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七环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知道,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经过近几年不断向先进学校的学习和本校不断探索,我校对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三步七环节”教学,把突破口放在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上,实现了课堂结构的全面变革,提升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略述如下,以供同仁指教第一步:预习探索阶段第一环节:创境激趣,明确学习目标上课开始后,教师先把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小黑板、口述、多媒体、学案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完成的任务,从整体上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带着目标进入课堂,尝试知识建构,整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发现提出新问题这是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中心环节定向目标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为每位同学创设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材料,留足思维的空间,组织学生依据导读提示,对教材进行自主研读,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自己从中找出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新问题这样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时候,教师悄悄巡视,个别了解,察言观色,了解学生情况其间教师一般不说话,或少说话,以免打扰学生思路第二步:交流创新阶段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共同内化知识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生互议,交流预习成果,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探讨不懂的问题,并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班级交流这时学生可以在组内、班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结论、探究过程和疑难问题教师在班级内巡视,检查小组活动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第四环节:交流展示,成果共享对在合作探究中小组形成的成果,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小组间的成果展示,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展示出来,让小组选派代表回答,也可以搞竞答,都会的问题,不必细讲,个别小组会的,就让这个小组选出代表给全班讲,都不会的,老师进行引导,开展学生讨论,进而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也拿到课堂上讨论解决各个小组都能解决的问题,不再讲解,有的问题,某个小组已解决,其他的小组仍是疑点,教师可以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老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对于难度较大,各个小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针对疑点,快速确定要精讲的内容,为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五环节:精讲点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进行精讲点拨,要注意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 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第三步:巩固升华阶段第六环节:巩固新知,注意拓展创新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选择一些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通过检测,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检测反馈尽可能在课堂完成,题量、难度不要太大,以考查知识掌握及运用为主,要求学生尽可能不看课本,做完所有题目之后,不懂的再找课本知识,重点把握,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难题,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讨论解决,最后教师可作适当点拨,这样可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让学生在“再发现”中学会“再创造”。
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第七环节:体验感悟,总结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能、情感体验,让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教师发动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说出来,可以小组交流、选派代表,以全班动员,踊跃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一环节首先由学生自己完成,并采用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表达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回答或课标的要求进行经典归纳总结通过总结,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事情,更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做好的事情,课堂教学改革要贯穿于教师的每节课中,教师只有时时有新思想、新方法,才能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同时才能形成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