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007422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数学必修5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数学模块设计的三点思考近来关于新课程数学教材必修5个模块的不同安排顺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无论哪种安排方式都有不尽人意之处,这促使大家寻找问题的根源:数学模块的设计.数学课程是否适合模块设计?目前数学模块设计中存在那些问题?数学模块应如何设计才算合理?笔者结合五年教授新课程教材的体验谈谈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一:数学课程是否适合模块设计?应该说,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推行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也是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的高中课程结构设计充分借鉴的一种结果,以模块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

2、三点:1、为新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条件,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块来学习,如数学中选修系列3、4的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顺序来学习.2、模块化结构体系体现的是螺旋式课程.它是指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和加深螺旋式上升.因此模块的设计可以将学科逻辑与学习者的心理逻辑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学到不同程度的数学,从而收到良好学习效果.3、有利于新课程的更新与优化.模块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围绕某一专题来整合相关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实践的反馈,可以对模块中相关内容做进一步的更新的优化,使新课程成为一个动

3、态的优化组合体,也为教师在数学实践中成为教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提供了条件.因此,模块设计体现了课程设置的新理念,是一定要坚持的.就目前教材情况和实施课程教学情况而言,知识成横向排列的文科科目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更适合于模块设计,而知识成线性排列,系统性较强的科目如数学、物理,是否适合于用模块方式来设计课程,一开始就有争议,因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模块的相对分散性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新教材编出来实践一轮后,意见就更大了.但我觉得问题不在于模块设计的理念,坚持用模块设计的方向是正确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以下两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模块设计的分散性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把数学知识的发展与学

4、习者的心理发展同步.很多老师清楚,过去曾有一段时间,我们数学教材分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四本,我想这不是模块设计的“雏形”吗?因此我们说数学同样适合于模块设计,关键是如何设计才算合理.二:目前数学模块设计中存在问题.从目前数学模块设计上看,选修系列3和系列4是对数学有特别兴趣或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部分学生设置的,其中的专题也会随课程的发展逐步予以补充或调整,较好地体现于新课程的时代性和选择性,问题不大。关键问题是必修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I、系列II的设计及相应内容的安排.自2004级到2008级这五级学生实际教学安排上看,大体有如下两种安排顺序:顺序1:12345+选修系列I(或II

5、)顺序2:14523+选修系列I(或II)我粗略汇总了一下,两种安排顺序大体存在如下问题:1顺序1(12345+选修系列I(或II)中问题:1.1高一上学期安排内容偏多、偏难.本身必修1中函数是高一新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接着又学习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初步”,虽说是“初步”,但立体几何主干知识几乎涵盖(唯一少空间向量),解析几何中主要方法与思想也都有了,这显然对刚入高中的同学来讲内容太多、太难,与学生心智发展是不适应的.迫使教学时间太紧,导致很多同学一开始就跟不上,从而丧失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此外高一下学期接着是必修3中的算法与概率,其中概率知识属于离散数学,讲解尚太早.1.2 将解

6、析几何内容分在必修2和选修中有些欠妥.解析几何最核心的思想是“坐标法”,研究曲线有两类:“直线与圆锥曲线”.圆本来就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却把“圆”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开,学生在学习了“直线与圆”半年多才开始学圆锥曲线,知识系统性被打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连贯不上,效果当然也大打折扣.2顺序2(14523+选修系列I(或II)中的问题:2.1 算法思想的渗透得不到体现.这种安排顺序一开始是由于算法内容老师较为“生疏”才后移的,但算法思想在必修1、2、4、5中都有体现,这种安排顺序就使渗透算法思想的想法落空.比如讲必修5中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教材P78中按照求解步骤,设计一个很好的程序框图

7、,这是强化算法知识的好时机,但只好作罢.既浪费资源,又起不到效果.2.2 必修5中线性规划内容要以必修2中直线方程为基础,迫使老师将线性规划移到必修2讲完直线方程后再讲.3实验区老师还有以下几点同感值得大家注意:3.1初高中及大学内容衔接问题.(比如不讲不等式放缩法证明,学生一入大学学习数列和函数的极限会困难,文科不学计数原理,大学学习统计知识就很困难.)3.2 与相关学科如物理的同步问题.3.3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是否可放在集合运算之前讲?3.4 推理与证明的渗透问题,不等式的证明是否要讲?3.5 习题配置的难度把握.3.6 A版与B版之间的提法与内容差异问题,3.7 三角函数定义到底是由一

8、般到特殊,还是由特殊到一般好?3.8 立体几何中存在问题:如人教A版“立体几何”中存在几个明显问题:3.8.1没有定义直棱柱、正棱锥,而画相关柱体与锥体的三视图就不可能.3.8.2 没有斜高定义,而计算棱台的侧面积(P29习题1.3,B1)3.8.3公理2的三个推论没有介绍而在后面例题和习题中直接利用.(如,P60,例6求证: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P74,习题2、3 ,A8等等).3.8.4三垂线定理放在选修中学,而很多明显可用三垂线定理求解的问题非用线面垂直证明不可.3.8.5 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安排顺序问题.在讲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后,紧跟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更有

9、利于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巩固.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这些既然是大家在实际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就应当引起编者的注意.三、对数学模块设计的建议.数学模块的设计应当听取更多人的建议,专家、一线教师、学生三方面相结合,专家的意见已经呈现给大家,这次数学设立5个必修模块,与语文、英语相统一,令人感到一点“计划经济”的味道,让人感到数学有种为凑模块而人为割裂知识的系统性之嫌,既然新课程都提倡选择性,那么各科应根据各科实际内容设计合理的模块,不必完全统一,毕竟各科有各科的特点。我常讲“人吃五谷杂粮才健康,学生学习不同科目才会全面发展”。各科有各科培养重点,不必要完全统一,即使你搞了统一,但实际教学中也不统一,

10、下面我附一份泰安市三个年级学习进度表,教师们可从中看一下模块被肢解在各个学期的情况.07级(高一年级)、06级(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1,数学4(不含第三章)数学4的第三章,数学5,数学2(含第四章)高二理科:数学2的圆与方程,数学3,系列2-1,系列2-2到1.4文科:数学3的圆与方程,数学3,系列1-1理科:结束系列2-3,复习数列一章.文科:结束1-2,复习平面向量、数列05级(高三年级)上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轮考试二轮考试高三1、集合与逻辑用语;2、函数;3、导数;4、数列;5、三角;6、向量;7、解三角形理科:剩“算法初步、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复数”文科:剩“算法初步、计数原理、复数”结束剩余内容,进入二轮复习,迎接一轮及二轮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