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危房加固设计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3816203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0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该文档总共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016危房加固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6危房加固设计方案(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第89#、90#、91#危房加固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第四地质大队东生活区的第89#、90#、91#楼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楼房长27.0-27.4m,宽7.6-8.0m,楼高3层,砖混结构,住户36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未做地质勘察,未做施工图设计,仅凭经验施工。由于楼房地基土不均匀,基础及上部结构未采取适当的形式,造成现今楼房地基变形、墙体开裂而被咸宁市建工安全监督站鉴定为危房。二、场地地质情况根据咸宁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勘察报告,场地地质情况如下:(一)、地层结构危房场地处于残丘山坡边缘,地势低洼不平。岩土层呈三元结构,层序如下:第(1)层人工填土:结构不密实,厚0

2、.302.80m,主要分布在危楼中段及东侧。第(2)层粉质粘土:厚度0.903.30m,主要分布在危楼东侧。第(3)层含砾粘土:厚度0.459.95m,分布全场地。第(4)层灰岩质砾岩:岩层中溶蚀现象较发育。该层为场地原始基岩。(二)、水文地质情况场地位置相对低洼,在局部区域内形成地表水排泄通道,由于排水条统部分损坏,部分地表水渗透地下,因此场地内岩土层中含水较丰富,静水位-0.30-1.86m。详细情况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三、危房现状(一)、基础型式及地基土层三栋楼均没有建筑设计图及施工技术资料,依据有关人员回忆和探井勘察得知:该三栋楼都采用了天然地基条型毛石浅基础,基础东深西浅。89#、

3、90#楼基础结构见插图1,91#楼基础结构相同见插图2。三栋楼基础置入持力土层相同之处是:西侧基本都置放在含砾粘土(3)之中,东侧全部放在素填土(1)之中(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二)、危房变形损坏情况1、裂缝情况据咸宁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资料及实地沉降观测,楼房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和损坏,其中90#、91#较严重,89#楼稍轻。各栋楼室外裂缝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的“裂缝立面图”。2、变形情况根据咸宁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在外墙上设立的沉降观测点(详见插图3)及所测得的数据分析,三栋楼危楼纵向(东西向)、横向(南北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其中纵向(东西向)变形尤为严重,其变形情况也是90

4、#、91#较严重,89#楼稍轻。其观测数据详见表1“危房变形情况统计表”。(引白勘察报告)3、变形原因引起楼房基础变形的原因归纳如下;、基础持力层不在同一地层上三栋危楼东段和西段基础放置在两种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很大的土层中,东段全部放置在素填土中(fak=92kpa,Es=3.543mpa高压缩性土),西段放置在含砾粘土(fak=320kpa,Es=5.746mpa中压缩性土)。这是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楼房发生变形损坏的主要原因。、基础及上部结构不合理89#、90#及91#楼承重墙体均直接在毛石条形基础上砌筑,两者中间仅有15cm三合土砂浆层或砖砌扩大基础过渡,没有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加强,其基础整

5、体性差。据外部观测,三栋楼房均未发现圈梁和加强柱,其上部结构整体性差,第2页在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必然产生裂缝。、其它原因在91#西侧基础底部持力层中存在土洞,以及楼房排水设施破烂损坏,地表水渗透地下,浸泡基础和地基土,加速楼房损坏表1危房变形情况统计表类别楼号沉降观测点编号(C)及观测数据mm沉降差(mm)倾斜率(%)倾斜方向测点高程测点高程测点高程东西向变形情况89#C891-602C89-3-60530.11西C89-4-594C89-5-599C89-6-58860.22东90#C90-2143C90-3154110.86中间C904168C90-5146C90-6160220.82中

6、间91#C9112647C90-22680C91-32708610.22西C91-42687C91-6269811P0.4西南北向变形情况89#C89-1-602C89-4-59480.1南C89-5-599C89-3-605C89-6-58870.9南90#C90-4168C90-2143C90-51463r0.4北C90-3154C90-61660.8北91#C91-12647C91-4268740r0.5北C91-22680C91-32708C91-62696120.2南四、加固方案(一)、加固设计思路根据楼房结构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加固思路为:加固基础,置换顶托,保持原状,修补墙体。即

