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989236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数学夏天真热教学反思2014年01月在此次的教学“行为跟进”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一堂小班科学(数学)夏天真热。夏天真热是主题活动冷和热中的一节科学(数学)活动。夏天来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饮料可能就是棒冰等夏季解渴的东西。结合孩子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孩子们利用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知识的学习。数学原本比较枯燥,尝试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知识。 夏天真热的教学目的是1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知道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2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体验5以内数字的顺序。在此次活动中为了 让孩子更直观的对学习有更好的认识 ,我结合课件进行了教学。通过课件的 协助,我发现对

2、实现教学的目的起着很好的作用,数学原本比较枯燥,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也会随之减弱,但课件的融入,很好的吸引住了孩子的视线。对达到教学的目的起着很好的作用。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省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从孩子的掌握情况来看,在本次活动中,对于比较数量的多少掌握的孩子不是很好,总结原因,我觉得是教师的讲解存在着重要的因数,在教学的设计方面还需要更好的

3、改进。从孩子的操作上看,大多数的孩子都掌握的较好,都能根据实物贴上相应的数字,但在张贴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孩子会将数字贴倒,这就引起我的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引导。 我想每次的教学研讨都是对自己教学的不断提高,让自己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小班数学游戏活动反思2014年01月本次数学活动是让小朋友学习区别前后。本次活动的安全从图片的演示,到幼儿亲身的参与,环节与环节之间有很好的递进作用。尤其是“开火车”的游戏,小朋友是在玩中进行学习,他们在老师语言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行动中进行思维,可以看到孩子对空间方位的掌握情况。有些小朋友找位置慢了一点,

4、旁边的小朋友也会主动地帮助找到位置,说明孩子们都在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相当浓厚的。在第三个环节(第二个游戏)中,学习的难度稍比前一个游戏加深,孩子们需要在得到大家的语言提示后迅速地找到自己身边的空位置,并且马上确定空位置在自己的前面还是后面,紧接着用语言表达:“我的XX有位置,请XXX小朋友坐过来。”这样的游戏既可以训练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同时又可以锻炼孩子迅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这个游戏的兴趣同样也很浓厚,并且在游戏中师生有着很强的互动性。而这种学习形式也是有别于以往的一种学习方式。孩子既是在行动中进行思维,同时也能够用语言正确地

5、表达自己的思维。本次数学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习的地方有许多,但是如果光是从空间方位方面的内容来说,让孩子区别前后,还是稍微显得有点简单。虽然孩子们在学习时的兴趣很浓。那只能说是在复习区别前后,将区别前后的学习进一步加深难度,这样的目标应该比较适合现阶段孩子的学习水平。因此说,我们更适合将目标定在复习区别前后上更合适。幼儿园小班儿歌教学贪吃虫活动反思2014年01月在幼儿园小班儿歌教学中,儿歌凭借其篇幅短小精巧,结构单纯,并且语言活泼,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为孩子所理解又富有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孩子的欢迎,乐于接受。贪吃虫这首儿歌就体现了朗朗上口又富有趣味性的特点,迎合了孩子的口味,切入孩子的心

6、灵,使孩子乐意与儿歌进行互动,快乐学习。活动从以下四个环节:认识贪吃虫-提问、猜测、想象-学习儿歌-操作创编儿歌入手,充分激发孩子喜欢儿歌、大胆表述,学会吃完-吃-的句式。第一环节,我以玩具毛毛虫展示,吸引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认识毛毛虫,并鼓励孩子与毛毛虫打招呼,他们非常开心,拉近了与毛毛虫的距离。第二环节通过提问、猜测、想象,并及时展示毛毛虫所吃的东西,增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理解儿歌的趣味性。我通过层次性的问题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地理解儿歌内容。接下来第三个环节:学习儿歌是重点,通过教具,孩子一目了然地了解儿歌,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学习儿歌。其中将水果顺序交换位置,设计考考小

7、朋友情节,让孩子尝试自己将儿歌读出来,为下面的创编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四个环节:尝试小组合作创编,提供人手一样食物让孩子共同操作,给孩子自主选择、操作的很好机会,孩子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操作过后的朗诵学习过程中,请个别坐得神气的孩子说喜欢哪一条贪吃虫,再来和老师一起朗诵、将这条贪吃虫吃的东西读出来,都是给以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总的说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整个活动设计,循序渐进,能很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环节流畅紧凑,引导到位,也能关注孩子的学习需要,孩子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性强,整个活动孩子就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因此,在幼儿园进行儿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运用活

8、动性、直观性、引导性、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兴趣盎然地学习,达到其独有的学习效果。孩子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矫正发音,正确把握一些物体的名称和概念,初步的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歌的形象有趣也能帮助孩子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我们在活动中要积极地让儿歌和孩子互动,让孩子一起在欢歌戏笑中乘着快乐的翅膀在儿歌的蓝天展翅飞翔,真正做到“教学润无声”。小班科学神奇的变化活动反思2013年12月活动开始我用布盖住教具,用神秘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进孩子主动参与活动。活动前的神秘感让小朋友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在介

9、绍物品时小朋友都能记住物品的名称。1、教师操作实验演示:让幼儿了解物品名称后开始向幼儿进行操作说明,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可溶解什么是不可溶解的。2、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先向幼儿说明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在操作中不能用手拿盐、糖、颜料,在实验中小朋友要带着老师的提问去探索。3、让幼儿说出实验结果:先让幼儿自由讨论实验结果,然后再将问题一个一个向幼儿提问。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小朋友的水蘸了颜料后再用盐、糖、布、玩具等这些物品进行操作,所以导致实验结果不明确,也就不得不换水,换水也比较浪费时间,在活动前我就应该先向小朋友说明应该先用盐、糖、玩具、布,最后再用颜料,这样实验结果就会更明确,不会因为水浑浊而看不清楚盐、糖有没有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