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08923651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系统。狭义:指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 景观组分:把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岛屿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则容纳生物种类越多。 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汇种群: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时,幼体的出生无

2、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简答题: 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如下: 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 个相对同质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 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 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

3、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只有在景观水平上在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各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 展所起的作用。论述题: 简述景观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答:生态学上的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 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的景观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准确地理解景 观的概念,必须把握景观的以下4个特征: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由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

4、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 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第二章 斑块 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景观结构: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构成、多样性、空间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的斑块。 残存斑块: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1、斑块的起源基质及类型划分。答:斑块的起源涉及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活动。根据起源,至少现存四种类型的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 残存斑块、引入斑块。2、根据物种对边缘的反应可将物种分为内部种和边缘种。3、影响斑

5、块起源的主要因素:环境异质性(环境资源斑块)、自然干扰(干扰斑块、残存斑块)、人类活动(引入斑块)。4、干扰斑块与残存斑块的异同点。答:相同点: 1、都是自然或人工干扰的产物。 2、都受到干扰的初期以及随后的演替过程中发生着物种、种群大小、灭 绝和迁移的变化。 3、都以相似性消失于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 4、都具有高的转化速率。不同点:干扰的影响的范围不同。干扰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小,残存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大第三章 廊道廊道: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指标,包括功能连接度和结构连接度。1、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那些类型?答:按廊道

6、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2、廊道有哪些重要生态功能?答:廊道有以下重要的生态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3、城市廊道据功能划分为三种:绿色廊道、蓝色廊道、灰色廊道。 论述题:生态廊道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答: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在设计中都会涉及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数目、基质、宽度、连接度、构成、关键点(区)等。(1)数目 一般情况下,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生态廊道的数目通常被认为越多越好。(2)基质 生态廊道是与周围土地发生联系的,因此考虑景观中生态廊道所处的基质也极其重要。对基质的研究应从三 个方面入手:第一,弄清动物利用

7、廊道的方式,第二,调查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或是判断出从相邻地区流向生态廊道的污 染物的类型与强度;第三,判别有生态廊道连接的大型生态斑块,这些斑块的位置将会影响到生态廊道的位置、内部特征及 长度,进而影响到迁移物种的类型。(3)宽度 宽度对廊道生态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太窄的廊道对敏感物种不利,同时降低廊道过滤污染物等功能。 此外,廊道宽度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生边缘效应的地区,进而影响廊道中物种的分布和迁移。边缘针对不同的生态过程 有不同的响应宽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边缘效应虽然不能被消除,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廊道的宽度来减小。(4)连接度 连接度是指生态廊道上各点的连接程度,对于物种迁

8、移及河流保护都十分重要。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功能 连接度会根据不同物种的需要发生变化。道路通常是影响生态廊道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廊道上退化或受到破坏的片段 也是降低连接度的因素。规划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连接度。(5)构成 构成是指生态廊道的各组成要素及其配置。廊道功能的发挥与其构成要素有着重要关系。构成可以分为物种、 生境两个层次。生态廊道不仅应该有乡土物种组成,而且通常应该具有层次丰富的群落结构。除此之外,廊道边界范围内应 该包括尽可能多的环境梯度类型,并与其相邻的生物栖息相连。(6)关键点(区) 关键点包括廊道中过去受到人类干扰以及将来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系统产生

9、重大破坏的地点。 当点的面积在所研究尺度上变得足够大时,就成了关键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点(区)也是生态廊道构成的一部分,只 不过这些点(区)在廊道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此外,生态廊道设计中还涉及其他一些结构特征问题,如尺度、环境梯度、干扰路线、曲度、长度等。第四章 基质 孔隙度(也称其为孔性,基质孔隙度或景观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 界的斑块数目。 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由特定时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所确定的特征。 景观边界: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简答题: 简述基

10、质概念及判断标准。答: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优势度最高的景观要素。 判断景观基质的标准有三条: 相对面积:景观中某一类要素明显比其他要素占有的面积大得多时,可以据此来判断这种景观要素就是基质。通常基 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 连通性:假若景观的某一要素(通常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得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 为这一要素是基质。 动态控制: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 重要。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论述题:试述景观边

11、界的特征及主要功能。答:景观边界是一个多功能的景观组分,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 异质性:景观边界具有相邻景观的部分特点,异质性高;边缘种更增加了景观边界的异质性。 动态性:景观边界具有脆弱、敏感和不稳定等一系列动态特征。 宏观性:景观可看作是一定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实体。 尺度性:景观边界对观察尺度的反应敏感,在某一尺度上观察到的景观边界,会在较小或更大尺度上消失。 景观边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道或廊道:景观中许多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物种流等)是沿景观边界流动的,此时的边界相当于廊道。 过滤器或屏障:穿越景观边界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边界相当于一个半

12、透膜。 源: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生态流由景观边界向相邻景观单元的流动,起到源的作用。 汇:景观边界可以聚集生态流。 生境:景观边界有其特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因此也成为很多物种的一种栖息地类型。第五章 景观形成要素与构形 粒级(度):景观组分规模大小的量变,主要用于空间测量,是一个与尺度密切相关的概念,粒级分为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 空间粒度是指最小可识别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或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是指某一事件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1、景观是由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形成的?答:景观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和自然干扰等因素影响形成的。2、地貌因素按照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分为哪几

13、类?答:按照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将地貌划分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大类型。3、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可划分为: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第六章景观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 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简述景观格局的类型。答:景观空间格局有均匀格局、聚集格局、随机格局和组合格局四大类型。第七章 景观异质性 景观破碎化: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 景观多样性:景观在结构、功能、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反映景观的复杂性。1、简述景观异质性与景

14、观组分相对频率的关系。答:景观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组分在景观中相对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随着景观组分出现的相对频率的增加, 其异质性相应地提高。当该景观组分的相对频率增加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该景观组分在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概率随着其相 对频率的继续增加而加大,其分布的不确定性开始下降,景观重新出现均质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开始降低。如果最终景观 被该景观组分全部占据,景观又呈现为均质的系统。2、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答:景观异质性与遗传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加,生境多样性将提高,种群多样性将更丰富,物种基因交流频繁,遗 传多样性将增加,随着破碎化的进一步加剧,景观异质性有可能降低,生境孤

15、立现象突出,遗传多样性降低,甚至随着生境 的消失而消失。 景观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 景观异质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加,生境多样性也随之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增加,当导致景观破碎 化的生态过程丰富时,不会对生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造成实质的影响。3、景观破碎化特点及研究意义。 答:特点:破碎的斑块越小,种群密度降低程度越大,灭绝速率越大。意义:通过对景观破碎化的分析,可以从一定角度对景观的稳定性和干扰,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进行客观的 评价,为景观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此外,对生物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第八章 景观生态过程 名词解释:景观生态过程:把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称为景观生态过程。 景观生态流:指物质、能量、物种及其他信息在景观各空间组分之间的流。简答题:1、简述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及景观生态之间的媒介物。答: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是:扩散:物质沿浓度梯度的运动过程;质量流:物质沿能量梯度的移动过程;运动:物 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的移动。景观生态之间的媒介物有:风、水、飞翔动物、地面动物和人。2、景观要素中的无机流有哪几种?答:景观要素中的无机流包括:空气流、水流、养分流。3、物质、能量在景观中的运动格局。答:1、连续运动,即某一客体在两点没有停顿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的速度不会降到0,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