7、首先用静压注浆的方法,将水泥浆液注入毛石基础部分,充填其缝隙,将原先松散的毛石基础固结成一体,增强其整体性和刚性;待水泥浆液凝固产生强度后,在基础地基土为素填土的部分,用人工开挖的方法挖掘槽洞,原则是挖穿人工素填土层,进入粉质粘土或含砾粘土不小于0.5m,砌筑模板后,浇注掺入膨胀剂的C20混凝土,形成毛石基础下的混凝土墩柱,将楼房荷载通过毛石基础和混凝土墩柱传入承载力较高的粉质粘土或含砾粘土层。从而遏制楼房进一步沉降变形,达到保持原状的目的。以上工作完成后,即进行墙体修复,交还住户安全使用考虑到尽量不打扰住户,减少住户损失,减少还建成本,本加固方案只考虑加固外墙下的基础。(二)、注浆加固设计1

8、、布孔原则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楼房裂缝及变形情况布设注浆孔,原则是只加固基础下为素填土且较厚的地段,在毛石基础的两边每隔1.5m布置,注浆孔尽可能接近待加固的毛石基础,深度以超过基础埋深0.5m为原则。注浆孔直径30mm。见插图4。具体布孔详见第89#、90#、91#注浆孔平面布置图。2、施工方法将025mm的触探钻杆用人工捶击或振动插入的办法沿毛石基础边缘打人杂填土,钻杆打入土中的部分有注浆花眼,用高压注浆泵将预先搅拌好的水泥浆液注入土体及毛石基础。对于91#楼下的土洞注浆可用钻机引孑L,下入6分水管,上部包绕海带,然后对洞内注浆。注浆顺序:先注1、3、5、7、9孑L,后注2、4、6、8、1

9、0孑L。由于地基土素填土的主要成分是老粘土,固结沉降已有近20年,其裂缝及渗透性很小,因此水泥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会首先白动流向具有较多空隙的毛石基础,少部分浆液则渗入基础周边的土体中,从而达到同时加固毛石基础和基础土体的目的。3、施工参数水泥采用32.5MPa的普通水泥,水灰比为0.50.6。用纯水泥浆。结石28天强度约20MPa。压力不限,原则是从低压开始,逐渐升高压力,直至孔口冒浆,稍仃顿30分钟后,再进行第二次压注。对于91#楼西边的土洞加固,可用掺水泥的粘土浆液充填。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检验注浆方案是否可行;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孔距、压力等参数,以达到最佳加固效果。第4页(二)

10、、毛石基础下碌墩柱设计1、墩柱布置原则1、布墩原则和注浆孔的布置原则相似,墩柱的布置也是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楼房的裂缝及变形情况布设,原则是在毛石基础下素填土较厚的地段,在注浆加固后毛石基础下每隔2.03.0m布置一个墩柱,深度以超过素填土进入粉质粘土或碎石粘土0.5m为原则。墩柱尺寸为1000x1000mm。见插图5。具体布置详见第89#、90#、91#加固托换碌墩平面布置图。2、施工方法用人工开挖的方法由外向里在已加固的毛石基础下挖掘工作面,基础下的断面为1000刈000mm,顶至毛石基础底板,底至粉质粘土或碎石粘土,且进人上述土层不小于0.5m,外侧断面以能容下一人在坑里工作为宜。然后砌

11、筑红砖模板,将坑底清理干净后浇注掺入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考虑到坑内不易振捣,可使用坍落度为1618CM的流态混凝土。施工顺序:、开挖工作面,、砌筑红砖模,(3)、浇注C20混凝土。施工顺序见图6-1至6-3。开挖时必须严格跳挖,不可同时开挖,并且是开挖完成一个浇注一个,以免扰动基础造成附加沉降。3、施工参数混凝土墩柱的断面尺寸为1000X10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施工前应进行试开挖,检验方案是否可行,以便万无一失;在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方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加固效果。(四)、上部结构加固基础加固完成后,应接着进行上部结构加固和修补裂缝等工作,并重建排水条统,上部结构加固方案不在此细述。(五)、施工前准备工作(一)、为确保人员安全,基础加固施工前应把底层住户搬出;楼房旁边搭设第5页的小建筑应拆除干净,以便腾出作业工作面。(二)、施工前建立沉降观测网,监测施工期间楼房的沉降变化,用以指导施工和调整方案。(三)、加固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请有关专家审定加固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四)、加固结束后应继续监测楼房的变形情况。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二00四年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