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t****990 文档编号:377273948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A.植物的向光性B.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顶端优势2有一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与红花植

2、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A.3:1B.5:1C.5:3D.11:13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4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是将药物直接送入人体液的治疗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C.静脉注射常使用生理盐水以维持正

3、常渗透压D.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不会出现在淋巴中5下列稳态失调与相应症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因发烧导致食欲不振机体散热受阻,致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B.高原反应机体体温调节失衡,水盐平衡失调C.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D.糖尿病血糖浓度过高导致体温升高,酶活性降低6将A、B 两种物质混合后,T1时加入酶 C。图为最适温度下A、B 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C 降低了B 生成 A 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慢后快C.T2后B 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高等动物体

4、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字母和箭头写出该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_。(2)该动物是_(填“雌性”或“雄性”),判断依据是_。(3)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基因A和A、A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细胞_和_中。(4)图中细胞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是_。(填字母)8(10分)某地由于引入一种植物,对该地区其他植物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下图是调查该植物种群密度时所取的一个样方,图中的圆圈表示该植物。表是引入该植物后,对该植物和本地的四种植物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年份ABCDE20111000330303220129207212

5、0282013801811041720146851030013201555870000052016409600000420173296000002(1)引入的植物和当地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在调查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过程中,选取样方的注意事项是_,图中样方内该植物的数量应记为_株。(2)根据表中结果推断,引入的植物是_。根据表格分析,在20112017年间,该植物的增长曲线属于_型。(3)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混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为该入侵植物,甲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B.t1t3时间内,

6、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C.t2、t4时,甲、乙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4)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量、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区域号12345植株数量2004006008001000荚果数/株8361462721种子数/荚果6059625960收获种子的总量最多的区域是_,如果要比较种子产量,还需要统计_。以上数据说明要获得农作物高产应做到_。9(10分)下图1、图2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

7、节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3是胰岛素释放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1)图1中,寒冷环境下分泌量明显增加的激素有_(填字母),从而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通过_等变化以减少散热。(2)当人处在高温作业情况下,因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引发一系列调节过程。在调节的过程中,当兴奋通过如图2的B图中的突触结构时,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3)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图2中A图所示的生理活动_,A图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4)科学家正研究利用胚胎干细胞转变成胰岛B细胞来治疗糖尿病,而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的胰岛样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需

8、要通过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验: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3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_(成功或失败),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10(10分)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2能量金字塔中的和营养级,分别与图1甲、乙、丙、丁四种群中的哪一个对应?_、_。(2)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是_。(3)甲种群在c点处年龄组成类型是_。(4)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000KJ能量,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E代表的生物可获得_KJ能量。(5)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图1中曲线的振幅将如何变化:_。

9、(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甲生物的种群密度。发现甲生物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11(15分)下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功能。物质的化学本质为_。(2)细胞B、C、D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_,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_。(填字母)(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具有摄取

10、、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DC细胞外还有图甲中细胞_(填字母)等。(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免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为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能够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

11、两重性的实例主要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详解】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因此,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错误;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B错误;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出两重性,C错误;植物的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往侧芽,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体现出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12、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所以可设红花的基因型为AA和Aa,白花的基因型为aa。【详解】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aa)与红花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红花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1,因此,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植株的概率为1/31/4=1/12,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11:1,D正确;故选D。3、D【解析】分析题图:图中3、4都是轴突,2是

13、突触小体,神经元a可通过突触将兴奋传递到肌肉,但神经元b不能将兴奋传递至肌肉。【详解】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A错误;B、刺激图中1、2、3处,均符合兴奋产生与传递的调节,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4处,兴奋不能逆突触传递到肌肉,B错误;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此时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图,找出图中的4个突触结构,分析突触的类型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理解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4、D【解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详解】A、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B、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B正确;C、生理盐水是0.9%NaCl溶液,可以维持正常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C正确;D、少量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最后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所以药物会出现在淋巴液中,D错误;故选D。5、C【解析】内环境稳态及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