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218893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文字材料精品教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基本信息课名我做小导游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是学科地方课程学段中年级年级三年级授课日期2016年6月教材书名:走进昌平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8月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梁静昌平区回龙观二小(农学院附属小学)13581952943实施者梁静昌平区回龙观二小(农学院附属小学)13581952943指导者安琪、徐辉昌平进校13681076482、13611279499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

2、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而了解国情历史、热爱祖国是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中指出:“要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保证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开展课程整合实验,提升课程质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2016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体建设,创新课程结构,积极尝试长短课、大小课实验,加强跨学科整合,加强语言、数学、信息技术等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培养。”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三

3、级课程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注重语言、信息技术等素养的培养,并围绕教学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理论依据】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本质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合作共享、学习提升的过程,是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基于以上理论,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本课我做小导游选自北京市昌平区地方实验教材走进昌平第1册(小学三年级用)。本课属于第一单元欢迎到我家乡来第4课。本单元的前三课分别是可爱的家乡历史悠久的家乡走进农家小院,本课是学习完前三课内容后的一节以实践为主的活动课,本课包含识图找位置、写导

4、游词、解说展示等内容。完成上述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如下活动:通过学生课下调查资料及课上的学习,准确指出昌平在地图上的位置,进行回顾介绍;利用pad拓展资料,学生阅读、欣赏,全面认识昌平,并选出“昌平六大美景”;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创作导游词,并组内自评推荐每组中的优胜者;通过角色分配:设计者、导游、游客,模拟导游现场并进行展示;然后小组互评,选出优胜队及最佳导游奖;最后由老师升华情感,结束本课。走进昌平的教学就是要通过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景色、物产、文化、经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情况】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作为家乡的昌平风光秀美,历史

5、悠久,物产丰富。通过亲自到农业嘉年华、昌平职校农业基地及明十三陵等地参观学习,感受到了导游热情的服务,细致、贴切、有特点的解说,为本课自己做小导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是昌平区“Pad进课堂”试验校,本班学生已经适应这种e课堂模式,并能够熟练操作Pad的各种功能。 我班有一部分学生的老家就是南口、回龙观、小汤山等地,他们渴望着对自己的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祖国各地,虽然长在昌平,却对昌平并不了解,他们也渴望了解昌平。我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从他们身边熟悉的生活着手,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昌平,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外调查资料、启发式讲授、体验活动式学

6、习。【教学手段】1.通过系列小组活动,创设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Pad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发学生思考讨论。3.借助师生搜集的课外资料及课上展示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加强社会实践能力。4.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北京做贡献。【技术准备】 电脑、多媒体、Pad、课外调查成果。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1.知道热爱家乡就要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2.会创作导游词,能以当小导游的形式进行介绍。3.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对家乡产生更浓厚的感情。2

7、.学会创作导游词。【教学难点】能为“昌平一日游”规划路线并做小导游为他人介绍。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开 始结合所学,夸赞昌平引导:回顾内容回顾概况 Pad中投票选出六大风景PPT出示:拓展资料拓展延伸创作交流汇报交流PPT出示:创作要求合作展示小组展示Pad拍照PPT出示:合作提示生成:旅游路线图情感升华回顾课堂内容课堂小结 结 束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回顾概况【引导】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家乡的可爱以及它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特色,并且我们也在课下查阅了资料,相信昌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也了解到同学们在学校参加了各类校本课程

8、的学习,有学写儿歌的,有学快板的,还有会演唱单弦儿的【提问】谁愿意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夸一夸昌平?【评价】根据学生回答给予恰当评价。【归纳】真不错,看来大家不仅对前面所了解的内容印象深刻,还学会能力转移了,居然用上了校本课所学的技能,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你们可太了不起了!根据自己在校本课所学技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夸昌平,如:儿歌、快板、单弦。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说说眼中的昌平,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校本课程能够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课件3分钟介绍家乡【提问】我看出来了,你们都特别喜欢昌平,老师这里有一幅北京地图,你们知道昌平在地图的

