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7691193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 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包括三个基本点: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满 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 够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 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民生性服务,公 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

2、性服务。我国政府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目标,但需要在操作层面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依据基础性、广泛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这四个标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是现阶段我 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 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 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和政治敏锐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 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服务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 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

3、工作重点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 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公法与私法 法律可以最一般的区分为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公法,和规范私人间权力义务的私法。二者的划 分主要有以下不同意义: 从利益保护的中心来看,公法以维护公共利益即公益为主要目的;私法以保护个人或私人 利益即私益为依归。 从调整的社会关系即对象来看,公法主要体现为调整政治关系、行政关系及诉讼关系等; 私法调整私人之间的民商事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公法以权力为轴心,严守“权力法定”的理念;私法以权利为核心,适用“权利推定”的 逻辑。 公法奉行“国家或政府干预”的理念;私法遵循“意思自治”、“私法自治”的原则。 公法以政治

4、国家为作用空间;私法以市民社会为功能范域。“法无授权即禁止”和“法无禁止即自由” 法律对权力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授予作用;二是限制或制约作用。权力只有授予才能行 使,一切权利的运作都必须基于或源于民意或公意,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地固定下来,即“法 无授权不可为”。对权力加以分解、制约,并对权力使用活动进行严格监督是法治的应有之 义,这主要通过公法来进行。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公法同权力的设置、分配、行使、制约以 及监督等运作有最直接的联系。私法确认和保护的是私法主体享有的私权利即民商事权利,倡导权利本位,是权利法。私法 奉行“法无禁止即自由”,以此去分析、评价、判断具体的个人行为。“权利推定”就是

5、“不 禁则许”,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为就是私法主体通常可以自由实施的。社会越发展,文明 程度越高,人们获得自由的机会就越大,权利推定的范围就越大。公平困境一种看似公平的分配会受到多方面的质疑,从而引发关于公平分配的悖论:一种意义的公平 可能意味着另一种意义的不公平。绝对公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最大限 度的凝聚共识是可能的。共识的形成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必要解释。政策制定者的解释如果能 够获得公众最大的认同,就算达到了最大可能的公平。凯尔曼态度形成三阶段说 凯尔曼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说,即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

6、,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同化。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 内化。内心发生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 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到了这一阶段,态度真正形成。修昔底德陷阱 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 变得不可避免。理性模型:公共政策是社会价值最大化 理性的公共政策是指能够带来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策。社会效益的衡量涉及两项重要指标 一是收益必须高于成本,二是选择两者差值最高的方案。理性政策的前提条件是: 了解所有的社会价值偏好及其相对权重; 发现所有的备选方案; 预测每项方案的所有结果; 计

7、算每项方案的成本效益比; 选择最有价值的政策方案。理性模型假定社会是一个整体,其价值偏好可以被了解并被赋予权重;同时,理性决策依赖 于有关政策方案的超强能力以及成本效益比的知识和技能;最后,理性决策还需要一套完备 的决策系统以有助于形成理性的程序。理性决策面临许多障碍,以至于在政府决策领域理性模型很少能够派上用场。但由于理性模 型提出了优化目标并分析了理性障碍,所以仍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小组意识(团体迷思)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狂想症 在决策小组中存在着一种寻求一致的行为模式,小组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怎样更好地达成一 致,从而忽略了如何去寻求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行为趋向叫做“心理传染病”或

8、“群 体狂想症”。小组意识表现出这样一些特征:1. 一致性思维。表现为从众风气甚浓。2. 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表现为思考角度的单一和观点看法的片面。3. 极端化的盲目情绪。表现为盲目乐观或悲观失望。4. 对群体的过分自信。盲目相信群体自身的力量,忽视外界因素的影响,加强了群体的封闭 性。5. 很强的群体凝聚力。表现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向心力。6. 群体成员的共通性。表现为信息掌握、思考方法、价值观念、利益范围的一致。小组意识所表现出的这些特征对决策会构成极大障碍,并可能导致重大的执行灾难。 “群体狂想症”的预防措施有:1. 让团体成员了解团体迷思现象,认识其原因、表现、影响和后果。2. 决

9、策小组的领导应鼓励成员尽可能多地提出怀疑和反对意见。3. 领导不要一开始就说明自己倾向于哪个方案,避免对成员造成心理影响。4. 建立一些独立的政策计划和政策评估小组,为同一项政策服务,增强小组的开放性。5. 把决策小组再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的人主持小组讨论,然后把意见汇总。6. 决策小组的成员可以和信得过的组外人员交换意见,发挥“旁观者清”的优势。7. 邀请一些专家和有关方面人士,并鼓励他们向核心成员的意见提出挑战,加强决策小组的 开放性。专家往往没有官场里普遍存在的权威意识。8. 领导者在每次会议上应暗中委派一个“魔鬼”角色,故意与大家的意见相左,破除追求一 致所带来的消极结果,克服群体压力

