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39507725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一、填空题1、美术课程标准依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赏识评述、综合探究.2、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分为创作和赏识两类,创作倾向外化自己的情感和生疏,赏识偏重于内化知 识。3、美国的费德门教授提出美术赏识的挨次是简洁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评价。4、美术课程的根本理念是使学生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 情境中生疏美术;培育创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力气;为促进学生进展而进展评价。二、简答题1、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答: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力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沟通;进展学生的感知力气 和形象思维

2、力气;形成学生的创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共性形成和全面进展。2、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答:课程的总目标是依据三个维度表述的,即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问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赏识和评述的方法,了解根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进展美术实践力气。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长期兴趣,激发制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3、美术教育?答:以美术学科为根底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连续和进展美术

3、的学问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 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根本美术素养和力气,促进人的全面进展。4、各学段的“综合探究”教学活动应如何进展?答:一、二年级的阶段目标:承受造型玩耍的方式进展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呈现。三、四年级的阶段目标:承受造型玩耍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展美术创作、表演和 展览,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运用自然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问、技能,进展策 划、制作、表演与呈现,体会美术与环境的关系.七九年级的阶段目标: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展记录、规划 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

4、理解共同的主题、共通的原理和规律.5、美术赏识课怎样表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答:赏识课表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必需留意以下几点:一、.分析美术作品时不单要讲技能,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展分心,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学习.二、分析美术作品的技能要和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以及作品是怎样表达的这种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进展思考,并要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代表作品。三、引导学生赏识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和身边的一些典型 的美术现象。四、鼓舞学生乐观参与对美术作品的争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6、什么是根本的美术素养?答: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根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和过程有

5、根本的了解;三、 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根本的了解.7、“造型“与“表现”的关系是什么?答:造型和表现可以看成该学习领域中的两个维度,造型是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一切活动,表现是指 与造型活动有关的全部过程。造型是“点”,表现则是“线”,造型是表现的根底,表现则是造型的过程。造型与表现在本学习领域中是一体两面。比方说学生进展一次玩泥巴的活动,泥巴是造型的材料,承受什么方法,想要表达什么感受,实际上在动手前就有所考虑,就已经开头了表现的过程。 在整个造型活动的过程中,或许中间想法会有所转变,但活动本身并不会停顿.这说明表现始于造型之初,造型贯穿于表现的全过程。8、如何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答:

6、对学生美术作业应承受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 是评语,也可以承受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承受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确定学生的进步和进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抑制的弱点与进展方向。9、“综合探究”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到达什么目标?答:第一、了解美术进展趋势以及美感的多样性,拓展想象的空间,综合运用丰富多样的美术媒材、 形式、技能表达自己的创意,美化环境与生活。其次、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联,能灵敏运用各学科的学问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 进展探究性、综合性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力气,培育制造精神。第三、以个人制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综合美术

7、活动,发挥共性,学会合作,体验探究、觉察的 愉悦与成就感,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三、论述题1、“设计”和”应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课程标准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指出,本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 的现代设计根底和传统工艺。而“应用“一词,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 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深厚兴趣和创作欲望。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 括为以下三点。(1学问的学习与学生生活阅历的关系学习系统的学问技能并不重要,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和趣味性,不断地积存学习方法,才 是学习活动持续正常进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以学生生活阅历为根底和着

8、眼点进展本领域的学习又必 将有助于丰富和强化学生的生活阅历。学生的生活阅历与学问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双向助益的关系.(2) 学问学习与操作实践的关系“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习领域,操作实践是将所学习学问加以强化并加深理解的过程。没有实践根底的理性学问,不会得到稳固,因而也表达不出其价值;而实践与操作行为, 没有理性学问的支持,也是盲目的,效率低下的.(3)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各种内容互为补充的关系现代设计根底和传统工艺美术中实际包括了很多的有用设计门类,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 术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等等,其本身就是设计思维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过程,相互之间是不能 割裂的

9、.因此,其互为补充、相互结合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2、谈谈对“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生疏美术”的生疏?答:第一,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培育学生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宠爱,敬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其次,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角度考虑, 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取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第三,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角度来考虑,它可以帮助学生用历史唯物之一的观点对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总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生疏美术,在国际上是基于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基于对文化的多样化 而提出的。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

10、仅仅做一种 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来对待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 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进展,培育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的宠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敬重。教师业务考试通识局部复习题各科必看一、课程标准根本理念是什么?强调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指导学生进展提倡探究性学习。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动身分析教学信息沟通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导入技能;集中留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沟通。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沟通信息.3、板书技

11、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关心口头语言沟通。4、教态变化技能;活泼气氛、增加情感、关心口头语言沟通。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加沟通效果。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把握原理和规律,生疏沟通本质。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响、改善沟通过程。8、反响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稳固沟通成果。9、完毕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长、形成系统,完毕沟通。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沟通顺当进展.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

12、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养教育。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表达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宠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 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效劳,具有初步的创精神、实践力气、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根底学问,根本 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安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人。五、根底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转变课程过于留意学问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乐观主动的学习态度,

13、使获得根底学问与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转变课程构造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进展的需求,表达课程构造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转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留意书本学问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进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学问和 技能。转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力气、猎取学问的力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气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力气。

14、转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进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进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争论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4、教师应当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八、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效劳。2、调控。3、反思.4、合作。 九、课程下如何备课?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在

15、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展觉察学习?“觉察”,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精准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学问的一切方法。“觉察”,是学生自学力气的一种比较高的境地。培育学生的这种力气,教师应当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舞学生乐观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 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觉察一点点,也应予以鼓舞,同时要敬重学生,增加其信念。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认,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士气予以确定。学生自学觉察后,还要连续鼓舞他们“争论再觉察”。由于通过争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气,到达了更高层次 的觉察,促进了集体才智的进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格外活泼。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受了屡次的熬炼后,也会渐渐地把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十一、如何实施作业共性化?1. 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