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框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0979496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知识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知识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知识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知识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知识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知识框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语文知识框架鉴赏诗歌一、鉴赏诗歌的形象1、鉴赏人物形象:定位归纳形象特征形象意义,即步骤一、什么形象 步骤二、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步骤三、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2、 鉴赏事物形象步骤一、事物形象的特点步骤二、事物形象的特点所映射的社会属性步骤三、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3、 鉴赏景物形象步骤一、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步骤二、用一句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步骤三、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2、1、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析景) 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或其它作用:突出主旨或结构上的作用)(作用)2、 鉴赏诗歌的炼句艺术步骤一、简析句意,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步骤二、结合文意赏析,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步骤三、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或其它作用:突出主旨或结构上的作用)(作用)3、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风格。步骤二、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步骤三、指出表现了作

3、者怎样的感情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 鉴赏诗歌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针、设问、反问2、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的技巧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描写技巧: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和托物言志、联想、想象、抑扬、比兴、以小见大、主客移位、用典、虚实结合4、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的技巧: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答题步骤步骤一、根据诗句描述内容,

4、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步骤二、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2、 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答题步骤步骤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步骤一、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3、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术语解释: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义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言在意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4、 各类诗的思想内容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5、。边塞征战诗: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 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咏史怀古诗: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别离贬谪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

6、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闺怨诗: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注意点: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小说阅读一、 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

7、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品质、身份、地位、性格;(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5)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6)揭示或深化主旨。2答题规范:环境人物情节主题3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2)人物(烘托,映衬)(3)情节(推动,暗示,铺垫)(4)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二、 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的方法:找出线索、理清结构(开端、发展

8、、高潮、结局) 概括内容、看清技巧、分析作用1、线索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情节的关键,它可能是:人物或事物 (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景物描写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的事件主人公的情感走向 (如晚秋 )故事的时间、空间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如药)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中心词。2、小说的结构模式传统模式 以时空为主体,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按排情节,是一种线型结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晚秋) 摇摆模式:即“一波三折”式,这种情节往往扣人心弦,极具魅力“殴亨利”笔法:情节发展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即在结尾处出其不意的揭露真相。(如项链)外国现代小说的模

9、式生活横断面(蒙太奇结构方式)按照心理时序展开(意识流小说结构辐射式)3、开头、中间、结尾开头设置悬念式: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景物描写式:点题、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节铺垫(如晚秋在烈日和暴雨下)结尾突转式(出人意料式):奇峰突起、照应伏笔、震撼人心(如我的叔叔于勒)悲剧式:强化人物性格悲剧色彩、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如祝福)大团圆式: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感情意愿、易引发读者共鸣戛然而止式:耐人寻味,给读者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如项链)中间情节某个阶段甚至某个点的精心安排,其作用一般有以下可能 与主要情节的关系:照应伏笔,使情节曲折巧妙、连贯紧密、推动情节发展 与作品主题的关系:丰富内容

10、、深化主题思想 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凸显人物性格或揭示人性的矛盾复杂(如晚秋) 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4、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先抑后扬5、就叙述的顺序来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作用题解题思路1、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丰富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2、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 “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3、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激发兴

11、趣,留下想象的空间,余味无穷等。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理性答题思路:情节、人物、主旨三、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1、 答人物形象类题的思路:定位归纳形象特征形象意义 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概括时,如果能够确定人物身份的,则以“工人”、“农民”、“小市民”、“手工业者”概括;如能确定其评价的,可以“文学家”、“画家”、“政治家”概括;如能确定其(阶级)性质的,可以“资本家”、“封建地主”、“走狗”概括。2、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正面直接描写: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侧面间接描写:他人的评价、与中心人物相

12、关的人、物以及环境的烘托、反衬、对比等3、 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类题的解题思路步骤一、点明运用的手法步骤二、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步骤三、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四、 挖掘小说主题1、 挖掘小说主题的基本途径从直接揭示主题的句子入手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在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从小说精巧的构思中把握小说的主题,如对比等。2、 挖掘小说主题的答题模式:通过描写(叙述),表达了(赞扬了、批判了、揭示了)五、 赏析小说的语言1、 修辞手法的角

13、度2、句式的角度: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3、语言特色的角度4、用词准确、词语丰富 语文知识框架 散文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方法一:弄清词语所在位置,理清与前后文段句子的结构关系,注意总领、归纳、过渡、照应等结构上的作用。方法二:由概括故事情节入手,从中抽出文章的主旨,联系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旨考虑词语的含义。方法三: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1、 理解词语的比喻义,要寻找它的本体2、 理解词语的象征义,要寻找它的象征对象3、 理解代词的含义就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审视句子所在的位置及句子管辖范围,联系文段的主旨方法二: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揣摩作者的意图

14、和感情方法三:针对不同的句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答法:1、 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2、 生动具体的句子抽象化3、 表达有特点的句子(使用了手法的)还原化4、 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切分成几块,分导体会方法四:赋分较多时,答案为:解释含义加分析作用(一般为内容上的)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 内容上。内容上的作用主要考虑句子与写作内容及主旨联系或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二、 结构上。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1、首句。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3、段尾句。作用大致归纳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三、表达效果上。主要是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如使用了特殊表现手法或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或使用特殊标点符号(如省略号)的句子。注意:以上三方面具体答题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结合具体题目来考虑。分析文章标题、开头、过渡段(句)、结尾等结构的作用标 题表明文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