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006431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摘要:对义乌市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实施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落实存在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依据,划分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的目标层次,建立针对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的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标准,以便中学体育教师对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的更好的操作与运用。关键词: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标准;中学体育一、问题提出及意义体育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有关要对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正逐渐被一线体育教师理

2、解和接受,然而新课程标准对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没有明确规定标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案上,使普遍体育教师感到无从下手,仍然看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考评的普遍现象,体育教师认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容易操作有标准可依,而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是没有标准的。评价标准对评价发挥着规则导向、内容界定、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是评价有效实施的依据。怎样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最合适,评价标准是不够完善,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如何加强它的具体化、可操作性,真正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合理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

3、的情况,是值得广大中学一线体育教师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初中、高中7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70份,回收65份,回收率为92.9%,其中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为87.1%。访谈,听取、征求一线体育教师,对初步构建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标准看法和意见,进行修改、调整,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确保评价标准合理、可操作性。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一)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实施现状1、实施新课程后评价标准情况调查 51%28%21%0%10%20%30%40%50%60%有改变没改变没考虑图1实施新课程后评价标准情况系列1 通过调查显示新课程实施后

4、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51%有改变,28%没改变,21%没考虑过。体育教师肩负着评价的主要实施任务,49%教师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追求达标、体育比赛成绩上,在体育教学评价上还没有重视,没有把新课程评价的思想进行深刻的认识。新课程提出的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理念和评价要求正在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并已经开始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改变着他们的教学实践,大多数教师树立了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的理念。2、对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关注度 图2 对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关注度非常关注46%关注25%不太关注18%完全不关注11%非常关注关注不太关注完全不关注

5、 在调查的过程中71%的中学体育教师表示非常关注和关注对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也从实际对中学体育课堂观摩来看,这部分教师还是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出色的表现给予高度的赞扬,关心鼓励进步的学生等,但是被调查的还是有29%教师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当然虽然大多数的教师对此关注,通过交流和座谈得知,他们对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还只是粗浅的认识,对此项进行评价时很困难。事实上,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却是很抽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这也给广大的体育老师探索的机会。3、评价标准重要性图3评价标准重要性05101520253035积极促进较多促进有一定促进没有直

6、接关系系列1在对教师进行“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对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的落实有怎样的影响”的调查中,有21%的教师认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3%的教师认为具有较多的促进,还有55%的教师认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教师们对评价标准重要性的认识的程度不同,但较多教师(89%)都对评价标准给予了较积极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还有11%的教师认为评价标准与评价的落实没有直接关系。4、体育教师希望获取的帮助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想获取评价标准、技术和方法方面的帮助。其中,52%的教师选择了“相关的评价标准”选项,25%的教师选择了“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只有18%的人选择了“评价结果的

7、利用”,还有5%的人选择了“其它”选项。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想获取的帮助,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有代表性的教师观点有: “希望获取有关学生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表现评价的具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方面的帮助,比如如何才能将从培训中学到的先进评价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T1访谈)“希望相关方面的专家能够驻扎本校,可以长期针对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指导,不要仅仅从理论上给予培训,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培训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而不是只进行理论的学习;同时,也希望在相关方面能和其他同行多一些经验交流,彼此分享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经验。”(教师T2访谈)

8、 “我们是希望获得帮助,但我觉得培训的方式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它主要是关于理念方面的灌输,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更需要的是实践、可操作的东西。”(教师T3访谈)“希望通过专门、有针对性的培训,多学习一下如何实施和操作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表现评价方面的知识,或者给提供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教师T4访谈) 被访谈的体育教师代表在观点上有许多共同点,他们想获得相关评价标准以及具体评价技术和方法方面的知识;他们集中强调的是培训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培训不要仅仅从理论上进行灌输,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他们将学到的理论与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即他们想获得既有理论指导性又具有实践

