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原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02022984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针灸治疗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针灸治疗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原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总能找到这样奇特的草莓。针灸治疗原则,就是应用针灸治疗所遵循的准则,在论治过程中,均以治疗原则为指导。关于针灸对疾病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针灸施治的方法,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性质来决定的,疾病性质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施治时总不离其准则,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疾病的表现,灵活施治。

2、对针灸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可从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等方面予以阐述。一、标本缓急标与本、缓与急是相对的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标本缓急复杂多变。素问标本病传论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强调了治疗疾病掌握治标治本原则的重要性。(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临床疾病表现症状只是疾病反映于外表的现象,通过辨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找出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机制,然后归纳为某一证型,从这一证型大体上概括出疾病的本质,再针对这一具体证型立法处方,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例如头痛,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感、血虚、血瘀、痰阻、气

3、郁、肝阳上亢等等,仅用止痛的方法选取局部腧穴治疗,虽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容易复发,因此必须针对引起头痛的原因,分别采取解表、养血、活血化瘀、化痰、理气解郁、平肝潜阳等方法,选取相应经脉的腧穴予以治疗,才能收到根治的效果。(二)急则治标在特殊情况下,标与本在病机上往往相互夹杂,其证候表现为标病急于本病,如不及时处理,标病可能会转为危重病证。论治时则应随机应变,先治标病,后治本病。例如治疗某些疾病引起的二便不通,则当先通其便,然后治其本病,即张景岳所说:“盖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三)缓则治本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证候

4、出现,或标本同病,标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如前所述,治疗某些疾病引起的二便不通,若已通其便,标病缓解者,则应治疗本病。(四)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素问标本病传论说:“间者并行。”指病情稳定,无危急证候者,可用标本兼治的方法。例如:由肝失疏泄而引起的脾胃不和,出现胁肋胀痛、嗳腐吞酸、食少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可在疏肝理气的同时兼调脾胃。本病标病俱急的情况亦可采取标本兼治之法。例如:热病中症见高热、神昏,又兼见小腹胀满,小便不通时,则应表里同治,既泻热开窍,又通利小便。总之,病有标本缓急,治有先后独并。治病求本是治疗的大法,急则

5、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则是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的具体原则。二、补虚泻实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这是针灸补虚泻实的基本原则。运用针灸补虚泻实这一原则,除正确掌握针灸补泻、*作方法外,还必须熟悉本经补泻、异经补泻和子母补泻等方法。补虚针灸补虚主要通过补其本经、补其表里经和虚则补其母的方法选穴配伍,并结合针刺手法之“补法”施用,达到“补”的目的。如果某脏腑的虚证,尚未涉及其他脏腑者,均可选用本经腧穴,施用补法治疗。例如:肺虚可取肺经腧穴,大肠虚可选用大肠经腧穴等。若涉及与之相表里的脏腑,均可选用与其相表里脏腑

6、经脉的腧穴。此外,还可根据五行生克理论,运用五输穴,采取虚则补其母的方法。泻实针灸泻实主要通过采取泻其本经、泻其表里经和实则泻其子的方法选穴配伍,并结合针灸手法之“泻法”施用,达到“泻实”的目的。某脏腑实证,如果尚未涉及其他脏腑者,均可选取本经腧穴,施以泻法治疗。例如:肝实者选取肝经腧穴以泻之,胆实者选取胆经腧穴以泻之等。泻其本经,一般多取本经合穴和本腑募穴;急症属实者,可取本经郄穴和井穴。如若涉及与之相表里的脏腑,可选取相表里脏腑经脉的腧穴,并施以泻法治疗。此外,还可根据五行生克理论,选取五输穴,采取实则泻其子的方法。补泻兼施疾病在临床证候表现非常复杂,有时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当运用补泻兼施。

7、例如:肝实脾虚证,临床常见胁肋胀痛、嗳腐吞酸等肝实症状,又同时兼见腹痛、食欲不振、便溏等脾虚症状,治疗时应泻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补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补泻兼施为临床所常用,除补虚与泻实并重外,还应根据虚实程度及轻重缓急决定补泻的多少先后。三、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季节、时辰、地理环境和治疗对象等不同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季节、时辰的特点,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春夏之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体表,病邪伤人亦多浅表;秋冬之季,阴气渐盛,人体气血潜藏于内,病邪伤人亦多在深部。治疗上运用针

8、灸,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人体气血流注呈现出与时辰变化相应的规律,针灸治疗注重取穴与时辰的关系,强调择时选穴,即根据不同的时辰选取不同的腧穴进行治疗。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均是择时选穴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此外,因时制宜还应把握针灸治疗的有效时机,例如,治疗疟疾多在发作之前2-3小时针治,治疗痛经一般宜在月经来临前开始针治等。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特点也有区别,治疗方法亦有差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丿、治宜灸炳。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说明治疗方法的选用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和疾病性质有密切关系。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因为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尤其是对于妇女患者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治疗时均须加以考虑。年龄不同,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亦不同,治疗时应予以考虑。灵枢瘦说:“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又载:者,逆顺肥“婴儿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