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昭公行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099569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文昭公行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曾文昭公行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曾文昭公行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曾文昭公行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曾文昭公行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文昭公行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文昭公行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文昭公行状公讳肇,字子开,建昌军南丰县人。曽氏,系出于鄫,少康之子曲列之始封也。更夏、商、周千有余 岁,微不见于经传,春秋之际为莒所灭。其世子巫,仕鲁乃去邑,为 曽氏。巫生夭,夭生阜,阜生晳,晳生参。参生元、(元生)西,(元、 西)父子俱为孔门高弟,曽氏遂有闻于世。自是,复晦而不显又千有 余岁。至宋兴,公之皇祖密公始以文学仕太宗、真宗,为名臣,考讳 易占、太常博士。兄弟并显名于时,荐登膴仕。公生而不羣,以治平四年进士及第,调台州黄巗县主簿。邵安简 公亢守郑州,荐其贤,请为州学教授。四方之士,盖有闻风重茧而至 者,踵门授经无虚席。是时,上方向用儒臣,欲以经术造士。近臣言 公经行,宜居首善之地,

2、不宜淹留一郡。有旨延和殿赐对,公所陈皆 上所欲闻者,酬问久之,殆将更仆矣。除崇文校书,兼国子直讲。未 几,迁馆阁,校勘删定九域志,改大理寺丞,同知太常礼院,权 判太仆寺、殿中省。元丰元年,除集贤校理转殿中丞。久之,上读公 所撰曽鲁公行状,称善,会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乃以公为国 史院编修官。中书公巩入判太常,以亲嫌,罢礼官,判登闻鼓。自秦以来,礼文残缺,先儒各以臆说,无所稽据,公在职多所厘 正。亲祠皇地,祇于北郊。葢自公发之,虽众议不同,而公独引经辨 析,词旨精确,故异论莫能夺其议。明堂配享,徧及五帝,初虽不合, 后亦见施用官制。行除吏部郎中,每便殿引选人,上常目送之出殿门 乃巳。再迁朝奉郎,

3、与修两朝寳训,国史成。锡宴故事,非侍从官不坐殿,上特命进公,其眷遇之厚,盖示将 用公也。未几,丁太夫人忧,居喪,哀毁瘠甚,年未四十髭髪尽变。 服除,入为户部郎中,复还吏部,迁右司郎中,覃恩赐绯衣银鱼。哲宗嗣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用司马温公、吕申公为宰相,士 多趋时自効,公独挺然不为世变所移。由是,诸公益贤之,知其有常 徳也。以公先帝史官故,命公充神宗实录检讨官,擢起居舍人,兼权 中书舍人数月,召试即真迁实录修撰,赐三品服。初除未拜命,会除叶康直,直龙图阁,知秦州。公即上疏,论康 直素不闻有可用之材,昨在陜西,随军失亡为多,先帝常(通尝)命 械,系欲诛之。康直謟(谄)事李宪,卒赖以免,其人可知矣

4、。正当 黜退以彰先帝之明,岂可更加奬擢?执政讶不先白言者,承望协力攻 之。范公纯仁在枢府语人曰:“善人不见容,则纯仁辈不可居此矣。” 诸公知公议所与,咸为之言。章请外五,上不听,乃出视事。门下侍 郎韩公维面奏范百禄所为不正,及有非理事十余件。帘中怒甚,以为 辅臣奏劾臣僚,当公行具疏章,明论曲直,既无明文,何异讒毁。黜知邓州公不草制两上章,论之曰:“维执政为朝廷,别白邪正 是非,真得大臣体,虽案牍不具,出于口奏,岂可便谓之欺君?大臣 参与国论,臧否人物,不必一一须形文字,顾所言当与不当,行之人 心服与不服耳。今陛下责维徒口奏而已,遂谓有欺君之意,臣恐命下 之日,人心眩惑,谓陛下以疑似之罪逐大臣,

5、恐于陛下盛德不为无损, 执政大臣自此以维为戒,无敢开口论议,臧否人物,君臣上下更为形 迹,恐非陛下推赤心待大臣之谊,亦非大臣展布四体,以事陛下之道 也,竟以他舍人行事虽不从士论韪之?”谏官王觌言执政忤旨,落职知润州。公封还词头,言觌之一身, 出入内外,不足为重轻,而陛下寄腹心于大臣,寄耳目于台谏,二者 相须不可缺一。今觌一言论及执政即日去之,是何异爱腹心涂耳目, 岂不殆哉?上悟,加觌、直、龙图阁三省议更科举。公独建议,以谓 三代两汉,人材之盛,风俗之美,后世莫能及者,取士以行不专,以 言故也。今虽诏内外官,举经明行修之士,中第之日,优其恩典,不 独取之以言,又本其行,庶乎近古。然徒使举之,而不