9、操作性的帮助。(二)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层次结构分析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外化到内化、甚至是由消极到积极的、逐级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内隐性,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评价实施的困难,但同时也会发现,其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也为评价实施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只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进行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级递增的层次划分,层次体系中的每个层次都是以该层次明显的心理特征或行为表现为内核进行界定的,更利于教师的理解与把握。(1)态度层次的划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关于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的描述。他认为态

10、度变化经历了由低到高的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领域层次及解析表现标准态度顺从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可以接受某体育教学中思想、观念,但是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接受的必要性,因此这一阶段的态度具有被动性。学生做出顺从的反映可能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或避免某种惩罚,只是为了公开的表达自己具有某种态度。这一层次的态度并没有被内化,行为具有表面化的特点。学生愿意听教师讲的出勤、服装、课堂纪律;参与程度不高;认同与上个层次相比,该层次的态度具有一定的自我指导性,不在是外界压迫下的表面行为表现了。学生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发现了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从而接受体育教学。行为是在认同、自愿的情况下完成的。此阶段事物的

11、价值与学生已有的态度结构有一定的融合,但还没有完全的纳入到态度结构体系中。1、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 2、接受体育老师的指导3、意识到体育技能需反复练习,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内化这一层次是对上一层次的继续发展,已将某观点完全纳入到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对其坚信不移并成为个人行为的指导原则。行为表现是在强大的内部驱动下完成的,其行为也已经完全超出公开表示的目的。其目的可能是为获得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某些东西,甚至可能是为了说服别人、获得别人的信服。在该层次上的态度具有不易改变的特点。1、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并且主动的课外参与锻炼2、在学习中表现执着的态度和意志力,能够与

12、同学一起积极的地学练和思考3、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2)情意表现层次的划分领域层次及解析表现标准情意表现接触能够感知到某种体育事物或体育现象的存在,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是积极情意发展的准备状态,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没有强烈的情意表现。遵守运动规则,参与热情低兴趣具有一定的情意表现指向性,能够将注意较长时间的停留在某一体育事物或体育现象上,并可能为了解感兴趣的事物而付诸一定的行动,因此该层次具有一定的外在的行为表现。1、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心,得成功体验;2、能够情绪的自我控制偏好该层次上的学生具备较积极稳定的情意表现,是在对体育现象或过程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持有的对该现象或过程

13、持续关注的心向。因为是在对事物价值有一定认知基础上所持有的情意表现倾向,含有一定理智判断的成分,因此较上两个层次稳定与持久,但是这种情意表现不是坚不可摧的,当外界条件变化或发生某种冲突时,学生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情意表现,因此这一层次的情意表现具有某种暂定性,为情意表现的进一步变化留有余地。1、善于展示自己的运动专长和和特色2、能够顽强地刻苦学习中的困难热爱是学生情意表现发展的最高阶段。这种情意表现是在积极情绪体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已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学生对体育现象或观点也不只是停留在兴趣或偏好的层次上,已能够对不同的价值进行评价、选择。这种评价、选择是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是个人的爱好,因此

14、是热爱的表现。该阶段学生的情意表现已经由外在的、肤浅的情意表现转为内在的、深刻的情意表现倾向,学生能够在认知与情意表现体验的基础上对体育问题进行理智的判断。1、体验克服困难带来的喜悦2、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具有终身体育意识(3)合作精神层次的划分领域层次及解析表现标准合作精神感受在行为上表现出顺从、遵从很不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活动,与多数同学关系不好认同意识到合作观念的重要性能与同伴合作,接受同伴的请求而参加活动。内化形成正确的合作精神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敢于提出和别人不同的见解,而且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也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主动与教师或同学间进行合作,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表现出强烈责任感、不计较胜负、不必埋怨他人(三)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标准建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标准评价等级综合评定优秀良及格不及格学习态度学生愿意听教师讲的出勤、服装、课堂纪律;参与程度不高;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接受体育老师的指导意识到体育技能需反复练习,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并且主动的课外参与锻炼在学习中表现执着的态度和意志力,能够与同学一起积极的地学练和思考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