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0878570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_T312—1998马铃薯脱毒175品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备案号: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 3121998马铃薯脱毒 175 品种1998-12-24 发布1999-01-01 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63/T 3121998前言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附录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娥 杨永智 宓 盛 王志远IDB63/T 3121998马铃薯脱毒 175 品种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形态特征,并对其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适宜种植地作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

2、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管理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推广、检验和销售。2 技术内容2.1 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于1991年从陕西省安康地区引进当地主栽品种175,经脱毒试种,1998年3月2日青海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现定名为脱毒175,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0122号。2.2 特征特性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见附录。2.2.1 植株性状株丛繁茂,株型直立,生长势强,株高39.114.10厘米。幼芽基部圆形,绿色,密生茸毛,顶端尖,白色。分枝部位在主茎下部,分枝46个,生长粗壮。茎粗1.080.64厘米,绿色,横断面三棱 形。茎翼较明显、直形。顶小

3、叶倒卵形;侧小叶34对,排列较紧密,叶缘平展,有茸毛,叶大而薄, 浓绿色;复叶椭圆形;托叶镰形;次生小叶1014对。2.2.2 花果性状花序排列紧密,为聚伞花序。总花梗长11.000.45厘米,花蕾绿色,椭圆形;萼片披针形,浅绿色;花柄节绿色;花冠白色,中等大小(直径3.200.20厘米);具浅紫色五星轮纹;雌蕊花柱长, 柱头绿色,二裂;子房横断面浅绿色;雄蕊橙色,5个,聚合成圆锥形;绿色椭圆形浆果。2.2.3 薯块性状薯块长椭圆形,表皮光滑,浅黄色,薯肉浅黄色。芽眼1013个,浅黄色。牙眉直,脐部中等深。结薯集中,较整齐,耐贮,休眠期较短。2.2.4 经济性状单株结薯数46个,单株产量120

4、0.00167.50克,单薯平均重250.0033.50克,淀粉含量18.80.60,食味品质佳。2.2.5 生育期播种至出苗期3840天,期间的积温为448.8011.50;出苗至现蕾期362天,期间5的积温为513.5028.50;现蕾至结薯期101天,期间5的积温为136.0014.10;结薯至成熟期503天,期间5的积温781.5040.80,全生育期天数为1355天,期间5积温1879.80 69.60。2.2.6 抗逆性耐寒,较耐旱,较耐盐碱。2.2.7 抗病虫害性高抗晚疫病,抗环腐病,抗卷叶病,低抗黑胫病。12.3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在中等肥力条件的地块种植,川水地区宜在4月

5、中旬播种,地膜种植可适当早播,浅山地区宜在4月底5月上旬播种,穴播,播深3.010.00厘米,行距65.00厘米,株距20.00厘米,每公顷保苗7500082500株(50005500株亩),每公顷施农家肥45.0060.00立方米(3.004.00立方米 亩),现蕾前期每公顷追施纯氮0.210.23吨(14.0015.00千克亩),开花期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液,遇冰雹等灾害要追肥。齐苗后除草松土二次以上,松土层应深达5.00厘米,避免伤根,封行后要浇水培土,此后浇水视土壤干湿度决定,通常生长期间浇水23次,每次浇水后要松土整垄。当田间植株茎叶85以上干枯后收获,收获时防止机械损伤。如果收获

6、时土壤比较湿,应在通风处将薯块阴凉12天后再入窖贮藏。窖藏期间注意防热、防冻、防湿,窖温应保持在24,以防薯块发芽。2.4 生产能力和适宜地区2.4.1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情况见附录)在较好水肥条件下,每公顷产量54.00003.7500吨(3600.00250.00千克亩);在一般条件下,每公顷产量40.653.75吨(2710.00250.00千克亩)。2.4.2 适宜地区主要适宜我省川水、脑山地区种植,浅山地区也可种植。附 录 A(标准的附录)品种试验观察地点基本情况A.1 观察地点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试验地A.2 观察时间1991-1996年A.3 观察地点主要生态因素海拔2309

7、.00米,年降水量394.60毫米,年平均气温4.70,日平均气温稳定0的初日为3月26 日,终日为10月17日,期间积温2722.90;气温稳定5的初日为5月2日,终日为10月16日,期间积温2375.80,无霜期为129天。土壤类型栗钙土,白黄土种,质地粉砂壤。土壤有机质1.712,全磷0.239,全氮0.1012,碱解氮69ppm,速效磷65ppm,肥力水平中等。地区类型属湟水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附 录 B(提示的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B.1 在较好水肥条件下,每公顷产量达 57.7500 吨;1995 年大通县蒋军沟(脑山),种植 0.0200 公顷(0.30 亩),折合每公顷产量 5

8、7.7500 吨(3850.00 千克亩)。B.2 在一般水肥条件下,1995 年大通县青山乡(脑山),种植 0.0333 公顷(5.00 亩),折合每公顷产量 34.6125 吨(2307.50 千克亩);大通县向化乡(脑山),种植 0.0667 公顷(1.00 亩),折合每公顷产量 33.0150 吨(2201.00 千克亩);大通县长宁乡(川水),种植 0.0667 公顷(1.00 亩), 折合每公顷产量 54.3000 吨 3620.00 千克亩);1996 年大通县青山乡(脑山),种植 0.3333 公顷(5. 00 亩),折合每公顷产量 45.2100 吨(3014.00 千克亩);大通县向化乡(脑山),种植 0.0333 公顷(0.50 亩),折合每公顷产量 35.2500 吨(2350.00 千克亩);湟中县大源乡下重台村(脑山)种植 1.7093 公顷(25.64 亩),平均每公顷产量 46.9275 吨(3128.50 千克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