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

上传人:丹**** 文档编号:397121995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5):病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要点一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1)季节性、地域性 (2)外感性 (3)相兼性 (4)转化性 要点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袭阳位:感冒(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行痹数变:风疹、荨麻疹(3)风为百病之长:风寒、风热、风湿兼夹二、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袭表恶寒,伤脾阳呕吐清水、脘腹冷痛。(2)寒性凝滞:疼痛(3)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无汗;经脉、筋脉收缩拘急、屈伸不利。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性重浊:重

2、:肢体困重;浊:分泌物排泄物多秽浊不洁。(2)湿为阴邪,易于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脾阳受困。(3)湿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4)湿性趋下:下身水肿、小便淋浊、泄痢。四、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五、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头面部(2)火热易伤津耗气:口干、大便干(3)火热易生风动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出血(4)火热易致肿疡:红、肿、热、痛(5)火热易扰心神:神昏谵语,狂躁妄动六、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心烦,面赤(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口干口渴,气短乏力(3)暑多夹湿:呕恶,困倦,大便溏泄细

3、目二疫气 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在中医文献记载中,又有“疫气”、“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要点一疫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要点二疫疠发生和流行因素1.气候因素2.环境因素3.预防措施不当4.社会因素细目三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属精神致病因素,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要点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五脏之中,尤以心、肝、脾三脏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3.情志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

4、恶化。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一饮食不节1.饥饱失常 2.饮食无时要点二饮食不洁要点三饮食偏嗜1.五味偏嗜2.偏寒偏热细目五劳逸过度要点一过度劳累1.劳力过度2.劳神过度:易伤心脾3.房劳过度:易伤肾要点二 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有形之痰饮:可见、有声、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等病理性产物,如咳吐之痰液、瘰疬等。其中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无形之痰饮:有痰饮致病的证候表现,而无实质性痰饮可见,用治疗痰饮的方法能够奏效的一类特殊的病理变化,如眩晕、心悸等。要点一痰饮的形成肺、脾、肾及三焦主司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是形成痰饮的中心环节。要点二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蒙蔽心神。4.

5、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细目七瘀血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以及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之内。瘀血既是病理性产物,又为继发病因。要点一瘀血的形成1.气虚、气滞、血寒、血热使血行不畅留于体内。2.内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行导致血离经脉。要点二瘀血的致病特点1.易阻滞气机。2.影响血液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要点三瘀血的病证特点(刺痛、紫暗、硬块、出血)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2.肿块:按之有形、质地较硬、固定不移。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4.紫绀: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5.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6

6、.脉象常见脉细涩、沉弦或结代。细目八先天因素要点一胎弱胎弱是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至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要点二胎毒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如由父母传染而来的梅毒。广义胎毒:是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不利于胎儿之物,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例题1.六淫邪气致病的共同特点不包括()A.季节性B.传染性C.外感性D.相兼性E.转化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1)季节性、地域性 (2)外感性 (3)相兼性(4)转化性。2.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A.风B.寒C.暑D.燥E.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不通则痛,寒性凝滞易导致疼痛。3.均为为阴邪

7、的是()A.风、火B.暑、湿C.寒、湿D.暑、寒E.燥、火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寒、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相关知识点阳邪:风、火热、暑阴邪:寒、湿伤阳气、阻遏气机的邪气:寒、湿伤津液邪气:火热、暑、燥耗气、扰心神的邪气:火热、暑4.致病特点病程缠绵难愈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燥邪D.湿邪E.暑邪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湿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5.风疹之皮疹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体现了风邪致病的何种特性()A.为阳邪,其性开泄B.善行C.数变D.百病之长E.易袭阳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行痹;数变:风疹、荨麻疹。6.火(热)的致病特点不包括()A.炎上B.伤津耗气C.

8、生风动血D.多夹湿E.易致肿疡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头面部;(2)火热易伤津耗气:口干、大便干 ;(3)火热易生风动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出血 ;(4)火热易致肿疡:红、肿、热、痛;(5)火热易扰心神:神昏谵语,狂躁妄动。7.瘀血的病证特点不包括()A.刺痛B.胀痛C.肿块部位固定D.可出血,血色紫暗E.舌质紫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瘀血的病证特点: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2.肿块:按之有形、质地较硬、固定不移。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4.紫绀: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5.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6.脉象常见脉细涩、沉弦或结代。8.痰饮的致病特点不正确的是()A.阻滞气血运行B.影响水液代谢C.易于蒙蔽心神D.病位固定,病证繁多E.致病广泛,变化多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A.气下B.气上C.气乱D.气消E.气结9.七情致病,思则()10.七情致病,恐则()正确答案9E,10A答案解析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