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0341466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鲲鹏(kn)濠梁(ho)兑命(yu)食马者(s)B布衾(qn) 两鬓(bn) 大庇(p) 沉塘坳(o)C修睦(m) 尽粟(l) 突兀(w) 学学半(xio)D骈死(pin) 槽枥(l) 相马(xing) 辗冰辙(nin)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B故外户而不闭(外面的窗户)C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D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C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D系向牛头充炭直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其名为鹏 其真无马邪C货恶其弃于地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D策之不以其道 大道之行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盗窃乱贼而不作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亦若是则已矣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B马说的作者是苏轼,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

3、圣编纂的。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效的草堂。7名句默写。(8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_。(白居易卖炭翁)(2)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知不足,_;知困,_。(虽有嘉肴)(4)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8名著阅读。(2分)(1)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1分)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_(奥斯特洛夫斯基)(2)你是怎样阅读名著的?有什么收获?请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二、阅读探究(42分)(一)(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

4、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9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14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

5、,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注】比:接连,连续。还:通“环”,环绕。一旦:一天。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才美不外见_(2)执策而临之_(3)愿子还而视之_(4)去而顾之_12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策之不以其道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C臣有骏马欲卖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14理解填空。(3分)【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_,根本原因是_;【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_的心理。15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潮流。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3分)(三)(11分)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

7、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而社稷不血食,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客曰:“郭偃之法,有所谓桑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桑雍者,便辟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选自战国策赵策)【注】赵王:即赵孝成王。而若:或者。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便辟:亲近宠爱者。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故至今不遣太守即遣人随其往B未得相马之工也 往往而死者相藉

8、也C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D然而王之买马也 辍耕之垄上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2分)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19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2分)(四)(13分)两会与传统文化【两会镜头】3月8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的作品,让人不由得被传统经典的魅力和风范所折服。中华经典,“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前,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9、以“现象级”的姿态,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也让传统经典真正落地,变得可触可感、亲切可人。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部长通道】3月3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部长通道”时,面对现场“诗词大会”的喊声,陈宝生微笑作答:“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他还当场吟诵了两首唐诗。陈宝生称,传统

10、文化进校园,一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陈宝生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编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换,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摘自2017年3月4日澎湃新闻)【代表建言】今年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走红,很多人的朋友圈

11、被诗词曲赋刷屏。来自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更是让很多人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那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年轻一代身上传承呢?两会期间,不少上海代表建议要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呼吁大力促进传统教育进课堂。(摘自2017年3月12日东方网)王本朝认为,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既要传播传统文化,也要传播现代文化,而且要努力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摘自2017年3月

12、10日光明日报)冯骥才指出:“文化不只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全社会有必要重视起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传统教育这一课。”范小青说。(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20概括【两会镜头】的主要内容。(3分)21下面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3分)A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B我国当代

13、的知识分子更有浓厚的家国情怀。C传统文化进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D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增加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22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3分)23对于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你持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4分)三、写作(50分)24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答案: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A点拨:B项“庇”应读b,C项“粟”应读s,D项“相”应读xing。2B点拨:外户,大门。3A点拨:B项“矜”同“鳏”;C项“见”同“现”;D项“直”同“值”。4C点拨:A项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