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绿》 【教材简析】 《绿》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现代诗这首诗是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于 1979 年创作的艾青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宇,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全诗以虛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象,却能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与想象全诗表达极具特色,诗人没有刻意追求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这首诗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三年级现代诗的 学习及第 9 课《短诗三首》的学习,能大概了解现代诗的意思,但是 对现代诗特点了解相对模糊从简短的语句中体会诗歌的意思与表达 的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课文 2.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能仿照第三 节写一小节诗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能仿照第三 节写一小节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用简洁的语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直接导入新课的学习设计意图】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自然导入新课 二、品读第三节,想象“绿"景 (一)诵读,发现诗歌独特的表达 1.抓住关键词句,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⑴想象画面,练习说话 风刮过(哪儿),(什么)变绿了 雨下到 , 绿了 水流到 , 绿了 阳光洒到 , 绿了 ⑵小结: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板 书:独特感受) 2.对比句式,感受“动词+事物”让句子更生动 ⑴出示两组句子,学生对比朗诵 风是绿的, 刮的风是绿的, 雨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水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⑵小结:“动词加名词"的方法写什么是绿的,写出了绿的动态和 绿的范围广泛 3.发现表达特点——有节奏 ⑴分小组轮读 ⑵小结:整齐的排比句式中“也 ”打破规律,让这一节诗形式 自由有变化,读起来有节奏4.小结诗歌表达的特点——丰富的想象、独特表达 小结:因为诗人有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所以才会有这样独特的感 受。
正是因为他这样独特的感受,才能把它用这样独特的语言表达出 来板贴:独特语言) 【设计意图】《2022 版语文新课标》强调“诵读优秀诗文,要注 重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大意"在此 环节做到读占鳌头,通过想画面读、对比读、做动作读、合作读等多 种方法教学,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现代诗有 节奏、表达独特的特点 (二)仿写,创造独特的表达 1.展开想象,仿写诗句 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也是绿的 2.分享展示,以评促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要从学生认知规律入手,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 学的联系,通过多措并举,将读与写、说与写融合在一起,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属于提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仿照第 三小节写诗,因教学时间有限,给了学生固定的句式让学生仿写如 果时间充裕,可以不给学生提示直接让学生写 (三)小结学法:我们在这一小节的学习中,抓住了事物(风、雨、 水、阳光),联系生活想画面,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画面 学习其他小节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贴字条:关键词句想画面)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 生引导学生用“关键词句想画面"的方法学习,由扶到放,尝试用 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小节 三、品读四、五小节,感受“绿”景 (一)抓关键词,想象画面 1.默读课文 4-5 小节,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联系生活来想象画 面 2.学生交流汇报 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交叉在一起,是怎样的?你 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创设情境,感受画面 ⑴老师描述,学生做动作 你们是哪些绿?你是什么绿?你是绿色的什么?你是绿色的什 么?还有想象中的绿!所有的绿,请伸出你们的胳膊,哇,好多绿色 呀! ⑵看《荷花》、《爬山虎的脚》的课文的插图 ⑶谈感受 风吹过的时候,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给你什 么样的感受? (二)发现第四、五小节表达特点——有节奏 这两小节有句式相同的地方吗?句子有长短,旋律却在回环,这 就是诗啊! 【设计意图】在学习四、五小节时,引导学生按照第三小节“关 键词句想画面"的学习方法自学四、五小节通过创设情境,不断把 文字转变成事物,从而形成生动的画面,让朦胧难懂的内容变得通俗 易懂,利于学生接受。
四、借助资料,感悟诗情 1.出示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绿》这首诗创作于 1979 年1979 年,是艾青被迫停止创作的 二十多年后,重新开始创作的开始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曾 在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 年,中国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正是全国经济开始蓬勃发展的时候 他的《绿》 《盆景》《海水和泪》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写的 2.学生汇报,了解绿意 绿,是 ,是 ,是 【设计意图】走进诗人的内心,首先要走进诗人的生活通过借 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艾青背后的故事,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 感 总结 回顾全诗,这首诗所表现的绿不单单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绿”源自诗人奇特的想象,“绿”在作者的心里,为什么诗人能用奇特的想象赋予生命与活力?可以看出作者对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人喜欢绿,所以在他的眼中万物都是绿的……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诗人赞美绿,所以在他的心中是有生命的……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布置作业 (作业三选一) 1.阅读宗璞的《西湖漫笔》节选,想想:与艾青的《绿》有何不 同。
2.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诗歌 3.仿照第三小节写诗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拓展阅读面,使学 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