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一)古诗、词曲鉴赏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9.50KB
约8页
文档ID:411424860
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一)古诗、词曲鉴赏_第1页
1/8

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一)古诗、词曲鉴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古诗文鉴赏 (共8题;共70分)1. (10分) (2017高一下·湄潭期中) 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 题青门引·春思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1) 本词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赏析其表达效果2. (7分) (2019高三上·江门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辛弃疾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注】词人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毕生坚持抗战,为主和派所不容催科:官府催交的租税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云烟”二字给人轻淡之感,其实轻淡中包含着词人对往事如烟的感叹B . 上阕次句将自己比作入秋蒲柳,意思是说自己身体非常孱弱,过早地衰老了C . “早趁催科了纳”既照应题中“以家事付之”,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

D . 结尾两句词人以“乃翁”自称,说自己依然还可以管管竹林、青山、绿水2) 词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3. (7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早蝉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1)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诗人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B . “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秋冬夏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指还没有到秋天C . 时值夏季,让诗人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诗人的悲慨之情D .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2)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两句感情深沉动人,其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 (12分) (2019·南开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出嘉峪关①感赋四首(其一)林则徐②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注】①嘉峪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七十里②林则徐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1841年6月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函谷关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里征人驻马蹄”指明全诗的立足点,这首诗从同一视点上,写出对象雄伟壮阔的丰富性B . “严关百尺界天西”一句“界”字指出嘉峪关作为通向西北关隘的险要位置C . “飞阁遥连秦树直”,诗人回首来路,视角由远及近,嘉峪关楼阁与古秦地树木相连,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凄凉苦楚之情D . “缭垣斜压陇云低”“云烟”“绕垣”被压低“严关”又高出城墙,云烟绕垣烘托了严关高“百尺”2) 此诗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 (8分) (2017高一下·齐齐哈尔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古风﹒碧荷生幽泉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 “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 . 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C . 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D .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E .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2) 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8分) (2017高三下·西宁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玉楼春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句“尊前”,表示对友人的尊重,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但出语很轻,告诉朋友别后归来的期限B . 第二句着一“欲”字,照应首句“拟”字,心态毕现,欲语未语,而对方已是春容惨咽,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C .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与前人所写的“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的诗句,既异曲同工又推陈出新。

D . 末二句虚写,设想把满城的牡丹看尽,才会少一些离别的伤感而容易与归去的春风一起,向朋友道别E . 全词写离愁,以实开笔,以虚作结,首尾呼应,以乐观之虚设冲淡苦别之现实,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正是别于婉约的豪放风格2) 请联系全词,简要赏析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7. (10分) (2015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本诗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经汉江(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写1) 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的“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任选一个字,分析其中蕴含的意味2) 有人评价此诗后两句所抒之情,“与常情相悖”常情应该是怎样的?而作者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8. (8分) (2017高二下·仙桃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庭芳苏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本词的上片抒写词人对蜀乡故里的思念和对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首句“归去来兮”是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典故B .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老无为的感叹,加深了失意的感情氛围,颇有人生失意、宦海沉浮、未来无着的哀愁C . “儿童尽楚语吴歌”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都是直接抒写词人在黄州生活得畅快得意,自己的孩子已经一口“楚语吴歌”就是证明D . 下片的后半部分,从“好在”一句笔锋陡转,词人不再感慨未来,转而直白地抒发自己对此地山川人物的依依不舍和离开后依然怀念的情感E . 本词大量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令我们跟随词人一同从眉山到黄州,又从黄州到汝州,再回到黄州,描写的风物人情,着实动人2) 素来词家评论,此词为东坡“跳荡飞扬,于温厚中透出激愤不平”之作,你同意此观点吗?请以下片为例,作简要分析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古诗文鉴赏 (共8题;共70分)1-1、1-2、2-1、2-2、3-1、3-2、4-1、4-2、4-3、5-1、5-2、6-1、答案:略6-2、答案:略7-1、7-2、8-1、8-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