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02489786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1.1.1.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1.1.1.1. 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本系统施工的重点、难点在于需要配合的工种最多,施工中需要协调的事项也最多,本系统的进度受各工种完成情况的影响也最多。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与业主沟通,调试及试运行阶段相对较晚,需要各相关系统全部完工才具备条件。本系统也是所有系统中调试工作量最大,完工最晚的一个系统。我公司针对本系统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会加强管理,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安排好施工工序,派专门一个技术人员就本系统施工中存的问题即时与业主沟通,加强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切实做到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

2、务。1.1.1.2. 安装前的环境检查1) 在现场设备安装前,设备机房、设备安装部位的土建、基本装修应基本完工,且不再进行大范围的装修工序。设备机房应具备照明、供电条件及防盗保安措施。2) 在中央控制管理机及网络通讯设备安装前,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机房装饰工程应已完工,现场满足无尘、防盗要求,并提供必要的照明、供电条件。3) 楼宇自控设备通电调试前,受控机电设备应已完成其单体调试,并能现场手动正常运行。1.1.1.3. 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A. 仪表与设备的基本安装方法1) 仪表测点的开孔位置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选择,无具体规定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n 仪表测孔位置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线端上,测孔应避

3、开阀门、插头、三通、大小头、挡板、手孔等局部构件。n 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得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n 压力测孔与温度测孔在同一管段上时,压力测孔应选择在温度测孔上游侧。n 测量仪表应安装在最能代表被测介质的参数位置。2) 仪表及设备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调教。3) 仪表和设备应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尽量避免安装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场干扰和有强腐蚀性气体的地方。如无法避免时,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4) 仪表的接线盒口宜朝下。5) 安装的仪表和设备不能使其承受外来机械应力。6) 仪表和设备安装时,不应承受冲击及振动,安装应牢固,标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等朝向应易于观察。7) 仪表外壳上

4、的箭头方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8) 仪表应与建筑设备同时安装。在建筑设备的水系统清洗时,先将仪表拆下。但在进行压力实验时,应将仪表和建筑设备水系统一齐进行试验。B. 温、湿度传感器1) 室外型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防雨护罩。2) 室内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3) 并列安装的室内型温、湿度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4)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

5、风温和湿度的位置。安装位置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5)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6) 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前进行。其安装位置应避免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7) 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8) 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1K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C. 压力、压差传感器及压差开

6、关1)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2)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3)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村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4)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5) 当同一位置需安装温度或湿度传感器时,

7、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6) 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7) 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并避开蒸汽放空口。8) 风压压差开关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压差开关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D. 流量仪表及水流开关1) 测量及压力仪表的测孔应选择在介质流速稳定、管道截面速度均匀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2) 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与测量管路的连接必须正确。3) 水管电磁流量变送器上游侧应有直管段,长度为介质管道管径的10倍,下游直管长度不少于5倍管径。若变送器前后有阀门和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

8、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4) 当水管流质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5) 当安装位置附近有测压点或测温点时,流量变送器应装距测压点(3555)D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D。6) 电磁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n 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n 在垂直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n 口径大于300毫米时,应有专用的支架支撑;n 周围有强磁场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7) 水流开关的安装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

9、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8) 水流开关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处。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上。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9) 电量传感器10) 电量传感器裸导体之间或者与其它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m,当无法满足时,相互间应绝缘。电压互感器输入端不允许短路,电流互感器输出端不允许开路。E. 液位仪表1) 浮筒液面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其安装高度宜使仪表全量程的处为正常液位。2) 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F. 电动调节阀1) 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介质流动的方向一致。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阀体设备安装说明

10、进行。2) 安装用螺纹连接的小口径调节阀时,必须装有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3) 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4) 执行机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现象。当调节机构能随同工艺管道产生热位移时,执行机构的安装方式应能保证其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5) 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动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并满足设计要求。6) 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电动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7) 安装于室外的电动阀应适当加防晒、防雨措施。8) 电动调节阀

11、安装时,应避免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当调节阀安装在管道较长的地方时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避震措施。G. 电动风阀控制器1) 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2) 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3) 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度。4) 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要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5) 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则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H. 现场分站及中央控制室设备的安装1) 安装前,土建、空调、

12、电气工程应已全部完工。2) 仪表盘(操作台)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与仪表盘(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3) 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4) 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在二次抹面前安装找正,其上表面应高出地面。5) 仪表箱(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n 应垂直、平正、牢固;n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箱(板)的高度大于1.2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毫米;n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6) 单独的仪表盘(操作台

13、)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n 应垂直、平正、牢固;n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毫米;n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7) 成排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除应符合单独仪表盘(操作台)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n 相邻两盘(操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毫米;n 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毫米;n 相邻两盘(操作台)接缝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毫米;n 当盘间的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毫米;n 相邻两盘(操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I. 电缆及线管敷设方法1) 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

14、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兆欧;当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有关的规定。2) 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3) 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4) 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5) 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6) 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7) 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毫米,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

15、间的距离应大于150毫米。8) 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9) 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10) 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11) 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在防腐蚀的厂房内不应破坏防腐层。12) 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标号,并按第1条要求测量绝缘电阻。13)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元件断开。14) 其余电缆线路及管线槽敷设方法按GB50168的有关要求执行。1.1.1.4. 系统调试A.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1) BA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2) BA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而且单体或自身系统的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工艺要求,例如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其单机运行必须正常,而且其冷量和冷冻水的进出口压力、进出口水温等必须满足空调系统的工艺要求。3) 检查BAS与各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和线路敷设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B. 常规检查1) 按图纸和设备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