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0207046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合作教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合作一、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合作二、 学时学分:周3学时三、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四、 使用教材:卢进勇、杜奇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五、 教学参考书:1储祥银:国际经济合作实务,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2001年2月版。2储祥银、葛亮、卢进勇:国际经济合作原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3华俊 :现代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1月版。4王世浚: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1997年版。5李小北、王振民、赵宪军:国际经济合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六、 教学方

2、法:教师讲授、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学生讲授七、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讲授相结合八、 考核方式:作业与闭卷相结合九、 其 它:平时成绩占30%考勤与作业。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教学时间: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含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原因,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类型和方式。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研究对象、基本理论、国际经济合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方式。通过本章学习,试图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合作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教学重点:掌握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含义及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教学难

3、点: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结合提问,启发式教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列举案例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讲授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手段:传统讲授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掌握生产要素的概念和种类,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在联系。 熟悉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了解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机制。参考资料:1 储祥银、葛亮、卢进勇:国际经济合作原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 华俊 :现代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1月版。3 王世浚: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1997年版

4、。4 李小北、王振民、赵宪军:国际经济合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一节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及含义一、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际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国际经济合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的企业与个人。(二)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

5、三)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四)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间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五)国际经济合作参与者之间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一)广义国际经济合作与狭义国际经济合作。(二)宏观国际经济合作与微观国际经济合作。(三)双边国际经济合作与多边国际经济合作。(四)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与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二、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一)国际直接投资合作。(二)国际间接投资合作。(三)国际劳务合作。(四)国际技术合作(六)国际发展援助。(七)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八)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九)区域经济一体化。三、国际经济

6、合作的特征 1国际经济合作的根本特征 当代的国际经济合作是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协作,相互尊重主权、坚持平等互利是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原则,所以在主权国家间进行经济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最根本特征,也是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标志。 2国际经济合作的综合特征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全球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综合特征,并且合作范围广、领域宽、方式灵活多样。在具体的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经常结合在一起发生一揽子的综合国际转移。 3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经济合

7、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同、发生的领域不同、交易方式不同、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四、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国家间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协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参与合作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使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和经济依赖程度加深。国际经济合作打破了以往以商品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交往格局,不仅为国际经济联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方式,还使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具有了新的特征。国际经济合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产的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在加深各国的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国际化方面。(二)对生产要素的影响首先,直接实现国际经济合作各方在生产要素的数量

8、、质量和种类方面的互补及优化配置。其次,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再次,促使生产要素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均等化的趋势。最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会导致某些出口产业的国际转移和某些替代进口产业的加速建立,改变了一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态势。(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资本和技术的移动增加了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商品的国际贸易量;2一国如果把输入的生产要素投入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或出口产业部门,无疑会推动该国出口贸易的扩大;3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开展能促进相关设备、材料等商品的进出口;同时,世界服务贸易往往会随着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数量的增加而扩大。第三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第二次世

9、界大战以前,在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国际经济交往最主要的形式是商品贸易,第二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联系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国际经济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一)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是国际经济合作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国际经济合作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三)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四)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是国际经济合作产生和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五)各类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当今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新特点(一)竞争更加激烈化(二)国际经济合作集团化(三)合作形式多样化

10、(四)经济政策协调经常化、法制化第四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内容,因此,国际经济合作应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为对象,研究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生产要素移动的规律及在此领域内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有效机制。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理论依据(二)研究宏观国际经济合作(三)研究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二、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一)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2所采取的方式及其内容不同。3所起的作用不同。(二)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联系

11、1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都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2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都与生产要素相关。3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常常结合在一起进行。第五节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归纳起来,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二、世界科技加速发展的影响三、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四、外贸出口环境变化的影响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本章小结:本章首先论述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与含义,然后对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还阐述了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最后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

12、过本章的学习,可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与把握,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理论关键名词:国际经济合作;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合理配置;国际经济协调本章要点: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与含义;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章练习题:1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怎么理解国际经济的含义?2国际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与方式?请举例说明。3试述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动因与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4国际经济合作有哪些作用?5试述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于联系。6中国应如何应对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3、?试述你自己的观点。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基本理论教学时间: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国际经济合作现象,切实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教学重点:生产者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国际分工理论,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配置,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经济合作规律。教学难点: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要素禀赋,里昂惕夫之谜,关税同盟理论,跨国公司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结合提问,启发式教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列举案例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讲授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手段:传统讲授 教学过程与教

14、学内容: 生产要素理论,国际分工理论,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配置,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经济合作规律,跨国公司理论。参考资料:1 储祥银、葛亮、卢进勇:国际经济合作原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 华俊 :现代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1月版。3 王世浚: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1997年版。4 李小北、王振民、赵宪军:国际经济合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一、国际分工发展阶段国际分工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至16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这就是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这

15、是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使国际加工业由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部专业分工方向迅速发展。二、早期的分工理论:绝对利益论与比较利益理论(一) 绝对利益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实际上是指:在生产某种商品中,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这样彼此都可以获得绝对利益好处。(二)比较利益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利益理论,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而不是绝对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