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公开课26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08931341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拿来主义公开课2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拿来主义公开课2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拿来主义公开课2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拿来主义公开课2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拿来主义公开课2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拿来主义公开课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来主义公开课2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拿来主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法。2、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3、体会鲁迅杂文的辛辣活泼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1、课文后半部分,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理解比喻论证、破立结合论证的方法。2、课文前半部分,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鲁迅杂文的辛辣活泼的语言艺术。教学思路:激趣导入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分析怎样拿来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精髓研析为什么要拿来品味语言教学方法:讨论探究为主,朗读品味为辅。教学资源:1、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2、网络文章“情人节”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中国

2、企业的短视教学过程:一导入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回答:“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吃了牛肉就会变成牛吗?”的确,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究其原因,就是坚持了一个正确的原则“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拿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回答吧!二请查一查,想一想,看看“主义”有几个义项。 A、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B、思想作风。 C、一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系。 三请同学们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拿来主义就是

3、针对“拿来”这种现象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四、下面就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查找一下,课文中作者所提出的理论、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占有,挑选。(“占有”是就态度而言,“挑选”是就方法而言。)五、拿来主义,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一个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作者采取了一种非常形象的写法,你知道它是什么写法吗?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一具体写法找出来。 譬喻(比喻论证)将“大宅子”比作“文化遗产”1大宅子中都有些什么?“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正确对待这些文化遗产的? 鱼 翅 文化精华 使用鸦 片 益害并存 存放文化遗产 烟枪烟灯 益害并存 姨 太 太 文化糟粕 毁

4、灭立:三种正确的方式 一言以蔽之: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对待大宅子这一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错误态度? 他们的错误实质是什么?不敢进门 孱头 逃避害怕 逃避主义大宅子 放火烧光 昏蛋 全盘否定 虚无主义 (文化遗产) 接受一切 废物 全盘肯定 投降主义 破:三种错误的态度3、这里,作者在论证上,主要采取了两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破立结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妙处? 比喻论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将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破立论证:对比深刻,论证严密,使文章的论述无懈可击。4、感情是文字的灵魂,杂文不是板着面孔说教,它往往充溢着强烈的情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

5、广东杂文家鄢烈山说“激情是杂文的生命泉”, “愤怒出杂文” 。 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分别朗读“三种错误态度”和“三种正确方式”,看他们谁更能读出感情!5、文章的结尾共有五句话,其实是回答了五个问题,哪五个问题?你能找出来吗? 1、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 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实行拿来主义有什

6、么重要性和迫切性?1资料1 “情人节”与拿来主义情人节又要到了,从众多情侣匆忙进出礼品的脚步中便可以看到。圣诞的火爆不亚于春节,互联网成了新经济并开始渐渐左右着发展的脉博。世界在全球化,多极化,拿来主义已不仅仅适用于中国。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先生首倡的。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莫过于五四前后,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 “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份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几乎成了笑谈.,于是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

7、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针对三十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很多人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但鲁迅所说的“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则了解的人较少了。鲁迅一生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字数几乎与他的创作相等,而这仅是鲁迅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 同样祟尚拿来主义的日本,在获得

8、喜欢学习,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美名之时,却使自己的文化呈现强烈的相对主义特征,他们折服中国的孔孟之道,但同时又排斥对中国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拒不向中国人民做出道歉。(沙沙)摘自强国论坛 思考;A、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B、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2资料2 拿来主义:中国企业的短视以中国的汽车工业为例,中国所能实现的开放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企及,以至于人们在今天的中国经济版图上很难找到地道的民族汽车工业,而即便是我们花费了如此的代价,却同样没有“引进”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反而连已有的创新能力都丧失殆尽。汽车工业中外合资已经20年,90的轿车市场已经让给外方,而绝大部分合资企业没有

9、开发过像样的新车型、新发动机。汽车产业之所以被称为“工业的火车头”,是因为它可以带动装备制造、钢铁、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如上海大众,连货架、扫地用的清洁机都从德国进口,其他设备的进口不言自明。北京市与韩国现代合资生产索纳塔后,只有四个轮胎和一个电瓶由中国制造。 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合资企业中的外方。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生产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4,但是其利润80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国内赚145美元,在中国却赚2400美元。本田公司在广州生产的雅阁牌轿车,售价高出日本国内价格六成左右。但是,令人更难以接受的是,在合资汽车厂中,不但中方,整个合资厂都没有开发、设计权,中国似乎与汽车产业的高

10、利润无缘。 放眼全局,我们当然可以将问题设想得并没有上述那么恐怖。的确,技术引进本无原罪,可问题的核心在于,引进的最终目标是消化吸收与创新。而就是这一清晰的流程,中国企业却并不能完全贯彻到底。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很多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分贫弱。据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7元进行消化吸收,而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是花1元钱引进技术,但花58元钱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 思考:通过对中国和德国的对比,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对待文化遗产(外来文化)的方法“拿来主义”,学了两种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破立结合”。因此,我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

11、学习生活中,定能将它们灵活运用,正确对待、处理我们所遇到的文化遗产(包括外来文化)。 4、思考题 文章题为“拿来主义”,为什么开篇对“拿来主义”一字不提,先阐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或A或B或C或D非A非B非C 所以D1、课文研习问题1: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明确: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听凭送来自己来拿。 问题2:那么,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

12、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问题3:“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明确: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问题4:这是例证法。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问题5:“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明

13、确: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问题6: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明确: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问题7: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自己来拿 问题8: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明确:论证为什么要“拿来”。2、背景介绍世纪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

14、,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1、分析下列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A、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明确:“进步”实为倒退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明确:一“捧”一“挂”,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的丑态,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可怜,可鄙可笑。C、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明确:讽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其实自不量力。D、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明确: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2、关于杂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列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特点:A、短小、活泼、犀利、隽永。B、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C、题材广泛,形式多样。D、大中取小,小中见大。3小结 本文是较为轻灵、活泼的杂文,语言犀利幽默,辛辣讽刺,妙趣横生,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