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62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库汇编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B.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C.家庭、学校和社会D.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2.掌握学习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卡罗尔B.奥苏贝尔C.布卢姆D.沙塔洛夫3.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72个组块D.82个组块4.通过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5.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

2、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6.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7.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8.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9.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增强学生体质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10.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A.110B.115C.120D

3、.12511.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关心学生生活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D.搞好教学12.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是A.人格心理学B.咨询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13.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14.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15.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教材D.课程标准16.蓬生麻中

4、,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努力17.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18.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论专家提出的课程设计模式被称为A.情境模式B.实践模式C.过程模式D.目标模式19.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20.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种现象说明心境具有()A.稳定性B.弥散性C.广阔性D.暂时性2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语义编码B.听觉编码C.视觉编码D.模像编码2

5、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23.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24.人的身体发展是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在心理发展中,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差异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25.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理性情绪理论二、判断题(8题)26.流体智力是后天形成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学习

6、能力。A.正确B.错误27.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8.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30.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31.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3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33.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35.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四、简答题(10题)36.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7.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7、?38.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39.美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40.短时记忆的特点41.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42.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43.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44.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45.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参考答案1.B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导和制约作用的一种教育,它主要是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以及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发生的。2.C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通过对美国教育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掌握学习理论,即“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

8、3.C推时记忆的特点包括:(1)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既又易旁干就。4.C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5.D暂无解析6.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7.A暂无解析8.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9.A10.D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11.D教好书,即搞好教学,是教

9、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12.B本题考查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3.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4.B15.B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16.B17.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18.D本题考查课程设计模式。19.A20.B21.C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编码

10、、视觉编码。其中,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22.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3.A暂无解析24.C人的身体发展是按照首尾方向和中心外周方向进行的,心理发展是按照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等等。人发展的这种顺序性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5.C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强化、惩罚与消退的理论基础都是行为主义理论。26.B流体智力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智力的一种形态。它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流

11、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在个体差异上,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27.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28.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0.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

12、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1.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32.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3.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4.调节和监督35.非

13、正式群体36.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心理学相关的原理,我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差异。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受到人的知觉特点、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个性差异等多方面影响。37.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8.(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脑力与体力的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2)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是旧式分工;(3)机器大

14、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4)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39.(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3)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喜悦。40.(1)信息保持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4)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41.(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42.(1)传授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4)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43.(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对兴趣的依存性。(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4)个性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