10、所引起的从众效应。9. 如果政策涉及一个敌对国家或组织,就要警惕情绪化的过激行为。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从对方的观点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做到知己知彼。不要轻易满足于简单的一致,在成员意见完全一致后,应该再开一次会,专门提出疑问,10. 并加以认真研究。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选择 博弈理论研究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理性决策的问题。这种特定情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 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当孤立的最优选择不存在,只能根据他人的选择做出自己最佳的决定时, 可以使用博弈理论。博弈理论并

11、不描述人们实际上如何进行决策,而是解释理性的人在竞争 状态下会怎样考虑决策。博弈理论是一种理性模型,更多的适用于竞争环境,是在考虑了对 手所有选择的基础上,做出自己最理性的选择。博弈规则描述了适用于所有参与者的多种选择,这些选择通常用数学上的矩阵来表述。最简 单的形式被称为二阶矩阵,即只有两个参与者,而且每人仅有两种选择。矩阵的方框代表了 一种结果,每个结果都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回报,通常采用赋值来加以表示。对结果进行量化 在博弈分析中是非常必要的。在博弈理论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策略,是指在考虑了对手所有的可能性选择之后 设计一组行动并使之达到最优的结果。理性策略的实质性内涵是“最小最大化”,

12、即使自己 最大的损失最小化或最小的收益最大化,有效地抑制对手最佳选择给自己造成的伤害。 评价:博弈理论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政策分析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特别是在冲突 情境下进行政策选择时作用更为明显。博弈理论在政策领域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大。社会问题理论1. 社会冲突论 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科赛: 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 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只要不直接涉及基本价值观或共同观念,冲突就表现正功能。 五种正功能包括: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稳定的功能,对新社会与群体形成具有 促进功能,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是一

13、个社会重要的平衡机制。 弹性较大、比较灵活的社会结构容易出现冲突,但对社会没有根本性的破坏作用。僵硬的 社会结构采取压制手段,冲突一旦积累、爆发,将对社会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为此要建立完 善的社会安全阀制度。达伦多夫: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平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的联合体。社会现实是冲突 与和谐的循环过程。2. 社会越轨论 所谓越轨,包括社会成员违反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的所有行为。越轨行为 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只有当某种越轨行为频繁地发生且对社会造成危害,使相当数量的 人受到威胁时,才会转化为社会问题。越轨的行为表现: 不适当行为。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则,但对社会并无重要损害

14、的行为。 异常行为。多指因精神疾病、心理变态导致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的自我毁坏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不道德行为。指违反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的行为。 反社会行为。指对他人与社会造成损害以致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 犯罪行为。 指违反刑事法规而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同为最严重的越过行 为。越轨研究的理论视角: 生物学。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因素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忽视了后天生活环境和经历 对人的影响。 心理学。个人行为是个人需求与自我控制力相互作用。当个人需求的力量过于强大,而自 我控制的力量又过于弱小时,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社会学。越轨行为的发生与其所处的社会

15、环境因素密不可分。3. 社会解组论 是指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区别于社 会解体。强调当社会系统的平衡机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受到干扰时,容易发生冲突与解组。 三种观点: 文化堕距观点。在文化变迁中,由于构成文化的各部分变化速度不一致,造成差距和错位, 导致社会解组。 异化观点。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个人在精神上与其周围世界相分离或相 对立的现象是引起社会解组的重要原因。 社会机会结构与社会目标结构失调的观点。社会解组是在个人或群体目标无法充分实现条 件下发生的社会问题。4. 社会标签理论人类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内在性质,而取决于社会对其采

16、取的态度,取决于社会的揭示 和认定。标签理论中的标签是指对被施加者不利的符号或污名。一些群体的偏差行为是由于 强势群体妄加标签而产生的。标签理论注重对异常行为过程的研究,基本观点是:在人们变成异常行为者的过程中,社会 给贴上异常行为者的标签是一个关键因素;当社会通过创造新的准则把异常行为的标签加在 初发性异常行为者身上后,这个人就可能成为复发性异常行为者。分析了初次越轨和再次越轨,说明了社会反应的意义。越轨行为是被社会构建而成的,正是 他人给某一行为下定义、贴标签,使得这一行为成为越轨,并引发了进一步的越轨行为。5. 手段目标论 社会越轨行为是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与达成目标的合法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