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00545249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知能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2012太原模拟)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读图,完成13题。1关于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期间人口增长了3倍多B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类型属于传统型C每年净增人口有下降趋势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左右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BCD3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

2、的压力主要有()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充足,积累多失业问题十分严重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A B C 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亿增长到2011年的12.1亿,增长了8.3亿,增长了2倍多,故A项错。根据题意“3年间人口增长了1亿”,故年增长率远远超过1%,应属于传统型,故D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年净增人口有增加趋势,3年人口净增1亿,故C项错。印度处于“高低高”的传统型增长模式阶段。第2题,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3题,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故错。【答案】1.B2

3、.A3.C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45题。a4图中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 B C D5图中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20%鼓励生育 B15%采取移民政策C60%计划生育 D30%鼓励人员出国【解析】第4题,图中四个国家中,其中点所示国家014岁所占比例最高,为年轻型国家,人口增长最快。第5题,读图可判断国65岁及以上所占比例为20%,为老年型,应采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措施。【答案】4.B5.A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

4、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小,教育投资减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A B C D7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人口出现负增长A B C D【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比例较大,即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那么劳动力充足;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做得较好,故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小,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而不是教育投资少。第7题,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最突出的是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5、变大,也就是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这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而出生人数较少,这加重了青壮年不少负担。我国劳动力数量并非急剧下降而是逐渐下降,且目前不会出现负增长。【答案】6.A7.B(2012绍兴模拟)“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读图回答89题。8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A2002年 B2007年C2012年 D2020年9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解析】第8题

6、,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在新就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第9题,“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农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加值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答案】8.A9.B10读不同人口增长方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我国人口增长属于甲增长方式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解析】环境承载力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影响,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答案】B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

7、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1112题。估算地区年生产量(万吨)可载人口量(万人)最大人口密度(人/平千米)长江中下游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1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地形土壤热量A B C D1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 B C D【解析】第11题,两地区土地潜力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青藏高原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而长江

8、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热量不足,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内,热量充足。第12题,青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其环境承载力非常小,但是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是可以不断变化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会不断增加。说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答案】11.D12.B二、综合题13(2012烟台模拟)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

9、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2)读材料一,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什么?(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

10、?理由是什么?【解析】第(1)题,人口普查可以查清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城乡人口构成,但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消费水平、科技水平等有关,人口普查无法查清。第(2)题,从材料中可分析得出2010年人口增长模式符合现代型人口特征。第(3)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材料可分析。第(4)题,面对人口老龄化,专家提出放宽计划生育、放开二胎的政策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理由充分即可。【答案】(1)C(2)D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4)赞成。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不赞成。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

11、长仍很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14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回答。第(2)题,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对比图回答。第(3)题,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不仅看人口密度,而且主要看该地区的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答案】(1)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2)相反(负相关)。(3)人口数量与分布或者说人口承载力、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人口数量和分布。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