6、由乡里之选, 又无考察之实,与斯举者随众,牒试于有司糊名誊录,校一日之长, 不惟士失自重之义。且于课试之际,无以别异于众人,则所谓本其行 者亦徒虚文而已。谓宜别立一科,稍仿三代两汉取士官人之法,因今 之宜斟酌损益要之,无失古意而巳。至于投牒乞试、糊名誊录之类非 古制者,一切罢之待遇,恩数尽居词赋经义等科之上,庶使学者尊经 术、惇行义,人人笃于自修,则人材不盛,风俗不美未之有也。太皇太后受册有司,检用章献明肃太后故事,当御文德殿。公奏 疏曰:“伏见太皇太后听政以来,止于延和殿垂帘视事,受契丹人使 朝见,亦止御崇政殿,未尝出践外朝,盖外朝天子之正宁,太皇太后 崇执谦德,不欲临御以为天下后世法。推此

7、言之,受册外朝,殆非太 皇太后之意,特以故事当然耳。窃详故事,天圣二年两制,定皇太后 受册于崇政殿,仁宗自出圣意,特诏有司改文德殿,此盖人主一时之 制,非典法也。愿下明诏,屈从天圣二年两制之议,受册于崇政殿, 仰称太皇太后,克巳复礼,谦恭抑损之盛徳。”中批,令学士院降诏, 如公所请。是岁坤成节,礼官建议于崇政殿上寿,其升殿赐酒,并文武百官 拜表班次,并用天圣三年故事。三省枢密院特降朝旨,不全用天圣三 年故事及有司之议,乃引九年会庆殿上寿,如乾元节之仪。公奏疏曰: “太皇太后昨降诏书,以谓不敢自同章献太后,今此举似与前后本末 不相称,殆非太皇太后之意,特执政大臣出于不思耳。”疏入从之。公之规画,

8、太后之听言,前古靡俪焉,非主圣臣直宁有是夫? 太皇妃亲属,有韦城县民侯偁者负官钱,内批特与寛展纳钱年限。公 言此在县官事,至 末,恐不足以上烦诏旨以启幸门,又言近日颇有 千求内降特与差遣者,此虽未足仰累二圣大公至正之德,窃恐侥幸之 人转相扳援烦渎圣听,杜渐防微,宜自今日仍录仁宗戒勅,内降八条 以进乞置之座右,少助省览。奉使契丹,回道過雄、瀛二州,百姓各 訴經國信使,副陳述役法不便事。公言臣於役法本不詳知, 乞明詔 有司,更加考察,不憚増改歸於便民而後巳。昔在熈寧中,更定役法。 臣兄布實與其事,臣今言之不為無嫌,但承乏從官將命出使,親見二 州之民有所陳述,不敢顧避隐黙,为自全计也。又言臣以使事还

9、至河 北,闻朝廷命王孝先开孙村口回河东流复故道,及见运使谢卿材,言 河流稍入地中无可回之理,但当闭塞支流纵之北去,正是行其所无事, 卿材尝画八事闻于朝,简易明白,似有可采。乞下水官及河北监司公 共讲求,及卿材所陈利害,孰为得失,具奏朝廷,择其善者断而行之, 庶使议论早定。继闻召都水司使者王孝先、河北转运使谢卿材、判官 张景先赴三省询究利害,而三人所论不同,朝廷未敢臆决,遣官行视, 然诏书但令相度孙村口有无未尽利害,如孙村口不可修,即于不近界 河踏逐一处则是。虽曰遣官行视,而必欲回河之意先已定于庙堂之上 矣。然则遣二近臣从数十官吏衔命而出,不知果何为也。及二近臣还 奏如卿材说,遂出孝先知曹州,徙

10、景先陜西路。公力疏其罪,执政不 得巳为之改命至绍。圣初时论益主东流而河回輙决公私受弊,卒如公 言,秦王后正袭公爵,诏有司议所当立。公言诸侯有国,子孙以嫡相 承礼也,况承亮先朝所立,传国再世,可复议移夺乎?四年春旱甚,中丞李公常请罢春宴,执政难之。公率彭公汝砺上 疏曰:天灾方作,民食未充,正君臣侧身畏惧,忧恤百姓之时,乃相 与饮食燕乐,恐无以消复天变导迎和气,翼日有旨罢宴。二公在朝论 事,数与时忤,至是浸不容矣。当是时,丞相范公纯仁、左丞王公存 论议国是,与二公合,异意者欲尽去之。会有以蔡丞相确安州诗上者, 谏官交章以为谤讪,谪新州。范、王二公争之不能得,同时罢去。先是,公与彭公约,当制者必极论

11、之。会公除给事中未拜彭公, 当制言甚力。谏官多前日与公论异者,言彭公实公使之,诬以卖友。 公不自辨,固辞新命,请外章四。上除寳文阁待制,知颍州,明年徙 齐州,未至改陈州。在颍浚清河百余里,以通东南货物,人至今赖之, 部使者议开八尺沟疏陈蔡积水,颍人素以为患。公距其议,使者以语 訹公,公复移书折之,及徙陈,执论益坚,人于是知公非私于一州也。越明年,移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宋当东南孔道,士大夫舟车 衘尾,结辙而至,平时宴劳无虚日。公曰:“饰厨传(馔)以邀往来 之誉,吾不为也。”乃积公帑之余大兴学校,亲加训导,养成人才为 多。居数月,除中书舍人,命格不下。七年秋还朝,擢尚书礼部侍郎。 是岁,哲宗初祀

