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7154884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重点段落品析。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_。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_。3“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_4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2. 阅读理解。借 衣雨中借人衣着之出,道泞失足,跌损一臂,衣亦少污。从者掖公起,为之摩痛。公止之曰:“汝第取水来涤吾衣,臂坏无与尔事。”从者曰:“身之不恤,而念一衣乎?”公曰:“臂是我家

2、物,何人身我索讨。” 注释掖:扶 摩:抚摸 恤:爱惜1解释下列加粗字或词。 (1)失足( ) (2)第( ) (3)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从者掖公起,为之摩痛。_(2)身之不恤,而念一衣乎?_(3)臂是我家物,何人身我索讨。_3你赞同借衣人的做法吗?为什么?_3.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选择。(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_)。A品尝B曾经C尝试(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_)。A只有B唯一C只是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3王戎为什么说

3、“此必苦李”?用“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B.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地开始行动。6如果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边又发现了一棵桃树,只有最高的树枝上还长着几个桃子,你认为树上的桃子甜吗?为什么?_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王戎_虎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注释 纵:任凭。承间:趁机。辟易颠仆:惊慌闪躲,摔倒伏地。

4、湛然:冷静沉着的样子。1根据古文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2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_3当“虎承间攀栏而吼”时,其他百姓的反应是_;王戎的反应是_。(用原文回答)4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人?_5.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炎帝之少女:_ 以堙于东海:_2这则神话选自_,精卫是神话中_的名字,传说是_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3神话拥有无穷魅力就是因为它具有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读了这个故事,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6.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

5、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7. 重点段落品析。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词。曰(_)溺(_)堙(_)故(_)2阅读后回答。本文选自_,炎帝是_,精卫是_。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_4精卫用_去填平东海,表现了精卫_的精神。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

6、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文中多次出现“度”。根据你的理解,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A尺码,标准。 B刻度。 C量,计算。(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_)(3)曰:“宁信度,无自信也。”(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3根据情境,想象人物的表情或动作,填入句中横线上。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_,说:“宁信度,无自信也。”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9. 阅读小古文女娲补天,完成练习。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

7、息;猛兽食颛(zhun)民,鸷(zh)鸟攫(ju)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1根据意思找出小古文中的相关词语。(_):善良的人民。(_):凶猛的禽鸟。(_):生活在海中的巨龟。(_):地有所陷坏,不能遍载万物。2课文第一小节中与小古文中“火爁(l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3能概括课文3、4小节的句子是_。10. 阅读天地。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灯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1解释加点的字。性敏好学:_家贫:_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_3联系本文与“囊萤夜读”

8、的故事,将这两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_。11. 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选自晋书车胤传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恭勤:_ 通: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_12. 课文直通车。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本文出自_。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和整个句子。(1)常与诸小儿游。_(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_(3)取之,信然。_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13. 课内阅

9、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这篇文言文出自于()。A.三字经B.山海经3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少女:_溺:_故:_堙:_4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5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6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7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14. 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A.老媪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C.没有实际意义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_,本文带给你的启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