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979796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我最棒。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暝”的意思是_,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_。2下列诗句与本首诗描写季节一致的一项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全点出来了。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

2、幽静。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2. 挑战课外阅读。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注释)小艇:用竹篙撑,使小船行进。解:明白,懂得。踪迹:走过后下的痕迹。浮萍:一种浮游在水面的植物。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不解藏(cng zng)踪迹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偷采白莲回。(_)A摘,取 B开采(2)浮萍一道开。 (_)A把整体的东西分开 B扩大,发展3这首诗表现出作者( )。A.对小孩子偷采

3、白莲行为的谴责。B.对小孩天真童趣的喜爱。3. 古诗阅读。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从军行”是_曲名,内容多写_和_。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3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_4. 阅读理解。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_,被誉为“满清

4、第一词人”。2找出文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3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_5. 阅读理解。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2“妄弃”的意思是_。3画“”的句子中“它到的地方”是指_。4你对“无端”的理解是:_。5最后一句中“她”是指_,“悲哀”是指_。6. 课外

5、阅读。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请写出下面的字在诗中的读音。径()宿()僧()2贾岛在考虑用“推”还是用“敲”时,撞到了_,并得到了他的指点。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4这首诗中历来被传诵的名句是_。5用自己的画说说这首诗的大意。_7. 课外阅读。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1请写出下面的字在诗中的读音。径( ) 宿( ) 僧( )2贾岛在考虑用“推”还是用“敲”时,撞到了_,并得到了他的指点。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4这首诗中历来被传诵的名句是:_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_8. 把诗句填写完整,并完成习题。鸟

6、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填季节)时的、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_9. 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一)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的形象。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B.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

7、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童_、_的生活。5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村晚的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_6“牧童归去横牛背”一句中“横”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牧童横躺在牛背上,展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一种认为是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无腔地吹着短笛。你

8、同意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_7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有很多,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例。(1)_(2)_10. 古诗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词语。解:_ 供:_傍:_ 阴:_3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B.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男耕女织,昼夜忙碌,一派繁忙的景象。C.这是一首送别诗。D.“供”是多音字,在本诗中读音是“gng”。5诗的后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1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闺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前人

9、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_12.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1补充完整诗句。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的意志和豪情。13. 阅读理解。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gu)鱼肥。青箬(ru)笠,绿蓑(su)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渔歌子:词牌名。西塞山:在浙江湖州。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箬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1结合注释,想象画横线句子描写的景象,写下来。_2作者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有_、_、_、_等,人物是_。3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不仅有动态的_还有静态的_;不但有声_,还有色_。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山水画。4想象一下,为什么作者会“不须归”?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_14. 古诗阅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临行密密缝,_。谁言寸草心,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是一首歌颂_的古诗,从诗中名句“_,_”可以体会到这一点。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