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822817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中药学(全套课件636P)(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学资源 1?临床中药学? 主编 张廷模医学资源 2绪 言?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专业根底课程。中医药各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学习了?中医学根底?和?中医诊断学?之后,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药的根底理论、根本知识和常用(或有代表性)药物的应用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和各临床课程打下根底。本课程和?方剂学?一起,在中医根底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使中医学理、法、方、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医学资源 3总 论第一章 中药与中药学【导学】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应当了解中药以及中药材、饮片、中成药等相关术语的含义;通过第二节的学习,应当了解中药学与本草的含义,了解中药学与临床中药学、中

2、药学与中药的联系和区别。熟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内容概况和学术价值。医学资源 4第一节 中 药?中医学用以治病和保健的主要手段。?据古代本草文献所载,中药已超过3000种,经目前调查,中药资源可达12800多种。?其中成效明确、疗效可靠的药物,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也是本书介绍的重点。医学资源 5一、中药及其相关术语的含义1. 中药 是在中医药理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中药除了上述本质属性以外,还有以下特征: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加工品。中药被中医理论认识之后,对其有关知识的表述不能离开

3、中医药理论,需要中医药特有的“语言。 医学资源 6“中国出产的药物、“中医使用的药物?天然药。 医学资源 72. 中药材与饮片中药材是指可作中药使用,但未经加工炮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天然产物。饮片那么是中药材制成的片状、块状、丝状或段节形状的加工炮制品,由于饮片便于煎汤饮服而得名,又习称咀片。医学资源 83. 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处方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制剂。 4. 草药5. 民族药 医学资源 9第二节 中药学中药学是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一切与中药有关的知识。作为专著的?中药学?,那么是人们对中药认识水平和中药应用经验传播的载体,也是本学科学术水平的

4、集中表达。中药学历来被称为“本草。这种称谓始于西汉,已经沿习使用了两千多年。五代后蜀时韩保升认为:“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中药是针对具体的药物而言,本草那么泛指我国传统药学和药学著作。医学资源 10一、中药学与临床中药学(一)中药学的含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根本理论,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药材鉴别、种植(或养殖)、采收、贮存、加工炮制、制剂、性能、功效、应用、药理、化学成分等一切与中药有关知识的一门一级学科。古代的综合性本草包罗万象中药学不断分化医学资源 11(二)临床中药学的含义以临床平安、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根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

5、应用的一门学科。具体内容主要是成效理论、性能理论、配伍理论以及常用中药的性能、成效、应用,并涉及其他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相关知识。在我国现有的学科目录中,中药学是与中医学并列的,都属于一级学科。临床中药学既是中医学学科中的一门二级学科,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一门二级学科,该学科作为联系中医学和中药学的纽带,将二者以中药的性能、成效与主治为核心而联系在一起。医学资源 12二、中药学的开展?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医学资

6、源 1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代表了秦汉二代的药学成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序列局部,总结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七情配伍、药物对剂型的要求等多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的根底。各论按药物养命、养性、治病的特点,将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之下,主要记述其性、味、主治与成效等内容。其对药物主治成效的认定,大多朴实有验,(如麻黄平喘、苦楝驱蛔、黄连止痢等),至今仍十分常用。医学资源 14?本草经集注?南朝梁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编著。其在“序例局部,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加以注释,而且增补了大量有关药物采收、品种鉴别、加工、炮制、制剂、配伍、配方取量等方面

7、的理论和操作原那么,使药学总论的内容更加详实。各论收录药物增至730种,首先采用按药材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分列为玉石、草木、虫兽等七大类,各类中再以三品为序排列药物。药物项下不仅转录?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的内容,并增加自注,以反映作者的用药经验和见解。该书不仅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本草,而且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合理体例,成为后世许多重要本草的根本框架。医学资源 15?新修本草?苏敬等23人奉命编纂的(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中载药844种(现统计为851种)。其?药图?和?图经?局部的图文对照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河。在?新修本草?成书70余年后,陈藏器

