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080168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品德如何,关系着我们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民族的兴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对广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提高他们的品德。 那么怎样加强学生品德呢?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把学生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学生品德教育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对待,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重视学校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观.。要使学科教学成为品德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和民主法制教育体现在课程和教材之中,贯穿和渗透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科教学所内涵的教育功能,如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挖掘、积极实践,通过诗教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在进行品德教育时,首先要用爱去温暖学生,用情去激励学生。当学生与你心心相印时,再给他说明道理,他才会心服口服。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在什么样的时机中去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加强班集体建设。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成为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强大力量。健康的舆论反映着班集体的利益及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风气,使集体保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

3、向上、人人争当先进的积极态势。班主任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而又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抵制和压倒不健康舆论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有助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我们要注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校建成绿色学校。让学生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学习和生活,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其次,注重家庭教育在学生品德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

4、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些家长不知作表率,只知当统帅,由于统帅不当,因而往往将子女领上错误道路。家长要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子女的表率。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家长富裕了,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多了。孩子们大多不知钱得来不易,如好多学生吃零食,学校三申五令,却屡禁不止。问及孩子哪里来的钱时,大多都说父母给的,再问父母哪的那么多钱供他们挥霍时,同学们不以为然,有的说是父母从抽屉里取钱,用完再取嘛。有的说父母从银行取钱,又不累就可以取到很多钱的。为此有不少子弟都给放了,长大了花钱如流水,家长都难以控制了。所以,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作好表率,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取得财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掌握本领,艰苦奋斗。而要有本领,就得发奋读书,刻苦读书。纵然,将来真的成为富人,也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第三,要注重社区教育的作用. 社区是学生品德教育中最基层的社会单位,担负着加强学生品德教育的社会责任。要建立健全学生品德教育的体系,要把学生品德教育的任务列入党政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抓紧抓好。要适应形势,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工作落实到基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