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89279970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42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20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20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20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20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语文,乐于识字年级/册次一年级上册单元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内容简介一、教材内容编排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5 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除了5篇识字课,后面还安排了我说你做的口语交际,以及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进一步巩固识字写字、阅读等兴趣。二、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中强调: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

2、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学习独立识字。 三、 语文要素进阶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本单元还要求: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习儿歌小兔子乖乖,能正确朗读。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一, 教材中没有指出,哪些汉字

3、属于哪些识字方法。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识字课文,教师引导总结归纳出识字方法,让学生逐渐去体会。第二, 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要在教学中不断去落实。语文要素1.(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识字与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3.(阅读与鉴赏)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目标一、核心目标(一)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二)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三)交流时,应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

4、人说话。 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二、常规目标(一)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认识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二)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四)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重难点1. 认识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字和10个笔画。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 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

5、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学情分析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的价值。 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就进入正式的语文

6、学习。要从起始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写字和朗读的习惯。写字姿势要正确,对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朗读课文,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努力做到读正确、读通顺。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 走进语文,乐于识字计划( 14 )课时大任务:识字能力大比拼任务一:乐于识字,发布单元任务( 2 )课时活动1通过单元导读解析,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任务, 制定识字能力大比拼的比赛方案,各小组着手准备。活动2单元整体识字教学任务二 我爱识字( 11 )课时活动1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游戏导入,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天地人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

7、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活动2金木水火土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活动3 口耳目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活动4 日月水火 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活动5 对韵歌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活动6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巩固学生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培养。活动7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

8、的阅读视野,教授基本的阅读方法。任务三 识字能力大比拼( 1)课时活动1通过识字闯关游戏、扫除阅读障碍赛等形式,激发学生乐于识字的兴趣。第1课课题:我是中国人设计人:内容分析:“我是中国人”这一板块,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重、难点: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活动流程: 情境

9、导入:孩子们,从今天开始,我们离开了家庭,离开了幼儿园,进入到小学学习,我们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我们又会有哪些新认识呢?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环节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环节三:激发情感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一、欣赏插图。1、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2、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引导讲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二、初步了解我国民族。1、课件出示: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除了汉族人数最多之外,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2、教师举例讲解不

10、同民族的故事。3、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自己民族有什么特点。1.认真观察插图,回答问题。2、 听民族故事。3、 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民族,有什么故事。活动意图:从课文插图入手, 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环节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一、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红的墙、黄的瓦)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二、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加深对国旗的认识。1、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教师事先可准备相关图片进行展示,如故宫、

11、长城。)2、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1. 观察插图远景,说说看到的景象。2. 认识五星红旗。3. 跟读句子:我是中国人。活动意图:通过看图说话, 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门等中国的标志,增强“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环节三:激发情感一、唱一唱,跳一跳师生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二、朗读儿歌,激发情感1、朗读儿歌。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2、跟读句子。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是中国人。1.唱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2.朗读儿歌。3、跟读句子。活动意图: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中间穿插和学习内容有关的歌曲、儿歌, 不仅

12、能缓解学生的疲劳, 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板书: 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 第2课课题:我是小学生设计人:内容分析: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学习目标: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2、认识老师、同学, 感受同学间的友爱, 参观校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重、难点: 重点: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生活、

13、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难点: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啦!第一天上学的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知道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吗?环节一 :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上学的喜悦环节二:认识老师和同学,了解学校生活。环节三: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上学的喜悦 一、观察课文图画。1、 提问:图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的? 2、 分享:说说第一天上学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 3、 板书并带读课题:我是小学生。二、多种形式朗读儿歌。1、 播放上学歌, 学生边听边学唱歌曲。2、教师范读上学歌,学生齐读上学歌。3、学生

14、拍手唱上学歌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2.畅谈自己的发现,全班互相交流。 3、学唱上学歌活动意图:通过图片和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上学的喜悦心情。环节二:认识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生活。一、认识老师和同班同学。1、 介绍班级的总人数及男、女生人数,呈现课程表,介绍各学科任课老师。2、 小组内学生相互认识。3、 班级自我介绍:“我是 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叫,我特别喜欢什么或者有什么特长。” 二、了解校园。 通过播放介绍学校的视频或者图片, 认识与他们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 。 1.自我介绍2、了解校园活动意图:通过认识同学、老师、学校,快速熟悉身边的人和环境,找到“我是小学生”的归属感。 环节三: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一、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1、从儿歌上学歌中,说说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2、 联系实际说说哪些时候不能迟到,什么样的行为是爱学习、爱劳动的行为。二、小结 知道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活动意图:让学生从开学第一周开始,就遵守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铺垫。作业:课后同学之间互相认识,并结伴参观校园,认识校园的各个地方。 板书: 我上学了我是小学生 第3课课题: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