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384108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高三生物复习研讨会高中生物信息转换类题型及解法内江二中岳捷 1文字信息转换类题型这类题命题者往往给出生活、生产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材料,提出问题。对于这类题,首先要认真读题;第二、要会“析题”。析题就是根据问题结合题干,找出所要考查的知识点。这是做题的关键。第三、运用科学规范的生物学术语组织答案。表格型信息转换类题型这一题型主要是实验数据表格题,要求学生能从所列表格的数据中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数量变化曲线类信息转换题型此类题型要求考生能从图中的曲线图变化中找出某种细胞的结构或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这类试题在高中生物的所有章节都有所涉及。如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器官的促

2、进作用,酶的催化能力与温度、PH值的关系,细胞分裂中DNA、染色体的变化等。这类题求解过程常有三个步骤:一是看图。有三看:看纵横坐标生物学意义,看特殊点,看曲线变化趋势。二是析图。分析图中特殊区间特殊点的意义。三是用图。运用图中已知结全相关理论组织答案。4.形态结构示意图类信息转换题型 此类题要求考生能正确识读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如动植物的亚显微结构,人体心脏、肾脏等脏器结构,神经元的结构,突触的结构,大脑皮层等结构,并科学理解这些结构的生理功能。5.实验装置图类题型此类题型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实验原理,科学设计实验步骤,知道实验必须要用哪些材料和用品,并能准确解释实验现象。 6生理功能过程图类题

3、型此类题型要求考生能理解生命运动过程中各器官所起的作用或者说某种生理活动需要哪些结构参与,又是如何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的。 1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衣壳蛋白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序号检测对象中文名称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1HB sAg表面抗原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 sAg无传染性2HB sAb表面抗体人体产生,保护肝脏3HB eAgE抗原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4HB eAbE抗体

4、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5HB cAb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 cAg)的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1)人体产生HB sAb和HB eAb的细胞是 ,当得到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和 。(2)在两对半检测中,如果出现1、3和5阳性即为“大三阳”。此时乙肝病毒 (填“有”或“没有”)显著的传染性。(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消灭乙肝病毒,即通过 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

5、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 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5)早期的乙肝疫苗来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 (成分)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国卫生部已明确规定,自2000年起,血源疫苗已停止生产及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疫苗。【猜题理由】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

6、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3(8分)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二 给

7、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 。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 ,原因是 。(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在短时间内将 。(4)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5)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 ,B植物的干重将 。3图甲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过程示意图,

8、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图丙表示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丙A图甲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B图乙中,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C图乙中,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图丙中从上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占的比例为a,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的能量为y,则y=20ax+5x 。3下图1和图2分别表示是两种群在稳定和频繁变化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N2N1种群密度在频繁变化的环境中 时间 图2N2N1种群密度在稳定的环境中 时间 图1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C海洋和

9、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4.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保证染色体末端完整复制,使染色体结构保持稳定。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右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C端粒

10、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6.秋末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甲图所 示),而后从植物体上脱落。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除乙图所示的激素外,叶柄基部离层的产生,还与_激素有密切关系。(2)在植物激素的作用下,细胞核中的有关基因进行表达,表达产物A物质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_,再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囊泡,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细胞膜的_作用,分泌到细胞外。(3)第(2)小题所述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对离层形成所起的作用是_。1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

11、接受光刺激后, 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运输到花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70年后人们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植物开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成花素能诱导花器官的形成,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C成花素合成后通过胞吐(外排)方式运输到细胞外D成花素基因只存在于植物叶片中而不存在于芽中2远轴端 近轴端6.落叶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而后从植物体上脱落。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科学家Addicott等为研究器官的脱落和生长素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a:切去植物的叶片,残留的叶柄基部很快形成离层,叶柄脱落。b:在切去叶片后的远轴端

12、涂以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则会延迟叶柄的脱落。c:但将生长素施加到离层区靠茎的一面(近轴端)时,反而促进脱落。下列据此实验所进行的推测中,错误的是:甲图乙图A:决定器官脱落的是离层区两边的生长素浓度梯度B:当器官的生长素浓度绝对含量大时,会促进离层形成C:当远轴端生长素浓度大于近轴端时,不发生脱落D:当远轴端生长素浓度大于近轴端时,不发生脱落4(2000)豚鼠中有几个等位基因决定其毛色。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分析下表中数据,找出能反映不同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交配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黑银乳白白化1黑黑220072黑白化109003乳白乳白0030114银乳白02311

13、12ACbCcCsCzBCbCsCcCz CCcCzCbCs DCbCzCsCc 解析:(1)交配1,黑黑黑:白=3:1,说明黑对白为显性,白色为隐性,其基因型为CzCz,两个黑色亲本为杂合体,基因型均为CbCz。 (2)交配2,黑白黑:白=1:1,为测交,亲本黑色为杂合体。 (3)交配3,乳白乳白乳白:白=3:1,说明乳白对白色为显性,亲本乳白都是杂合体,其基因型均为CzCz (4)交配4,隐乳白银:乳白=2:1:1,说明亲本银与乳白都是杂合体,携带有隐性白色基因,也说明银对乳白。该杂交的遗传图解为: P:CsCz(银)CcCz(乳白) 配子: Cs Cz Cc Cz 子代:CsCc CsCz CcCz CzCz 银 银 乳白 白化 1 : 1 : 1 : 1 即银:乳白:白=2:1:1,与交配结果相符。 由上述结果可知:银对乳白为显性。综上所述,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是:CbCsCcCz. 答案:B3【2010年高考四川卷理综】 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