12、南郊,有诏合祭天地如祖宗故事。公守前议论之语, 甚厉不报,乃上章自劾,徙刑部,不拜请去。不巳降知徐州,在徐数 月,徙知江宁府兼江南东路兵马钤辖。绍圣初,徙知瀛州,充高阳闗路安抚使。哲宗既亲政,追用旧臣, 尽复熈丰之法数,称公议礼有守。及公入,对口不及垂帘事,所陈皆 国家大体,以谓人主,虽有自然之圣质,必赖左右前后皆得其人,以 为立政之本。唐太宗平定四方,有志治道,时引虞世南等聚于禁中, 号十八学士退朝之暇,从容燕见,咨询无倦,或至夜分,是以后世言 治独称贞观。臣谓宜于此时,慎选忠信端良,博古多闻之士,置诸左 右,以叅谋论,以备顾问。与夫深处法官之中,亲近暬御之徒,其损 益相去万万矣,忤近贵意,

13、故不得留。是时,元佑诸公皆流窜岭表,最后,谪前史官范祖禹等,以实录 讥讪为罪。初,实录成公与陆佃林、希以常在属例转一官。公奏:臣 不逮成书,不可因人之功,以叨赏典,累辞不许,至是希为中书舍人, 纳所迁官在职。公耻,自陈以觊幸免,遂与佃俱夺一官,降小郡。以 公知滁州御史言希不当,与公异,佃与奏书不当,与公同。仍削佃职, 除公集贤院修撰。守滁岁满,除知泰州又二年,徙海州。元符三年,上皇即位,钦圣太后权同听政。一日,二府奏事帘中, 宣喻曰先帝在宫中尝称曽某可用,鲁公为枢密实与闻之,先帝谓神宗 也,召还除中书舍人,即日请对,言治道在广言路而巳,祖宗以来, 数诏百官使以次对,神宗举而行之。于熈宁之初,以

14、兴起事功为后世法,愿陛下迹神考之,故事修转 对之。制下不讳之令明诏百官,下及民庶,得极言时政,无有所隠, 然后,择其善者而行之,且隆之以赏,大则加以爵秩,小则锡以金帛, 其言不足采,若狂妄抵牾者,一切置之不以为罪,庶有以鼓动天下敢 言之气。会日蚀四月朔故事,当降诏求直言,特命公草诏,因具着所 以言于上者,敷告中外,于是投匦者日以千数,故上得尽闻天下事。 大臣有欲害公者,未有以发,乃改公所撰孔平仲复官制词,着平仲讥 讪先烈之罪,激之使自辨,因以挤之。公录二词白上,言:陛下既赦 其罪,但当着明圣恩叙复之意,不必更载前来贬谪之罪,万一可用, 用之,如不可用,则臣为不称职,即乞罢臣中书舍人职事以允公议

15、。 上察其非罪,促令赴省供职及对慰谕。久之,元佑士大夫,再以赦甄叙或复旧职典方面,公奏:生者蒙 恩巳厚矣,唯是游魂枯骴未蒙圣泽,死而有知,岂得无望,请如冦準、 曹利用故事,捡会臣寮昨巳死,被追贬或贬死未经叙复者,还其所夺 官职及本家恩泽。又乞如祖宗朝,每大赦后,置看详编配罪人一司, 命官典领使流窜废锢之人,均被恩施,皆见纳用,由是上恩溥及存没 矣。累迁朝请大夫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又数月兼侍读。上尝从容谓公曰:卿学术在廷无过之者,非玉堂之上不可以处卿。 公顿首谢,因言近世帝王善为治者,莫如唐太宗善言治者,莫如唐陆 贽太宗贞观之治论者,谓庶几成康史官掇其大者别为一书,谓之贞观 政要。陆贽事唐德宗,知

16、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其归必本于帝王之道, 必稽于六艺之文,此二书虽一代之文章,实百王之高抬贵手。伏愿陛 下退朝之暇,紬绎经史之余,取此二书置之座右,留神省覧,发言行 事以此为凖,庶于盛德有补万一。又言伏覩诏书知州军辞见,与文臣 带一路兵钤及监司,职任者并须上殿指挥,皆罢而不行,臣愚窃所未 谕也。今陛下初即尊位,方当励精为治,日接羣臣,以广聪明,以通 众志之时,而遽有此变,更窃恐四方闻之,或意陛下倦于咨询,或意 陛下略于待士,而为监司长吏者亦将茍且因循,无自励之志,非所以 崇美德兴治功也。给事中,二人相继封驳,除目三省进呈,令中书舍 人书读行下,公言三省各有职守,不相侵踰门下,所以驳正,中书遗 失,故中书舍人不兼给事中职事,恐因此隳壊官制,有损治体。谏官陈瓘以言及东朝与政事被谪,公适馆伴虏使事毕还家,即奏 书两宫曰:“瓘昨日所论,臣虽不知其详,以诏旨观之,瓘言虽狂, 其意则忠,何则瓘以疏逺小臣,妄意宫闱之事,披冩腹心,无所顾避, 此臣所谓狂也。皇太后有援立明圣不世之大功,有前期归政过人之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