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30854482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传统文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高度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推崇作家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精神境界。元代戏剧家高明呼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直接强调作品要具备教化功能;刘熙载提出“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进而通过作品来影响读者。源于中国史学的发达,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

2、,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清代章学诚主张文史相通,提出“六经皆史”,并且认为“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实出史学”,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史学”品性、中国史学的发达与历史叙事的深厚渊源。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里写道:“考虑到中国作为史学大国,从春秋,尤其是左传开始的史学作为小说之祖的身份,是不应该忽略的。小说家多从史籍中讨教叙事的章法,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传统。”诚哉是言。传统文论包含着由中国术语、范畴与原理构建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无邪、比兴、风骨、隐秀、意境、意象、兴味、性灵、教化等,都是传统文论的基本术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兴观群怨、立象尽意、文以载道与情景交融等

3、,构成传统文论的基本原理。比如王弼在周易中提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即强调审美主体需用意象来表达情感,语言文字对于意象表达又具有重要作用。在语言与意象环环相扣的作用下,更好地反映主体的情感意愿。严羽认为:“诗有别趣诗者,吟咏情性也。”话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令人想到黑格尔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传统文论是深深扎根我们这片土地而生长出来的一束束“花朵”。摆脱近现代以来中国文论“文化失语症”的困扰,打破“西方中心论”的神话,亟待重新认识传统文论不可替代的优势。(摘编自吴道毅吴行健传统文论照亮当代文艺实践)材料二:过去一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中西文论平等对话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历史任务。对

4、话是相对于独白而言的,应该是双向的、互补的、互动的,对双方都意味着一种发展的动力。这不仅仅是指从对方吸收富有生命力的思想资源,而且是指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文学传统。一百年来,文论交流变成了西方文论的独白,中国文论仅仅是洗耳恭听,充其量不过是西方文论微弱的回声,对于未来,难道是最佳选择吗?文化多元化交流的正常形态应该是多声部的,至少是双向的对话。对话比之独白,要困难得多了。由于母语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不同,中西文论价值是错位的,双方的话语是不对称的。在这方面,我以为中国人对于西方固然有误读,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少一点,而西方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论则误读相当的多。一个很明显的现象

5、是,我们在读西方文论的时候,会要求我们的学生懂得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但是西方文论家有几个是把懂得中国的道家和佛学当作对话的前提呢?缺乏现成的价值的和逻辑的通约性,深度的对话是困难的。确立中国与西方文论共通性是对话的前提,这不仅仅要求理论本身的自洽性,还要参照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从而对西方文论范畴进行补充、颠覆,否则,未来的文学理论的建构是不可想象的。对于建设中国现代文论来说,光有中国传统的和西方引进的文学理论资源是不够的,因为这在逻辑上能讲通,在实践中可能行不通。从根本上来说,理论话语首先就是直接从文本中进行第一手的概括的结果,理论大师们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概括就意味着遗漏和价值观念的渗入。对于我们

6、来说,权威的理论话语,比起文本本身来说,都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个人的狭隘性,所以,要把理论的转化和经典文学文本的解读结合起来,使逻辑的演绎用作品阅读来证实和修正,才是更为可靠的。如果逻辑的演绎和经验的实证不取得平衡,就可能变为经院哲学和教条主义。对话要超越独白,最根本的标志是话题的交递;如果话题是单方的,则一方不可能不陷于被动。话题的交递可以保证双方的主动。要真正平等的对话,不能从西方文论成功的地方开始接过话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话题,它应该在西方话题的空白失误之中。完全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平等是动态的,它意味着在一些方面的落后,另一些方面的超越。没有部分超越,平等只是一种文明的礼貌。如果没

7、有挑战,对话就不可能成为多声部的交响,只能沦为单方面的寂寞的回声,甚至是单调的重复和停滞。挑战的真正目的正在于:在与“他者”的对话之中更为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本质。面对未来的世纪,不管是为了认识自己,还是为了发展、创造自己的文论,我们都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对话上。(摘编自孙绍振从西方文论的独白到中西文论对话)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的现象,是基于中国史学发达、古文叙事以史学为渊源这一传统。B.材料一认为传统文论包含着中国特有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这些为西方所不具有。C.材料二认为中西方母语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不同

8、,这导致中西文论价值的错位,双方话语的不对称,从而带来对话的困难。D.材料二认为加强理论的自洽性,以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为参照对西方文论范畴进行补充、颠覆,是建构未来的文学理论的必要条件。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高明的“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之论与张岱年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立其诚”之说都体现了传统文论对文艺教化功能的重视。B.从材料一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论述中国传统文论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目的是深化读者对中国传统文论的认知,树立文论自信。C.材料二认为理论出自对文本的概括,理论的转化也要用文本阅读来证实与修正,这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一样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9、。D.从材料二可知要想构建平等的对话,就要有超越对方的地方,这种超越之处是对方的空白失误之处,也对对方构成了挑战。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二所定义的“对话”的含义的一项是( )A.王国维借助于叔本华的学说与西方的逻辑方法,将中国传统意境说发展为境界说,提出“三重境界”说。B.黑塞通过阅读论语道德经庄子等“中国丛书”,体验到中国崇高的道德精神,并推动中国典籍在欧洲传播。C.电视剧三体的主创与清、北两所高校科学、传播领域的专家教授对话,展开中国式科幻与现实科技的碰撞。D.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文艺理论推动了中国文论的更新与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论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生命。4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主要运用了