9、什么位置吗?【板书】京师之枕 解说“京师之枕”的来历和含义【提问】除了它的地理位置,谁还能介绍介绍它的人文优势以及风景啊?【归纳】是啊,昌平地灵人杰,真可谓“京华宝地属昌平”。学生指出昌平的位置,介绍其地理位置、人文优势和特色风景。通过学生介绍的方式,把握学生学习现状,做到心中有数。课件2分钟拓展延伸【引导】除了你们说到的地方,老师也还知道昌平还有很多风光秀丽的地方呢,你们想去逛逛吗?打开pad,自由阅读资料,欣赏图片本环节使用pad拓展资料,加深对昌平的了解,投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为后面的投票活动奠定基础。Pad4分钟创设情境【引导】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对我们的家乡进行了

10、更全面的认识。不得不感慨,昌平的美景实在太多了!最近啊,昌平区旅游局要举行“最美十大风景”评选活动,很荣幸,我们也能够参与此次投票,请你在所有风景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十个,开始投票吧!【小结】你们选出的地方真的是太美了,真是名不虚传的“昌平最美十大风景”。利用Pad投票选出“最美十大风景”。充分利用pad学习方式,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Pad2分钟创作交流【引导】这么美的风景是不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啊?由于我们昌平的宣传工作一直都做得特别好,中外游客真是络绎不绝,而且他们都特别喜欢请一位当地的导游随行。如果你就是随行的导游,你需要准备些什么?既然导游

11、词是必不可少的,那你们想知道如何创作导游词吗?【板书】我做小导游【提问】创作导游词需要注意什么?【出示】学习提示【引导】现在请你在“最美十大风景中”选择你最喜欢的风景,为她写上一份真挚的导游词吧!学生自由回答,创作导游词并交流,修改。学习写导游词是本课学习重点,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不会产生写作的抵触情绪,同时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与语文习作字数要求整合,达到学会写导游词的目的。课件7分钟合作展示【引导】同学们,过些天就是暑假了,昌平又要迎来成千上万的游客,昌平旅游局将招聘学生导游,带领游客进行昌平一日游。招聘要求以模拟形式进行,具体如下:【要求】合作提示【评价】请用手中的pad为你眼中

12、的优胜组投上一票!【小结】同学们,老师发现了你们的另一个天赋,你们都是优秀的小导游!我准备向昌平旅游局为你们申请“优秀小导游称号”,并推荐你们应聘。你们有丰富、别致的言语介绍,贴心、周到的服务热情,相信你们的游客都能满意而归!也祝你们应聘成功,也为我们昌平的旅游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板书】生成一日游路线图学生分小组合作模拟设计路线并导游,按一定顺序展示。投票选出优胜组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体验,因此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展示机会,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件Pad19分钟归纳总结【小结】孩子们,今天你们表现的可真棒!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小导游,如何写导游词,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

13、一名合格的小导游;通过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交流分享,我们对昌平更加了解了;通过你们的表现,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你们对昌平的热爱,让我们将这份热爱延续下去,带动身边的人一起热爱昌平!让我们的昌平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辉煌!学生谈收获简单的小结既回顾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渗透学生爱国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真正做到爱家乡、爱祖国。课件3分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活动中学生合作展示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课外调查资料成果评价标准:语言简洁、表达完整、汇报有特色、突出重点

14、。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共同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有特点。【评价量规】评价项目具体内容评价等级10分8分6分4分课堂表现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成果展示角色分配合理,人人有事做语言表达顺畅,有感情介绍合理,有特色给教师建议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不同课程之间的整合,抓住学科特点的同时整合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等内容,培养语言、信息技术等核心素养。比如:在回顾环节,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夸昌平时融合了学生在校本课中所学的内容,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让课堂活泼生动;在创作导游词及展示环节,融合了语文学科中的写作要求、口语交际评价等,既激发兴趣又能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教学选材时代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设计从校本课特色内容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运用学校 “Pad进课堂” 特色学习方式,创设情境,设计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投票、阅读拓展资料、拍照上传等环节,使课堂既生动丰富又活泼高效;学生对昌平的了解有局限性,我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挖掘昌平特色及优势,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最终让学生在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