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经名句——《诗经_周南_汉广》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8.96KB
约4页
文档ID:428808491
诗经名句——《诗经_周南_汉广》_第1页
1/4

诗经名句一一《诗经-周南-汉广》诗经名句 《诗经•周南•汉广》诗经名句 《诗经•周南•汉广》《诗经周南汉广》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篓;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作者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 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 毛诗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 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包括周南、召南、邺、邸、卫、王、关B、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 15国风,大部分是黄 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 160篇雅 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 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 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 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细,诗味不多《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 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 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 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 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 《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 11世纪到公 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诗经周南汉广》简介这是一首恋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 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 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关于此篇的主旨,《毛诗序》所说赞文王 德广所及也,并不足 据,《文选》注引《韩诗序》云: 《汉广》,说(悦)人也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进而发挥曰: 夫说(悦)之必求之,然唯可见面不可求,月慕说益至 对诗旨的阐释和诗境的把握,简明而精当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体现诗旨的中心诗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 之永矣,不可方思,重叠三唱,反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 的游女,瞻望勿及,企慕难求的感伤之情鲁齐韩三家诗解 游女 为 汉水女神,后颇有从者,这给此诗抹上了一层人神恋爱的色彩不过 一部《诗经》,总体落实在现实人生,十五国风,皆为歌唱世俗情 感的民间歌谣,因此似乎没有必要将此诗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

从外部结构看,《汉广》全篇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叠咏, 同《诗经》中其他重章叠句的民歌,似无差异但从艺术意境看,三 章层层相联,自有其诗意的内在逻辑可析而为二首先,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 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方玉润曾写道: 首章先言乔木起兴,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为题正面;三兼言刈篓,乃采薪余事(《诗 经原始》)方氏由此把《汉广》诗旨概括为 江干樵唱,否定其恋 情诗的实质,仍不免迂阔;但见出起兴之句暗示了采樵过程,既有文 本依据,也是符合劳动经验的其次,从结构形式看,首章似独立于二、三两章;而从情感表现 看,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 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 失落;但诗篇于此未作明言,对这位青年当年追求思恋的一往深情, 让读者得之言外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首章八句,四日 不可, 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 ;如果换一种读法,把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置于首位,那么, 南有乔 木,不可休思 便可视为比喻,连同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 也表现得更为强烈。

当年苦恋追求,今日瞻望难及但心不甘、情难 拔,于是由现实境界转入幻想境界三、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 幻境:有朝 游女 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游女 有朝来嫁我,喂 饱驹儿把车拉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他依然痴情而执着,但二、三两章对 汉广、江永 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 不忍听之感总之,诗章前后相对独立,情感线索却历历可辨 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