10、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请你根据材料一中“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的文论,解读下面这首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诗歌。在地铁站内庞德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注:当时庞德在人潮涌动的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内,偶然看见一个美丽的儿童面孔,之后又看见一个美丽的女人面孔。这美丽的景象打动了庞德,他记录下这个瞬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将军的部队李浩我老了,现在已经足够老了,我坐在屋檐下。我坐着的姿势有点像眺望。是的,我是在眺望,我做这样的姿势从来都显得非常认真。我的这个动作是模仿一个人的,一个去世多年的将军。这种模仿根本是无意的,直到三个月前我才突然地发觉,我的这个

11、动作和将军是那么的相像。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了。想到他,我感觉脚下的土地,悄悄晃动一下,然后空气穿过了我,我回到了将军的身边,我重新成为了干休所里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我再次看到了将军,看到了将军的部队。将军的部队装在两只巨大的木箱里,那两个木箱上面已经绿漆斑驳,充满生锈的气味和木质的淡淡霉味。对住在干休所里已经离休的将军来说,每日把箱子从房间里搬出来,打开,然后把刻着名字的一块块木牌从箱子里拿出来,傍晚时再把这些木牌一块块放进去,就是生活的核心,全部的核心。直到他去世,这项工作从未有过间断。我猜测这些木牌上的名字也许是当年跟随将军南征北战的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吧。可后来,我在整理这些木牌的时候

12、,却发现,上面有的写着“白马”“黑花马”“手枪”,而有一些木牌是无字的。我用这种眺望的姿势,望见站在槐树底下的将军打开了箱子上的锁。他非常缓慢地把其中的一块木牌拿出来,看上一会儿,摸了摸,然后放在自己的脚下。一块块木牌排了出去。它们排出了槐树的树阴,排到了阳光的下面,几乎排满了整个院子。那些木牌大约有上千个吧。将军把两个木箱的木牌全部摆完之后,就站起身来,晃晃自己的脖子、胳膊、腰和腿,然后走到这支部队的前面。将军只有站在这支部队前面的时候才像一个将军;其他的时候,他只能算是一个老人。我老了。尽管我不明白将军在向远处眺望时想的是什么,但我明白了将军的那些自言自语。他根本不是自言自语,绝对不是!他

13、是在跟身边的伴儿说话,跟自己想到的那个人,或者那些人说话,跟过去说话。就像我有时和将军说会儿话,和我死去的老伴,和死神说话。当年和将军我可不是这样说的,尽管他对我非常和蔼,可我总是有些拘束,和他说话的时候用了很多的心思。现在,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多年的朋友似的,我和他都是一样老的老人了。将军摆弄他的那些木牌的时候,我就用根竹棍遮逗路过的虫子和蚂蚁,或者看一只蝉怎样通过它的声音使自己从稠密的树叶中显现出来。将军的那种自言自语一片一片地传入我耳朵。将军说,你去吧。将军说,我记得你,当然。我记得你的手被冻成了紫色。是左手吧?将军说,你这小鬼,可得听话呀。将军说,有两次将军指着木牌上的名字问我,赵你知道么

14、?王呢?我只得老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将军。将军有些恍然和茫然的样子。看我这记性,将军一边望着他所说过的名字,一边摇头,人真是老了。有时将军也和我聊一些和他这支部队相关的陈年旧事,他选取的不是战争而是一些非常微小的细节。譬如某某爱吹笛子,吹得很好,有点行云流水的意思。譬如一个战士特别能睡,即使他站着也会马上鼾声如雷。他脚还特别臭。将军说我原本想让他当我的警卫员来着,可我受不了他的臭脚。说到这里时将军的声音很细,并且有种笑意。他笑得有些诡秘,他笑起来的样子让他年轻了很多。当时我是想对将军这么说的,我有点冲动可最终我却没有把它说出来。现在想起来我是应该说的。我在向旧日的时光眺望中看到这一细节的时候,

15、我就跟他说了。将军愣了愣,然后粗犷地笑起来:你这小鬼。我不是小鬼了,我已经老了。将军还跟我说过逗蛐蛐、抓毒蛇、吃草根一类的小事,说过某某和某某的一点琐事,他很少跟我谈什么战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谈。要知道将军一生戎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要知道将军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很少失败,要知道他现在指挥的这支木牌上的部队,很可能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啊。在将军去世之后我搜集了不少和将军有关的资料,只要是哪本书上提到将军的名字,我就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下来。原本我还想把将军的两个木箱也留下来的,后来我想将军比我更需要这支部队。那些木牌,燃烧的木牌,在将军的墓前变成了一缕缕的烟。它们升腾的样子就像一支远征的部队,将军重新见到自己的这支部队时,露出的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我悄悄地留下了两块木牌,那是两块没有写字的木牌,上面画的是圈。曾有一个宣传干事向我了解过将军的晚年,我向他叙述了将军每日如何摆放他的部队。他是不是怀念自己的戎马生涯?是不是想继续战斗,消灭敌人?不,好像都不是,将军在晚年基本上没想到战争,他好像只是,只是怎么说呢?他好像就是把木牌摆出来,想一想过去的事,就这样。就是这样。那个干事对我的回答很失望。我坐在屋檐下,低着头,低上一会儿就抬起头来,向一个很远的远处进行眺望。我越来越多地想到将军,我觉得他的某些部分正在我身体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