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098799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枣庄市台儿庄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7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镜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B . 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幕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C . 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D .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健,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2. (2分

2、) (2018八上安达月考)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B .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势如破竹 ,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C .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我军锐不可当 , 另一方面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关。D . 他记忆力很好,总是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母亲听。3. (2分) (2011杭州)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3、B .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C .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D .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4. (2分) (2017七下桥东期中)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生,你上哪里去?”走到客店门口,碰到了独眼龙店主,他用沙哑的声音问我,“出去溜达一会儿,天太热了,屋子里太闷!”B . 如何引

4、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C . 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下发了“演员个人营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 . 当被问及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5. (2分) (2017八下长安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B .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 .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 .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6

5、. (2分)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A . 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B .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C .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D . 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7. (15分) (2012盘锦) 古诗文填空。曾子日:“_ ,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_ ,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 , 西北望,射天狼。(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 , 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浊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 , 甲光向日金鳞开。(孝贺雁门太守行)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清新的笔墨,描绘了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 , _。送别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写的最常见的场景之一。在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着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同意境的诗句是_ , _。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84分)8.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人民

7、日报评论员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放眼过去的多年、多年,乃至近代以来的多年,导引无数中华儿女进行非凡奋斗的,正是对梦想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从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到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再接再

8、厉、一往无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脉相承,始终都贯穿着共产党人奋斗的梦想。正是对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神州大地沧桑巨变。年前国人只能在小说中幻想万国博览会,年后千万游客穿过小说里虚构梦想的跨江大桥和地铁隧道走进世博中国馆。年前中国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今天中国高速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用多年时间走过西方近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用年时间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中,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经济总量的大幅度跃升,中华民族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亿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大踏步迈进。任何成功都不

9、可能顺利取得,创造历史总是伴随着艰苦奋斗。回首过去,国家、民族和人民面貌的巨变,凝聚着我们所走过的风雨艰辛;面向未来,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依然面临诸多可预料的困难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中国还有亿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城乡差距、社会公平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梦的美丽绽放还需付出更多辛劳。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往一处使的齐心,我们才能填平前进路上的沟壑,开掘更加通达的坦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越来越近。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我们的团结奋斗中不断靠近。两个一百年目标,已是“望

10、得见桅杆尖头了”的航船,是“已见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红日。穿过两个百年目标,已经能看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这代人定能不负历史责任、担起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迎来一个更好的明天。(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3) 第、段画线部分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9.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战争遗留了多少残骸?大地寸寸触目皆是,人心几成一面碑,锲满深痕与深痕般的文字。其中有一种残骸,兵器或武器的残骸,却被人们忽略。它们搞得当地人民不敢进橡胶林,搞得主航

11、道突然浮起一个金属圆球,搞得挖掘机莫名其妙地炸断了巨铲任何战争结束之后,剩余兵器都将反过来报复和平。因为,兵器已获得它自己的生命。它原本是从消灭生命中发展起来的,当然要抗拒别人剥夺它的生命。见过一根生长着的竹子,伸进死者的钢盔里,将它顶得两丈高吗?微风拂煦,双双无语飘摇,死与生如此辉煌地结合着。见过一根老藤,钻入一支枪管里,拔出来以后,它浑身笔直,上下缠满了旋转的来复线么?草本的生命,一瞬间熔出金属光辉。珍珠港海水中,至今还停放着当年沉没的“加里福尼亚”号巡洋舰。那是日本人偷袭时击沉的,美国海军让它睡在海底,另造一艘“加里福尼亚”服役。海底这艘成为那决战争的水下纪念碑,供世人尤其是军人参观,以

12、记住昔日耻辱。太平洋的海水将那艘巡洋舰揩抹得铮亮,放射着银色的光,舰舷距水面只有几尺,镜子般的卧在那里,具有真实与梦幻双重意境。它是一件获得了更大生命的兵器残骸。那天黄昏,我独步山野,听到矮墙后面发出洞箫似的风鸣,转过去看,看见荒草上堆满墨绿色炮管。榴弹炮管、加农炮管、迫击炮管、坦克炮管、无后座力炮管它们都是一门火炮身上雄硕的部分,现在像一把火柴杆撒落在这里,竟另有一番逼人的气势。风在炮管里钻进钻出,吼叫出膛线的旋律。野草基本与它同色,从一切缝隙中探出来,使炮管具备毛茸茸的兽的感觉。我走过屠宰厂,我知道某一片车间可以全部是鸡腿,另一片车间可以全部是胸肋,再下一片车间可以全部是内脏。而面前这片山

13、野,则全部是炮管夕阳烈烈,放射着宇宙的核能。一片金光将它们覆盖,我听见天边如雷般低吼:看哪,古老山野里,匍匐着大块文章。快泼去你的茶,酿出你的酒!(1) 选文画线句用了和的修辞方法,说说这两种修辞方法的作用。(2) 找出选文中的一组排比句,说说各句之间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10. (22分) (2016八上简阳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大师治学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

14、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