8、又广泛收集资料,编成?本草拾遗?以补前书之未及。该书主要依据各药的性能,提出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类,成为按成效分类方药的发端。其新增药物达690多种,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医学资源 16?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唐慎微个人编纂(简称?证类本草?)。?其载药数量达1700余种,药后附列单方3000多首。其直接转引了大批北宋以前的本草和方书资料,是该书最可贵的历史功绩。这些资料的原书绝大多数已经佚失,全凭该书的传世而得以保存。因此,?证类本草?是研究古代医药开展的重要文献。医学资源 17?本草纲目?明李时珍在全面研究800余种文献的根底上,又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采访和亲自实践,

9、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时近30载,三易其稿,以毕生的心血完成了这一不朽的巨著。全书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附方11000余首,附图1109幅。该书前4卷,对中药药性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创见颇多。药物按照自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纲目清楚。各药之下,分项论述,层次清晰,查阅方便。?本草纲目?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仅就药学而言,对文献整理、品种考辨、药理总结、功用创造等,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可谓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该书对其他自然科学的卓越奉献也是举世公认的。医学资源 18?中华本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并由上海科学技术

10、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正药8980种,附列药物571种,既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开展水平。书中工程齐全,图文并茂,学科众多,资料繁博,体例严谨,编排合理。有别于古代本草的是引入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采用现代自然分类系统。该书在深度和广度上,均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开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医学资源 19第二章 中药的成效中药的成效是临床中药学用以概括中药特有医疗作用的专用术语,属于中药作用的一局部,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局部作用。中药的成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

11、内的特殊表述形式。其在理论上、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别于其他医药学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和表述,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医学资源 20认识中药成效还必须注意以下4点:1. 注意成效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2. 注意成效中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关系3. 注意单味药与复方成效的关系 4. 注意中药成效是从药物对人体病理改变中总结出来的医学资源 21?分列专项对中药成效进行系统介绍,是现代中药学有别于传统本草的重要特征。 中药的成效已成为临床中药学的核心内容。由于成效的纽带作用,中药的性能与主治、配伍应用等知识得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药的成效亦是中药进行现代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学科开展的最活泼局部。医学资源 22认识中

12、药成效注意1. 注意成效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2. 注意成效中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关系3. 注意单味药与复方成效的关系 4. 注意中药成效是从药物对人体病理改变中总结出来的 医学资源 23学习具体药物的成效时注意?一,由于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一种中药的成效是多样的,也是逐步被认识的。?二,对于成效术语的使用必须准确、标准,这样才能防止使用时的随意性,以有利于临床中药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交流。医学资源 24第二节 成效的分类一、治疗成效 1. 对证治疗成效2. 对病治疗成效3. 对症治疗成效二、保健成效1.预防成效2、养生成效医学资源 25第九章清热药医学资源 26概述一、含义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成效,

13、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二、成效主治1、共有成效主治 都具有清泄里热的成效,可主治各种里热证,症见身热、面红、口渴饮冷、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2、主要兼有成效主治。医学资源 27概述三、性能特点1、药性:皆为寒凉,沉降入里,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即内经所谓“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所谓“疗热以寒药的意思。2、药味3、归经医学资源 28概述四、配伍应用1.使用清热药时,应辨明热证的虚实。实热证有气分热、营血分热及气血两燔之别,应分别予以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气血两清;虚热证又有邪热伤阴、阴虚发热及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之异,那么须清热养阴透热或滋阴

14、凉血除蒸。2.假设里热兼有表证,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药用,以到达表里双解;3.假设里热兼积滞,宜配通里泻下药用。 医学资源 29概述五、使用注意1、因证选药2、证候禁忌 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3、中病即止 医学资源 30概述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药3.清热凉血药4.清热解毒药5.清虚热药医学资源 31含义:凡以清泄脏腑气分热邪,常用以治疗温热病气分实热以及各种内科杂证脏腑实热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适应证:本类药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主要适用于热病邪入气分出现的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洪实数。此外,因各药归经不同,这些药还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炽热证。配伍:假设里热炽盛而正气虚者,可配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医学资源 32石膏 ?本经?来源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医学资源 33石膏【药性】苦、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成效】 生用:清热泻火 (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 煅后外用:收湿敛疮医学资源 34石膏1温热病气分2肺热喘咳证实热证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