备: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学生分析说学生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这些知识对本课的学习有着铺垫作用。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从熟悉数的运算到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

4、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对于如何判断同类项,为什么可以把同类项进行合并,如何合并同类项,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还是有困难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与式的类比,正确分析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由于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因此可以运用分配律合并同类项。教学中需要多展示找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过程,积累感性经验,丰富学习体验,逐步达到对式运算的理解。三、教法分析说教法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

5、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四、学法指导说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五、教学过程说过程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复习巩固;创设情景,引出课题;类比探究、学习新知;学以致用、应用新知;基础训练、巩固新知;小结归纳、自我完善;布置作业七个环节。(一) 复习巩固整式-15ab系数次数项复习多项式、单项

6、式的相关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6 m$ W: A% 9 F$ * W: A整式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展示课本第53页本章引言中的问题2投影在大屏幕上。这是一个简单的行程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片刻,就能根据学过的路程速度时间容易列出式子:352t这时提问:这个式子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说明其中的道理。从而教师归纳出: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问题,学习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是实际需要,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整式的加减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及依据:这样引入能自然过渡,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背景

7、,让学生明确学习整式加减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设计符合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和最近发展区域的教学原则。(三) 类比探究,学习新知大屏幕展示探究1,问题21、探究1:问题2: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时怎样做的呢?整式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有什么联系?组织学生自学课本62页探究的内容投影在大屏幕上,然后让学生代表说说解题的依据,最后老师肯定并且明确了是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解题。解法如下:11002+2522 =2=3522=704;100+252 =352=-704.2100t+252t=t=352t设计意图:通过用分配律进

8、行有理数的运算,帮助学生理解用分配律化简式子100t+252t的方法,为进一步类比学习整式的运算提供方法上的借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三个算式的联系,理解由于式子100t+252t中的字母t表示数,因此可以依据分配律对式子进行化简,理解整式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的一致性,为更一般的同类项的合并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体会由数到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2、探究2:组织学生在前面探究1的基础上完成课本63页探究。化简下列式子:让学生先尝试独立解答,然后学生代表发言。接着给出问题3:观察多项式100t+252t(1) 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2) 化简上

9、述多项式,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在此环节中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和法则。教师进行板书: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各多项式的共同特征,分析运算特点,归纳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3、 补充练习:1下列各组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是同类项的进行合并。ab与3ab;与;3xy与-0.

10、5yx;-2.1与。(2) 如果与是同类项,那么x=_,y=_.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强调同类项概念的两个相同两个无关:两个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系数也相同;两个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一个约定:常数都是同类项。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针对性训练,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练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时还补充强调了同类项两个相同两个无关,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理解和接受了同类项的概念,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4. 探究3:利用合并同类项化简多项式。出示问题5:化简多项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通过如下问题进行说明:找出多项式的同类项,并进行合并。让学生尝试口

11、述解题,教师适时追问并示范解答过程: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化简多项式的一般步骤:1找出同类项并标记;2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将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3合并同类项;4按同一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四) 学以致用,应用新知在前面例子的基础上出示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1 2 3这三道题目,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纠错、评价。学生代表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通过这三道题的计算,可以加深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能力。(五) 基础训练、巩固新知大屏幕显示题目: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 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3x 与 3mx 是同类项 22ab 与 -5ab是同类项

12、3与 是同类项 4与是同类项 5与 是同类项 此题目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概念; 练习2填空1若单项式 与单项式 是同类项,则m_ ,n _ .2单项式 的同类项可以是_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_ ; ;(4) 多项式,其中与是同类项的是_;与是同类项的是_;将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后,其结果是_.此题目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六) 小节归纳,自我完善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本节课学了那些主要内容?(2) 同类项的概念是什么?(3)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4)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研究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小节,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七)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65页练习第1题和习题2.2第1题。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最大的心愿!以上就是我对整节课的理解,谢谢各位老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