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9798444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加、乘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乘加、乘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乘加、乘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乘加、乘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加、乘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加、乘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加、乘减实际问题 (一)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夏季里,桃园里的桃子成熟了,小猴子要和妈妈一起去桃园采摘桃子,同学们想去看看吗?不过小猴说了,想去的同学们要能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行吗?(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进入情境,探求新知1、 教学例题让我们去桃园看看吧。(出示例题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2)引导提问“一共采了多少”表示什么?(大猴采的数量和小猴采的数量合起来。)题目中已知条件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小猴采了多少?(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小猴采6个。)板书: 一共采多少个? 大猴采的量 小猴采的量 大猴采3筐,每筐12个 小猴采6个应该先求什么?列式解

2、答 学生汇报,板书:123=36(个)366=42(个)集体口答:两只猴一共采了42个。指名说说先算的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多少个的?归纳:一部分同学是这样想的: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与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大猴采的个数算出来,然后把他与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另一部分同学是这样想的:知道了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和小猴采的合起来。两种想法都很好。2试一试 (1)提出问题: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反馈。123=36(个) 366=30(个)3、反思。(1)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

3、地方?学生讨论后交流。 (2)讲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寻找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也可以从条件想起确定先算什么。 (3)提问:这两道题你们各是用什么算法解决问题的?讲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乘加、乘减实际问题(完善课题)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1.完成想想做做想第1题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回答:题目求什么?要先求什么?怎么求成人票价?最后结果是多少?2完成想想做做想第2题 (1)独立完成。 (2)回答:题目是什么意思?要先求什么?怎么求?结果是多少?在解答方法上,与第第1题有什么不同?3第3题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4、四、总结评价,点拨方法今天同学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能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吗?今天解决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两步计算,关键是要确定先算什么。可以从问题出发,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如果某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那就要把它先算出来。也可以从条件想起,根据已知的条件想一想能先求出什么,再接着往下算。(二)一、复习引入。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2、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二棵树上有60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谁会列式解答?(学生口答并说

5、一说怎样想的?)【点评:这一环节唤醒了学生的经验,通过复习旧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最近发展区”,为本课两步应用题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媒体演示例题)(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 小猴:6个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366=42

6、(个)(4)提问: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多少个的? 在学生交流讨论后归纳两种想法: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猴妈妈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是猴妈妈采的个数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因此必须先把猴妈妈采的个数先算出来;知道了猴妈妈采了3筐,每筐12个,就可以先算出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再把猴妈妈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合起来。(5)集体口答:两只猴一共采了42个。2、教学“试一试”。 谈话: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独自计算,算好后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指明说出自己的算式,教师板书:123=36(个),36-6=30(个)。 提问:解决这个

7、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3、比较、反思并揭题: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讲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寻找条件,确定先算是,再算什么;也可以从条件想起确定先算什么。 提问:这两道题你们各是用什么算法解决问题的? 讲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乘加,乘减实际问题(完善课题)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从猴子摘桃的情境引入,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使学习材料的形成来自学生,学生感到亲切。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通过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等自主

8、学习方式,探索发现了在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既较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三、练习巩固。(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2)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

9、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学生分别解答。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点评:富有弹性和情趣的练习,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做练习,而是在玩数学,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四、全课总结。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决了好多问题,真是了不起啊!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呢? 总评:一、在反思中提升。 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在生活经验或直觉的支持下进行的。他们虽然把问题解决了,但是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缺乏有意识的体验。我安排学生将他们解决的“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与“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相比

10、较,寻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由此揭示课题。把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作为对象,通过交流辨析,使学生在再认识的过程中形成思路。二、在练习中巩固。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通过练习,使相关联的实际问题“串”了起来,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多种结构类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生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数学现象做出解释,解答,从而实现对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建构。 (三)一、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猴山上的桃子丰收了,猴妈妈带着猴宝宝来摘桃子。猴妈妈说:我采了36个桃子,猴宝宝说:我采了6个桃子,你知道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 学

11、生列式计算,师讲解数量关系:要求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用什么方法计算?谁加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猴妈妈采的只数+猴宝宝采的只数。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1现在我们把条件改变下,猴妈妈呢采了3筐,每筐12个,猴宝宝还是采了6个,问题还是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只? 如果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会解答吗?在本子上试着列式解答。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出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因为猴妈妈采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怎样求猴妈妈采的个数?同桌交流123的算法。 求出了猴

12、妈妈采的个数,再求什么?列式并口答。 3师指着板书小结:在这道题中,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再把猴妈妈和小猴采的合起来,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做对了吗?没做对的小朋友别泄气,下面还有一个问题等着大家呢,有信心解决吗? 4教学“试一试” 第二个问题求:猴妈妈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去寻找条件,确定先算什么,自己列出算式计算,行吗? 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与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反馈。 5小结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与以前有什么两样吗?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怎样解决?为什么? 三、分层练习,发展能力 小猴子说:“二(2)班的真棒!为了奖励大家,决定

13、带大家到公园去玩。你们想去吗?可是玩的过程中,我还有问题要考你们,如果你们答对了,还有惊喜等着大家哦,大家好好表现啊!”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门口。 看到墙上写着票价:成人15元,儿童5元。一个叔叔正在买票,叔叔买了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请小朋友帮他算一下,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交流,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的苗圃。 指名说图意,这样的问题呢?能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像这样“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朋友经常会碰到,以后你就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